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和农业生产视角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导致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发展水平差异极大。改革开放以来,在乡村发展日趋衰败的推力和城市经济活力的拉力下,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使家庭收入有所增长以及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农户对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发生改变,导致生产效率及产量有所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人口流动;农村收入;农业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5-51-2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的城乡分制政策,导致农村与城市差距增大。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传统户籍制度的松动,我国农村劳动力逐步实现了由农业到非农产业、农村到城镇的转移。截至2009年底,全国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务工人员达1.5亿,其中70.3%均来自中西部欠发达省份。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量转移,有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但也会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流动的结果是大量的农户家庭成为兼业农户,即家庭成员进城务工,同时不放弃农业生产,导致要素的投入与配置发生改变,影响农业生产。
  在二元结构短期内无法消除、人口流动程度逐年加大的背景下,流动对农民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目前很多研究着重于分析人口流动给家庭收入带来的影响,得出的一般结论是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且对于大量没有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兼业农户来说,兼业化程度越高,对家庭收入的改善程度越高。但也忽视了很多问题,诸如家庭消费支出、子女教育、社会网络资本、家庭成员幸福感等。在农业生产方面,学术界的观点并不统一,有学者认为人口流动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人口流动是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必然导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降低了农业生产规模,不利于粮食安全保障。
  1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对农户生活水平的影响
  劳动力流动能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加强城乡经济联结的纽带和桥梁、改善农村家庭收入、降低致贫概率,且欠发达地区的边际贡献更高。从微观来看,流动的正效益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农户家庭总体收入水平的改善及回寄款带来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体现在外出个体的发展,包括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以及带动家庭市民化。
  1.1 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对家庭收入及消费的影响
  1.1.1 农户家庭总收入水平的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纯农户的贫困发生率(人均收入在2 800元以下)是兼业农户的5.35倍,可见人口流动引发的非农就业对贫困村减贫的重要作用。农户0.5~1人非农就业可使家庭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左右,1.5~2人非农就业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2%。由此可见,要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发生率4%以下的上线水平,农户家庭有2人以上流入城市进行非农就业即可。尽管对于核心家庭来说,这一标准的可实现性有待商榷,但至少可以说明,城市化建设拉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极大地改善了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减贫效果显著。
  1.1.2 回寄款帶来的消费结构的改变。回寄款导致收入大幅增长,自然会导致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用恩格尔系数衡量生活水平,证明兼业回寄款使家庭消费中用于食物的部分比重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基尼系数的降低、城乡差距的缩小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幸福感的提高[1]。
  在回寄款用途上,近42%的农户主要用于购买农业投入品,近33%的农户主要用在子女教育方面,还有近9%的农户添置了大件电器。务工收入不仅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建房等重大问题,还减弱了农村老年人保障的公共负担,显著促进了农村减贫。对于农户而言,农业生产离不开劳动力,如果用机器替代人工,则需要大量投资,且城乡物价差距使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成本相对流动前高出很多,制约了子女教育的投入。兼业大幅增加收入,使家庭开支加大了教育投入比例。此外,回寄款满足了家庭在养老、医疗、重大事件开支的储备需求,使家庭的储蓄率上升[2]。
  1.2 外出个体的发展
  个体外出是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不仅带来了教育收益回报,而且带动了家庭市民化。尤其是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外出务工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流动能提高农村劳动力及后代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流动者思想观念的更新,在自身人力资本增长后,非农就业概率以及预期收入都随之提高。而且外出成员社交范围的扩大也会促使其社会资本增加。社交范围的扩大,拓展了外出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而社会关系网络对非农就业的作用是正向的。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预期未来农民工队伍将会发生越来越大的分化,积累了相当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农民工以及其核心家庭,长期定居城市发展的可能性更大。
  2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民进城务工对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与产量等方面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一些农村确实存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这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有关。而也有些村庄大量土地被闲置、弃耕。此外,也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小农生产已达到最优配置,减少劳动力投入,会影响生产产量[3]。
  2.1 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率的负面影响
  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导致农村农业生产的老龄化和妇女化,劳动力外出导致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这是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人口的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作物类型有关,以粮食生产为例,人口外流使作物生产结构有所调整,可能会增加粮食生产比例。受空间等约束条件的限制,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难度大,农业劳动力缩减,粮食生产增加趋势弱化。
  综合来看,劳动力外流一方面带来了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另一方面带来了机械替代率低的地区单位面积产量下降。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人口流动的趋势将持续下去,对于粮食安全而言,正负两方面的综合影响不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由于地域异质性,对于机械替代率低的省份的粮食生产有一定的负面冲击。   2.2 人口流动对农业新品种推广的负面影响
  对于我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引用新品种可以有效保证粮食产量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农户对新品种的采用要经过认知、说服、决定、确认和确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户收入、劳动力配置、人力资本决定着新品种采纳行为的决策。
  2.2.1 影响收入从而影响新品种采纳。家庭收入的增加提高了抗风险能力,理论上有助于农户引进新品种。但农户收入的增加源于收入来源的转变,农业收入率明显低于非农就业的收入率,所以农户家庭愿意把更多的资本投入到非农就业中,对农业的投入意愿降低,且非农就业使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上的时间投入减少,导致农户获取新品种信息的时间成本较高。所以,农户在做采纳新品种决策时,很难进行从认知到说服这个过程,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4]。
  2.2.2 影响劳动力配置从而影响新品种采纳。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研究人口流动,当家庭成员向城市流动后,家庭一般呈现以下生产结构,“男工女耕”“半工半耕”或“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的模式,农业生产的主力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由青壮年转变为高龄人。受知识水平和思想的限制,他们对农业技术的采纳度较低,家庭主要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业,意味着家庭经营的重点从农业转向非农,使农户的生产决策中对农业新品种的偏好降低。
  2.2.3 影响人力资本从而影响新品种采纳。人口流动会提高流动者自身的知识水平,这一部分流动人口回乡,将促进农业新品种采纳。但应注意的问题是,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不精通农事,他们的市民化意愿更为强烈,没有很深的乡土情结,不愿意为农业生产投入人力资本。人口流动导致人力资本增加,加重了一部分农民离开农村、融入城市的愿望,这也是农业新品种采纳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3 结语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流动是不可逆转的,人口的流动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对于农户家庭来说,农民向城市移动带来了家庭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的改变,有利于家庭及流动个人的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子女教育、留守等问题。就农业生产来看,流动的效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流动导致家庭收入结构改变,导致农户家庭调整农业生產结构、改变要素投入,导致农户对技术引进意愿的趋势变化。
  为减少人口流动对农业的损害,应加大农机服务力度,保证在农业劳动力不足时,农户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生产示范培训,为农户调整生产结构,转向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加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及产业联合。
  参考文献
  [1]陆五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2]褚彩虹.外出务工、汇款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出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3]李庆,林光华,何军.农民兼业化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7-32.
  [4]吴炳灿.兼业化对农户新品种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