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信息全球化,各种网络媒体与国内外思潮的冲击下,高校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对当代学生的思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和策略展开了进一步的探析,通过营造“绿色网络”氛围,加强各大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绿色网络;高校教师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大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和塑造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国人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国内传统意识形态在被逐渐的淡化。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储备的基地,意识形态工作如今更是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与网络媒体等多方面的挑战。
  一、高校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一个学习基地,汇聚了各种思潮。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思想与事物的群体,因此,每当社会发生变革,往往都会从这些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上反映出来。高校是一个国家的人才储备基地,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这些学生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全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工作至关重要。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前进发展的“青年骨干”,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最佳人选,是一个国家先进文化与力量的代表。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打开国门,面临的是多元性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而高校学生则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坚定中国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国梦。因此,各大高校要全面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使每一位学生都清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全面加强创新意识形态工作
  (一)营造“绿色网络”氛围,加强监督力度
  当今社会,在高科技的发展下,全球文化信息的交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紧密,在各种途径的传播中,出现的文化差异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干扰了高校对学生的正确意识形态的培养。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塑造重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饮食文化等,正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平台一点一滴的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校学生,从而使某些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偏差,理想信念出现了模糊与迷茫,“三观”受到了冲击。因此,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任务繁重,同时也尤为重要。
  新媒体科技的发展与多样化渠道的传播方式时刻都在向高校学生传递着各种思想文化,由于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举办网络座谈会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传授学生自己如何利用网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营造一个绿色网络的交流氛围,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互联网的多种宣传模式对高校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师可以把众多学生关注的热点引入课堂中进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增加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新媒体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平台,同时也是交流学习的平台,因此,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微信、微博、QQ等平台关切学生生活状态与思想变化,把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良好的结合在一起[1]。
  (二)创新丰富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内容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的自身素养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力。高校教师自身的意识形态素养若是不能够与时俱进,则会无法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而当前,部分教师还沉浸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内容空洞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当今学生对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都有很强的敏感性和兴趣,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以这类话题为切入点,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则以引导的方式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赞扬正确的观点。空洞的说教方式,枯燥乏味的内容,这种流于表面形式的做法,弱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并没有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极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因此,创新丰富高校的意识形态的教育迫在眉睫,采取师生座谈会的交流方式,举办现实生活的情景剧的表演比赛,相关话题的辩论赛等等[2]。这种丰富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使学生在无形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加强建设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的意识形态
  在高校教师建设队伍中,教师内部的自身素养良莠不齐教师缺乏了一种合力精神。某些专业老师只追求学生的成绩和技能,忽视了意识形态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在这种新形势下,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给高校全面加强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开展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自身素养与教学方式都对意识形态的传播教育有着关键作用。枯燥乏味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深度反感,无法达到高校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效果,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则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无形中塑造学生的意识形态,而其中具备良好素养的教師则是其中的重要连接。由于社会就业的压力,培养技术型人才成为了高校的主要目标,从而弱化了意识形态的教育,所以,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对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并不清晰。高校要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注重意识形态的教育,从思想、政治、法律、道德、技能等方面,全方位的塑造“高素质综合型人才”[3]。要把思想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的教育放在首位,因为,你可以没有技能,但不可以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三观”,否则可能会给社会的和谐埋下隐患。
  三、结语
  全面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高校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激情,在无形中塑造正确的意识形态。同时,高校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绿色网络”的交流环境,更好的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全面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家娜.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6):49-51.
  [2]赵丽君.浅析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管理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45+47.
  [3]张玉娟,张晓海,周志刚.论电力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J].新乡学院学报,2018,35(08):59-61.
  [4]王铁燕.新时期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创新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12):120-121.
  [5]刘平.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3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