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小华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指导学生们写作的时候,是在观察、分析、思考生活的点滴小事开始,学生们的写作效率十分地低下,内容无比枯燥,这都是由于学生们在写作的时候缺乏相应的素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生活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寻找生活化的写作。
  【关键词】作文教学  生活化  教学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101-01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们写作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们的生活前途。以往的教学来看,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一个老师们为了考试而交作文,学生们为了考试而学习写作的误区,而且很多学生都对写作文存在着恐惧,从而不愿意写作文。而且写作文需要耗费许多的精神,许多同学都是敷衍了事,从而导致了老师们批改作文也不上心,时间一长,写作文就成为了应付工事。因此,为了提升一下初中的语文作文的教学水平,必须对我国现状的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作为分析,对于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方式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
  1.学生写作积极性不够
  学生长期以来,总是被教师要求从父母、国家等一些敬仰和尊敬的方面进行写作,而这些比较深情的话题,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也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和想象空间,以及对生活多方面的思考[1]。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不断在减弱,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单一的评价也会让学生变得被动,从而产生厌烦情绪,不能达到好的引导目的。
  2.学生写作与生活联系不足
  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灵感源泉,如果写作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空洞、无聊、浅薄。而现在的大部分教师为了迎合应试的要求,导致写作教学时也变得不再生活化,使得学生的写作内容与生活脱节,在文章中没有自己的理解,没有真情实感,缺乏自己的思想。使得学生的文章没有内容,同样不能无法取得好的分数。
  二、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感恩生活
  学生写作时,如果只靠平时阅读素材积累和体验观察,对文章没有更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那么特很难写出一篇出色的文章。一篇優秀的文章必须要有独特的见解和独立的思考,才能反映出写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见解。思考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比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写的《故乡》,鲁迅在描写“我”记忆中的故乡时采用了大量的色彩,“碧绿的西瓜”“深蓝的天空”“黄金的月圆”三者相互结合,让读者在阅读时不自觉脑海中就可以出现那幅画面,看到一个色彩明亮的故乡。鲁迅先生通过借助生活中的小事,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写作用词也是相当的巧妙与精准,从而写出了经典中的经典。所以,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加以思考和探讨。
  2.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加深读者印象
  写作最忌讳的事就是虚、空、套。如果一篇文章算是大白话,没有一点真情实感,那么这篇文章读起来绝对味同嚼蜡,只有加入自己的思想见解,才能打动别人。比如:感恩母亲节,在这一天学生可以帮助父母做做家务,打扫卫生等。实践过程中体会父母的心酸不易,从而有感而发,写作时就可以将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加入到作文中去,既能使作文不空套,还能加深读者印象。再者,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都德的《最后一课》,深刻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3.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写作仅仅靠平时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写作本身就是需要日积月累,如果写作仅限于平时课堂上老师教学的知识是不够的,也并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说应该多积累写作素材,而阅读课外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选择适合的课外书会更能提高我们的素材收集水平,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再学习部编人教版语文朱自清的《春》时,可以再推荐学生学习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匆匆》等文章,能更好的学习作者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方式,从而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之中,我们要以学生们为主体,注意学生们对写作文的态度和情感,努力激发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发现生活之中的点滴小事,以生活为参考进行写作。平时的生活中,让学生们增加阅读量,从而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同时传授一些写作的技巧。这样,他们就会有了独立创作的意识,注重在生活和阅读中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不在恐惧写作。能够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突出写作中心和主题,合理的安排文章叙事的先后和详略得当,条理清晰表达自己的情感。
  参考文献:
  [1]薛静.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28):18-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