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文教学似乎走向了瓶颈,尤其是在乡镇学校,作文教学现状堪忧。作文来源于生活而反映生活,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作文写作课堂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试着从作文教学的现状、生活化作文教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素材;素养;教学策略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历年来,作文都作为语文试题中最大分值的一项出现。足以证明,它在我们语文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作文教学不容轻视。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老师都会为此犯愁,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对此,如何让作文教学常态化、生活化,是我们眼下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一、 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渐渐地走向瓶颈。大部分老师反映,作文教学的难度日益增大,有的老师更是望着作文教学部分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做起。学生更是看着作文题叹息不已,不知如何下笔。
(一) 缺乏生活体验
对于眼下的作文教学来说,最大的难点无疑是生活体验不足,文章内容空洞无物。大多数学生,在社会大潮的影响下,缺失了很多生活中本该经历的事。如: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的孩子不知“苦”的滋味,城市里的孩子体验不到乡村孩子“野”的生活……时代的发展,让大多数的孩子宅在了家里,盯着手机与电脑,不太愿意与人交流,不太愿意去品味生活的百般滋味,所以在作文写作中,没有了该有的写作素材,以至于望题长叹。
(二) 备课随意,课堂效率不高
作文教学不比课文阅读教学,有的作文教学甚至没有太多的教学参考案例,所以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出现没有教案也没有计划的情况,备课比较随性。他们或许只是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简单地提及了有关作文教学任务的事宜。在作文教学中,目的不够明确,指导性不强,课堂比较空洞,效率不高。
初中的作文课,一般都是每上完一个单元,教师再按照单元要求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有的时候,老师也会根据自己的设想,给学生安排一些材料,让学生去摸索,然后写作。但这样的作文任务,真正有用的作文教学时间比较少,当堂写作的时间也少。
(三) 写作随意,内容不佳
正如上文所述,很多作文课堂留给学生当堂写作的时间不足,很多作文写作任务都是让学生自行回家完成。有的学生对作文写作不感兴趣,于是在进行写作时比较随意,写出来的文章要么没有认真审清题目,要么胡乱编写……多数的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文章内容不够具体,语言单调乏味,情感表达不到位,甚至于出现大量的抄袭现象。
二、 什么是生活化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就是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书面形式,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活动。而生活化作文教学是就是指如何将生活与作文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感悟生活进而将生活反映在文章中的教学方法。
它包括三层意义:一是将作文教学的目的生活化,懂得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生活的写作兴趣;二是让作文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就是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尽可能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三是把作文教学的方式生活化,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其中,乐于写作。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本质释放出来,让丰富多彩的生活、绚丽的大自然成为学生创作的源头。
三、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针对眼下所出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到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呢?
(一) 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解决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的这个难点,就是要懂得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这样一来,学生的见识多了,体会深了,写作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取之不尽。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适当多地让学生接触周边的人,懂得倾听与交流;学会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发现和感受;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事物,并善于去总结归纳每一样事物的本质特征。
如:①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多点沟通和理解,听听身边的人所经历的事,写出自己对他人的感受。
②借助于电视节目等,让学生关注一些社会现象,例如:在初一教学生作文时,我先让他们观看电视栏目《你会怎么做》?先让他们透过节目,观看别人的做法,进而推及到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让他们写成文章。
③让学生关心时政要闻。作文与时政要点是有关联的,如今年的高考题《写给2035》,中考题《恒》等,都是紧扣当代时政要点来命制的。引领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了解最新的时政动态,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把学生从课本、课堂中解放出来,做一个对关心社会动态的人,如此一来,文章写起来也就目标明确,言之成理了。
④让学生多走出家门,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生活,需要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尝试,才能有各种体会在心。适当地引导学生多参与生活的每一件事,并将每一件事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真情流露。
(二) 尊重學生的情感体会,不格式化
在当下社会的影响下,我们都喜欢“标签化”。面对各种人和事,似乎都会往同一个方向去走,特别是语文教学中,它融进了一定的情感教育在里头,所以我们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对某些人与事的刻板印象。比如:“小偷”就是坏人,“官员”就是好人之类。如此一来,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写作思路也变得死板而呆滞。比如写人,成了歌功颂德的现场,除了写某人做好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多的方向可写…… 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曾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情感体会,不要过度地去引导,进而局限了他们发挥的空间。要通过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真”起来,摆脱“假、大、空”这样的文章更具有真情实意,感动读者。
(三)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带动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作文写作必不可少的基础,它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识,也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毕竟,写作必须具备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而有效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并有助于他们在作文写作中写出更为优美的语言,进而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此外,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加深了解,对自己在生活中未能感受到的人与事,有一定的感受。比如,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而类似于鲁迅笔下的那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旧社会,学生是没有办法感受到的。但这种生活体验,是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透过文字内容去体验的。
(四) 深化作文课堂,试写教学范文
针对作文课堂的随性,我们老师更应该加以重视,不要忽视作文教学,而应该精心准备好每一堂作文课。课堂中,尽量多一点写作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掌握一些作文的表达技巧,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的表达。可以细化教学内容。比如一堂课,可以专门针对某一个或两个写作技巧来讲;教初一的时候,我就是化整为零的。先教学生写好开头、结尾,在训练如何叙事、表情达愿意……最后再整合。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善读善写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而功倍。”所以,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如果可以的话,我还建议老师能试写一下范文。因为这样的写作案例,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有的学生会认为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在他们迷惘,不知所措时,我们老师能给他们一个写作的案例,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如我在中秋节时让他们以“团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时,学生一直习惯于命题作文,对于这样的话题作文他们有些迷惑。布置完作业后,我用了半节课给他们讲清话题作文的注意事项和写作特点。然后,给他们写了一篇范文《月光下的枯树》作参考,内容大体写的是老家要修新房子了,趁着中秋佳节,我们全家老小回到了老家,一来是与亲人团聚,一来是商量家里修房子的事。回到老家,父亲和叔叔们便商量起修房子的事,都觉得院子的那棵枯树有碍,要将它砍掉。可是奶奶不听任何人的劝告,死命保住这棵树,家人很是不解。后来,在中秋之夜,我吃完晚饭和奶奶在院里纳凉,不禁问起了她为何如此执着地护着这棵没有生命的树,奶奶没有说话,只是让我看着那棵树,正当抬头之时,天边不断地有鸟儿飞落到枯树上,不一会儿,枯树上站满了鸟儿,在月光的照射下,枯树似乎长满了“叶子”,那时,我才明白,枯树不是枯树,而是生命之树,它就是奶奶,安静地等待我们这些漂泊游子的归来,重焕生机……
在与学生分享此篇文章后,学生都被感动得眼泪直流。此后,我又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笔触去书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纷纷在自己的习作中分享自己不一样的感受,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将作文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这样才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更应该努力去让课堂生活化,这样的作文教学下,学生才有话好说,有情可抒。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应该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地尝试并加以完善,定会对我们作文教学起到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2).
[2]万明华.有效的语文教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3]陈旭远.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福建教育,2003(6-7).
[4]刘俊波.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6):46-48.
[5]曹明英.初中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7):58-60.
[6]黄进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作者简介:
车伟达,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吉隆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7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