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漫谈蒙古族器乐现状与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恩和

  【摘要】在蒙古族音乐文化中,蒙古族器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蒙古族器乐以自身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为蒙古族音乐文化增资添彩。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却受到阻碍。本文立足蒙古族乐器发展现状,就如何做好蒙古族器乐的传承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蒙古族器乐;现状;传承
  【中图分类号】J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021-02
  【本文著录格式】恩和.漫谈蒙古族器乐现状与传承[J].北方音乐,2020,02(03):21-22.
  蒙古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文化大花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蒙古族马头琴悠扬深情,蒙古族长调意境宽阔,呼麦又奇妙悠长。这些别具一格的音乐文化彰显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代表了蒙古族人民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宗教信仰,人文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深厚,塑造了民族性格,丰富了人民生活,凝聚了民族情感。下面将联系实际,首先就蒙古族器乐的特点等做简要分析。
  一、蒙古族器乐风格与特点简析
  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紧密联系,我国蒙古族为马背上的民族,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特殊的土地以及生存环境造就了蒙古族人民骁勇、豪迈、豪爽的性格,因而蒙古族器乐也多发音洪亮,音色浑厚深沉,极具民族特征。
  在蒙古族音乐文化中,蒙古族器乐独具代表性,器乐艺术十分丰富且历史悠久。当前,被人们广泛熟知的蒙古族器乐有雅托克、四胡、马头琴以及火不思等。胡琴在蒙古族民间有着悠久的演奏与发展历史,这一乐器音色柔和雄厚,优美动人;与胡琴相比,蒙古族马头琴的音色要更为深沉、粗犷一些,在某些场合,马头琴演奏往往高昂激越、激动人心。蒙古族火不思是弹拨乐器的一种,由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创制,在蒙古族,火不思同样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从火不思创制至今,已经留下了许多经典曲目。
  二、蒙古族器乐现状
  长久以来,蒙古族器乐滋润着蒙古人民的心田、熏陶着他们的品格,是他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环境的改变,蒙古族器乐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渐降低。今天,蒙古族器乐虽在现代音乐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下面就蒙古族器乐现状做详细分析。
  (一)器乐作品较少
  器乐的发展需要作品的推动,只有具备好的作品,器乐的独特性、艺术性才能得到显现,器乐才能被人们广为熟知。结合现实生活不难发现,人们谈论音乐时,总是先谈论曲目,然后才涉及到乐器本身。如人们通过欣赏《高山流水》认识了古琴,通过《天空之城》知道了钢琴等。蒙古族器乐也是如此,尽管人们最先发明器乐时只是用了几个简单的旋律与音符,但器乐的广泛推广与长久流传总是与曲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先后有多位作曲家、作词家为马头琴制作了多首优秀的曲目作品,推动了马头琴的蓬勃发展;二胡更是借助《赛马》这一名曲,成为家喻户晓的乐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凸显乐器特殊性的优秀演奏作品越来越少,鲜有新作品出现,演奏曲目的匮乏、优秀作品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蒙古族器乐的发展,使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具有消亡风险的音乐文化。
  (二)教育滞后,人才缺失
  蒙古族器乐的发展需要有优秀的人才做支撑、做推动,优秀人才只能出自教育。当前,音乐教育在我国相对缺乏,以蒙古族器乐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则少之又少。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人才的匮乏,而在缺少专业、优秀人才的情况下, 蒙古族器乐难以取得长远发展。对当前这一现状进行分析,之所以会出现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一方面与教育有关,我国关于蒙古族器乐的教育较少,相关课程设置严重不足,且缺少优秀教师,导致实际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广大青年群众热衷于流行音乐而对传统音乐文化丧失兴趣,经调查发现,校园中喜欢蒙古族器乐的学生数量十分有限,大部分学生对蒙古族器乐缺乏兴趣,认为它们与流行沾不上边,复杂难学,因而不愿学习蒙古族器乐相关内容。
  (三)缺乏良好的社会传承环境
  社会环境是影响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蒙古族器乐的传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做保障。当前,通俗歌曲充斥,快餐性质的音乐甚至低俗暴力等低层次音乐作品大肆流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审美标准与音乐品味,压缩了传统器乐的生存空间。与这些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的通俗音乐作品相比,蒙古族器乐相关作品的制作需要花费大生产周期长,且受众人口少,因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传统音乐而跟随大众脚步制作一些快餐式音乐作品,这对蒙古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當前,网络、电视以及广播是传播音乐的主要途径,但一些网络平台并不能将蒙古族器乐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使人难以感受它的乐趣。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文化部门也缺少对蒙古族器乐的输出与引导,在宣传上有所缺失,均给蒙古族器乐的发展带来阻碍。
  (四)乐器制作工艺落后
  蒙古族器乐制作工艺是蒙古族器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推进蒙古族器乐不断传承、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蒙古族器乐是蒙古族音乐作品的载体,是蒙古族人民的寄托。新时期背景下,只有不断完善、改良蒙古族器乐制作工艺,制作出更为精良、精美的乐器,方能让蒙古族器乐文化永久传承下去。当前,在推动蒙古族器乐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器乐制作工艺落后等问题,使蒙古族器乐的传承发展受到阻碍。我国蒙古族部分地区的乐器制作仍以传统手工制作为主,较少融入现代科技工艺,因而制作效率较低;蒙古族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制作马头琴、火不思等乐器的机构、人员较少,学习与传承这门手艺的人员也不足,出现了传承断层的情况,使得蒙古族器乐制作工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蒙古族器乐制作过程中,在器乐的规格、制作手法、质检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随意性,缺乏统一标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器乐的正常制作生产。   三、蒙古族器乐的传承建议
  针对当前蒙古族器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传承建议。
  (一)政府、文化部门加强支持与引导力度
  新时期背景下,应当正确认识蒙古族器乐文化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认识其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文化部门应加大对蒙古族器乐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力度,利用政府的影响力做好蒙古族器乐文化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蒙古族器乐。相关部门需加大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有关蒙古族器乐的教育进行推广、完善,以稳固蒙古族器乐传承与发展的根基。
  (二)注重人才培养,促进蒙古族器乐传承
  人员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在推进蒙古族器乐传承与发展方面,应将重点放在人才培养上,要为蒙古族器乐文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力与素质并重的优秀人才、真正喜爱蒙古族器乐文化又热心推动其发展的人才,从而为蒙古族器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关部门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发现和培养蒙古族器乐演奏家,花费精力培养优秀的独奏艺术家,为蒙古族器乐文化培养出高级人才,以确保演奏的质量,提高艺术层次,让蒙古族器乐的辉煌得以延续;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培养一般性人才,扩大蒙古族器乐作品的受众基础、发展基础,让更多的人能弹奏马头琴等蒙古族器乐,通过“全民参与”的方法努力让其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性质的音乐形式。
  (三)在传承中进行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音乐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延续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创新,于传统演奏形式、音乐要素中融入时代因素,蒙古族器乐文化才能永葆青春,永具生命活力。因此,新时期背景下,既要注重保护蒙古族器乐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确保其的“原汁原味”,更要加强创新,结合时代要素不断推出与蒙古族器乐相关的新作品、优秀作品。蒙古族器乐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尚未挖掘的文化素材、音乐元素,在推进蒙古族器乐发展过程中,应紧密结合蒙古族器乐文化的形式、特点,从中深入挖掘创作素材,让蒙古族器乐文化的深度、高度得到发展,让蒙古族器乐文化得到真正的弘扬与传承。
  (四)创新完善蒙古族器制作工艺
  蒙古族器乐一般采用木质材料,工匠纯手工制作。这一制作方法虽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器乐的喜爱与虔诚,但也存在缺点,如制作效率低,器乐质量与稳定性相对较差。鉴于此,在新时期背景下,相关部门、地区应积极引进现代工艺技术完善蒙古族器乐的制作体系,在保留其民族风格特征的基础上提升器乐制作质量与效率,为蒙古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在现代化背景下,应当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借鉴汉族器乐和西洋乐器制作方法,不断完善、优化蒙古族器乐制作过程中的选材、加工、质检等每一道工序,全面推进蒙古族器乐朝着标准化、高水平方向发展。蒙古族器乐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全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现代化背景下,更要加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因此,在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优化、创新蒙古族器乐制作体系的同时,需加强对传统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利用照片、文档、视频等载体将老一辈纯良手工工艺全面详尽记录下来,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创新,切实将老一辈优秀的工艺文化传承下去,将蒙古族器乐文化继续发展下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蒙古族器乐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背景下,做好蒙古族器乐的发展与传承至关重要。为此,全社会都要共同努力,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为蒙古族器的传承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条件,让这项民族艺术长久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关荭吉.蒙古族风格手风琴作品创作技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2]庆歌乐.科尔沁蒙古族民间器乐研究——以科尔沁左翼中、后旗四胡家族器乐合奏为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2):102-109.
  [3]崔健.论蒙古族的传统器乐火不思的艺术魅力[J].北方音乐,2016,36(3):17.
  [4]庆歌乐.科尔沁蒙古族民间器乐研究——以科尔沁左翼中、后旗四胡家族器乐合奏为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2):102-109.
  [5]尹丹.蒙古族器樂现状与传承[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9):27-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