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淑颢

  【摘要】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中的应用形式多样,应用效果独特,能够体现出西北民歌的独特风韵。本文结合陕北方言的特征,探索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中的应用,研究陕北方言对西北民歌演出的影响,探寻陕北方言影响下的西北民歌的独特风韵。引导学生真实、直接地体验西北民歌特色,感受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使高中音乐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使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陕北方言;西北民歌;特征;运用;风韵
  【中图分类号】J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032-01
  【本文著录格式】王淑颢.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J].北方音乐,2020,03(05):32,36.
  陕北方言极具特色,在西北民歌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走西口》《信天游》等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优秀民歌,演唱中使用独特的陕北方言特色,使歌曲独具魅力。研究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陕北方言的语言特色,更深刻地领悟西北民歌的演唱技巧,以提高西北民歌的学习、演出效果。
  一、陕北方言的特征
  (一)陕北方言善于将单音节词加无意义的字,使其变为双音节词,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活泼
  例如“酸格溜溜”“蓝格莹莹”“红格丹丹”等,这些词不仅在歌曲演唱中有所表现,在平时的交流、说话中也有表现,例如“美得很很”表示特别好;“聊得太太”表示非常合适、非常好。这样看来,西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的生活就十分切近。
  (二)陕北方言没有前鼻音和后鼻音,“J、Q、X”和“G、K、H”不分,发音很有特色
  例如“下雨了”,陕北方言为“哈雨咧”,“xia”和“ha”不分。又如“鞋”和“孩”,将“xie”读成“hai”,将“人(ren)”读成“扔(reng)”,把“神(shen)”读成“绳(sheng)”等。这些特点使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中的应用很有特点,例如《走西口》中“走路你走大路,人马多来解忧愁”,运用陕北方言歌曲极有押韵,“路(lou)”和“愁(cou)”就是韵脚。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了陕北方言的特色,这样才能在音乐鉴赏、学习中真正感受到西北民歌的魅力。
  二、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唱中的运用
  (一)陜北方言习惯性的叠词在西北民歌演唱中运用
  例如《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中“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拉不上个话话哎呀”,其中不仅出现了陕北方言叠词的运用,还出现了无意义字在西北民歌中的应用,例如“哎”“呀”等,使民歌更具生活化特色。
  (二)陕北方言发音在西北民歌中的运用
  例如《走西口》中“走路你走大路,人马多来解忧愁”,演唱时“愁”就唱成“cou”;又如《信天游》中“露水地里穿红鞋”,“鞋”的发音保持陕北音调“hai”,突出了西北民歌的特色。
  (三)甩腔的应用
  例如《走西口》中“哥哥你走西口”,运用甩腔推动情绪,使歌曲的情绪更加饱满。教学中,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验西北民歌演唱中陕北方言的运用,让学生感受陕北方言的独特发音,利用笑话等加深学生对陕北方言发音的体会,从而使其更好地欣赏和学习西北民歌。例如“我的鞋子找不见了。”被陕北人说成“我的孩子找不见了。”进而引发误会,这样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鞋”在陕北方言中的发音,学会欣赏西北民歌。让学生认真体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中的应用特点,进而体会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
  三、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风韵
  (一)陕北方言使西北民歌演出情感丰富
  陕北方言单音变双音,以及叠词的运用,使西北民歌饱满、活泼、情感丰富。众所周知西北方言粗狂、豪迈,听起来比较生硬。例如“喋咧么?”意识是问人“吃饭没?”,然而发音的粗放、豪迈往往容易是人会错意。例如,“人不美”,在西北方言中指“人不舒服” ,而很多时候被人理解为“人不漂亮”,语言生硬,在歌唱时风韵高昂,例如陕西的秦腔,人们一般不说唱秦腔,而说“吼秦腔”。陕北方言单音变双音以及叠词的应用,使西北方言变得柔和了许多,如“白格生生”的表达方式亲切、自然,更具艺术感染力。又如西北民歌演出中衬字的应用,《走西口》中“突突突突突地往下哎嗨流”,这样的表达方式使西北民歌充满了生活意蕴,非常生动、活泼。西北民歌是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创造的艺术财富,很多乐曲就是“劳动号子”,节奏就是劳动的节奏,人们借助音乐减轻劳动的疲惫感。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中的应用,使西北民歌的生活化更真实、自然地体现出来,使歌曲独居纯朴、自然的生活风韵。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准确咬字,掌握陕北方言的发音特色,进而动情、自然、流畅地演唱西北民歌,唱出西北民歌风韵。
  (二)陕北方言使西北民歌演出充满地方风韵
  西北地区地域广阔,西北民歌风格独特,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中的表现,使西北民歌充满了地方风韵。例如《赶性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儿”这唱词充分展现了陕北地域的民俗、风情。在陕北地区,毛驴和骡子是人民劳动、出行的工具,经常可以看到赶骡子的人,陕北方言的应用使歌曲内涵丰厚,通过听人们好像已经能够感受到黄土高原的特色,能够体会到人们的生活忧愁。例如《赶性灵》,旋律奔放,生动形象,让人体会到西北民歌自然、抒情、豪迈的风韵。又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的唱词“一道道的那个山来一道道沟”,这唱词就是对西北黄土高原地貌的真实写照,也反应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面貌,歌曲表达真实、自然,风韵纯朴,是西北民歌的一大特色,陕北方言的应用使这种真实、纯朴的生活画面更丰富。因此,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应用,使西北民歌地域风韵突出,地方色彩浓厚,使听着在歌声中就能感受到西北地区的风土民俗,体验到西北民歌柔情自然、切近生活的风韵。教学中,老师要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教学等,让学生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文化,进而更真实地体验陕北方言的表达特色,将西北民歌的风韵演义得更加完美。
  (三)陕北方言表现出的西北民歌的凄凉之美
  西北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包含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陕北方言的应用使西北民歌中人民生活的艰辛、凄凉得以更唯美的展现,使人在欣赏时内心情感深刻,容易和演唱者产生情感共鸣。例如《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有两句的那个知心话”“走路你走大路”“拉话话解忧愁”句句唱词和说话一样,叮嘱对方,陕北方言将情融入唱词中,使人能深刻地体会到“妹妹”对“哥哥”的不舍,而又无可奈何,只能送心上人离去。唱词和表演把人民生活的凄苦和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伤别离”的凄凉之美,在陕北方言的千叮咛万嘱咐中表现地尤为深刻。台上二人的表演,巧用“拉话话”“那个知心话”等陕北方言和衬词,使离别的凄苦、忧愁自然、真实,使人在聆听时能深刻感受到歌曲主人翁的离愁。在教学中,老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西北民歌的凄凉之美、离愁风韵,通过送行等生活体验引导,让学生从陕北方言中感受西北人的柔情、纯朴、自然,更准确地把握西北民歌的风韵,唱出西北民歌的热情奔放、豪迈自然、纯朴柔情风韵。
  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演出中的应用自然、亲切,使歌曲更具特色。音乐教学中,老师注意结合陕北方言的特色,引导学生体验陕北方言在西北民歌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西北民歌的意蕴,使他们从歌唱艺术中领略西北文化、西北的风土人情,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水平,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陈开颖,蒲享强.悠悠黄土情 凄凉声咽中——西北民歌凄凉美初研[J].宜宾学院学报,2007(2):106-109.
  [2]贾娟.西北民歌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原因探析[J].学理论,2013(14):185-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