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景观的文旅景观设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琪馨 钱可敦
摘 要:为提出针对体验式文旅景观空间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研究影响文旅景观空间体验感的因素,为文旅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优质的文旅景观项目需注重文化与人的交流以及游客的体验感。
关键词:体验式景观;文旅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5-00-05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娱乐的选择。文化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游客体悟文化内涵与深度体验旅游活动的旅游方式。为增强文旅景区吸引力,将体验式景观和文旅景观规划设计结合是一项良举。本文以旅游心理学与游憩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验式景观的内涵以及影响文旅景观空间体验的因素进行分析,继而总结出文旅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文旅景观项目不仅要有创新性的空间组织、园路布线、功能分区,还需注重游客与文化的交流以及提高游客的体验。
1 理论背景
1.1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旅游规划、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等旅游工作领域的研究。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旅游心理学不仅要研究旅游者的一般心理现象,还要对旅游者的知觉、动机、兴趣、个性、知识和经验等方面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同一旅游规划与服务对不同职业背景、年龄层次、社會地位的旅游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同时为旅游规划设计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以使景区规划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做到针对性设计,提升旅游者游览体验,促进旅游业发展。[1]
1.2 游憩学
游憩学是基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以人的游憩行为、游憩需求、游憩心理等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游憩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游憩需求是发生游憩活动的动因,因此,对游憩需求的研究能够为景区规划设计者提供理论基础,以使景区规划满足人的游憩需求。游憩学的研究目标之一是提升游憩活动空间,而基于体验式景观的文旅景观设计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空间组织、五感引导、情感触动等方式来增强游客在文旅活动景区的体验感。因此,游憩学理论可为文章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理论意义
本文将体验式景观的设计理念与文旅景观设计结合,以旅游心理学与游憩学为理论背景,从旅游者的视角分析文旅景观设计要点,概括其设计原则,拓展对于体验式景观的理论研究。
2.2 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对体验式景观设计逐渐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亦是大势所趋,但已建景区大多存在旅游形式单一、互动体验感低、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文旅景观空间体验的因素,以满足游客体验需求为前提,提出文旅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全方位满足游客体验式心理需求,为推动我国从传统旅游形式向体验式文化旅游形式发展提供借鉴。
3 体验式景观的含义
体验式景观已经逐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中,其不仅可以满足基本景观功能需求,还可以针对大众的心理需求,提供丰富的体验感,增强景观设计的参与性,增强使用者与景观环境的互动。
体验式景观主要包括体验和景观两部分。体验是指人类通过实践因一系列主、客观原因对所处环境产生的感受和理解,人们通过体验获取非物质的、抽象的心理过程。[3]体验有很多方式,包括知觉体验、行为体验、精神体验、情感体验等,即特定环境刺激人们知觉的五感,环境中的某些意向引起人们的回忆和共鸣,或引发人们进行一系列活动。景观在一般意义上指在一定区域呈现出的景象,是人工活动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体验式景观要求景观要素需要具备以下特点:其一,景观要素需具有文化属性,是烙有文化印记的视觉传达,借由其文化属性感染游客,增强游客参与感和互动性。其二,景观要素需新颖独特,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和突出的物理属性,使游客获得新奇的体验感,增强景观的吸引力。其三,景观空间组织需以人为本,使游客获得舒适的体验感的同时有节奏的感知景观带给其的多种体验感。
4 影响文旅景观空间体验的因素
基于体验式景观的特殊性,体验式文旅景观空间的设计对游客的体验感有很大的影响,而影响其体验感的因素可分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4.1 客观因素
根据旅游心理学中旅游知觉的分析,游客对景观的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正因游客的一般心理特征,景观空间的客观条件会影响游客的体验感。
(1)景观要素是否新颖。游客在游览时对景观要素具有选择性,新奇的造型、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颜色、独特的设计概念等客观要素都能吸引游客。当人处于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环境中,人接收到的景观刺激是复杂多样的,但不会对所有的景观要素做出反应,而是选择以少数景观要素作为知觉对象,并对其产生清晰的知觉,而对其他景观要素的知觉则相对模糊,成为背景。因此,当景观要素新颖、引人注目时,更多游客会给予关注,景观从而成为游客的知觉选择。
(2)景观空间组织是否合理。游客在进行区域性的游览时,往往对周边景观有整体性的知觉,因此,规划文旅景观时应着重注意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景观流线应设定主题相关的故事线,游客游走其中能感受到“故事”的开端、高潮、结尾,高潮即在园路布线中有节奏的设置景观节点,作为视觉焦点,避免游客产生视觉疲劳。其二,景观节点应有一定的景观轴线,主要节点及次要节点要有一定的空间联系,距离及尺度要合理,增强游客观景的秩序性和整体性。其三,景观功能的设置应尽量根据文旅景区的性质和主题,适合大众的使用需求以及审美需求。其四,在局部景观空间中,主要观景对象应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具体表现在造型、色彩、尺度等物理属性。特征越鲜明,越能成为游客的视觉焦点,所产生的知觉也就越明晰;反之,特征模糊的景观往往作为焦点观景对象的背景,形成主次分明的视觉效果。 (3)主题景观要素是否反复出现。游客在景观空间中对景观的记忆同样遵循记忆规律,重复出现的元素或符号往往更能引起人的注意,继而唤起文化共鸣与联想。换言之,这些主题相关的景观元素是提升文旅景观空间体验感的催化剂。例如,法国拉维莱特公园的点、线、面系统中点的体系由一系列间隔120m布置的红色金属构筑物组成,不仅给整个公园带来强烈的节奏感和对比感,而且是公园中3个大型建筑单体在全园的功能延伸。有些作为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有些作为观景平台,其形状各异,功能不一,有效提升游客在其中的体验。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山、水、鸟兽虫鱼、叶草花木等自然造园要素,并不只体现在自然环境中,在园林建筑中亦可见其踪影。各式各样的花窗、铺地、石门、栏杆、挂落、额枋等,这些具有江南园林特征的装饰要素同样能使人在其中专注、静心地体会江南园林的意蕴和内涵。
(4)文旅景区中是否有科学的语言指引。语音指引是最直接有效的导览方式,能够使游客在短时间内了解陌生景观空间,增强游客对知觉的理解性,从而加深对景观要素的印象,引起文化共鸣。在进行文旅规划设计时,做好语音指引内容的设计亦非常重要,尽量使用引导式的语言,指引游客的观景顺序和体验。
4.2 主观因素
当人处于某一景观空间时,眼前的景物会与过往记忆相联系,即进入我们眼中的景物带来的感受是经过个人加工的。文旅景区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大众活动空间,接纳各种各样的群体。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的人生阅历、年龄层次、工作背景、社会地位、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都会影响文旅景观空间带来的体验。这些因素即影响文旅景观空间体验的主观因素。
(1)兴趣爱好。根据旅游心理学中关于旅游知觉的分析,游客对景观要素具有选择性,而个人兴趣爱好即为一项重要依据。当游客在文旅景区关注到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元素或场景时,则触动内心的兴奋点,而这样的元素或场景更能激起游客的文化共鸣,与景观空间进行对话与互动,获得良好的精神体验,这一现象在主题景区中尤为明显。例如,以体验田园生产为主题的亲子文旅活动景区中,活泼的男孩的兴趣点在于放羊、锄地,因此更倾向于这类型活动,并在其中感受田园生产的艰辛与快乐;而文静的女孩的兴趣点在于织布、采茶,因此乐在其中。
(2)个人动机。游憩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游憩活动方式和场所时,会根据个人需求或动机进行选择。凡是能符合游客出游动机的体验活动或景观要素,都会成为其关注的焦点,而其他偏离个人动机的景观要素则会成为视觉背景,或被忽略。例如,当游客以缅怀思古为动机参访纪念性公园时,对于那些国画书法、石刻碑文等具有历史痕迹的文物会倍加关注,并因此激起心中对某一古代人物的缅怀或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思考。而当游客以休闲娱乐为动机来到遗址公园,其对历史遗迹的关注则相对较少,而更多在于放松游乐,公园中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休闲功能完善则成为影响其体验感的重要因素。
(3)过往知识与经验。每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言行都是对其过往知识和经验的映射。知识和经验会影响游客的审美能力,对周边空间的知觉反应等。游客凭借过往的知识和经验,能将周边景观空间中的要素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审美能力和需求对周边景观空间做出知觉反应,因而每个人收入眼中的景物看似相同,实则产生不同的体验感受。例如,建筑专业从业者在游览历史街区时,更多关注其中单体建筑的空间布置、细部设计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组织规划;而历史学者则更多对其古建筑以及器物反映出来的社会风貌加以关注。
(4)情绪状态。游客的情绪状态对游览体验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当游客以积极的情绪游走在景观空间中时,往往对周边环境的知觉反应更加灵敏,因此景观引起的思考也更加活跃,游客的体验感更佳。当游客以消极的情绪游览时,往往表现出焦虑的情态和行为,很难对特定景观要素做出知觉、行为、情感等多维反应,甚至对积极的自然景象表达消极的情感。
5 文旅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
文化旅游项目作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文旅消费需求,提高人们旅游品质,取得人与文化相互交流互动的效果。文化旅游的过程即游客对文化旅游资源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结合影响文旅景观空间体验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本文总结出以下设计原则及方法。
5.1 具备文化要素
文旅景观最重要的是体现人与文化的交互,因此在进行文旅景观设计时应该因地制宜,选择与当地民众生活及与历史有关的文化符号,将其作为景观元素重复运用于景观设计中,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反复关注文化符号;加深地域文化符号给人带来的印象,通过景观设计的方式展现文化的脉络,增强游客参与感,共同感受文化的魅力。传统景区规划设计观念重在审美层面,对于景观空间的设计强调意境和美学效果,游客在其中更多享受视觉上的美感,而非文化与人的互动。[4]
5.2 利于组织文化感知体验活动
在进行文旅景区规划设计的总体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到后期景区有开阔、适宜的环境组织文化感知类体验活动。例如,节庆活动、民俗宗教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体验活动,这些活动中游客的参与度最高,也最能体验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建设文创中心、博物馆等具有文化创意的场所也是提升游客体验感的一种途径,因此在景观规划设计时需组织好园内建筑与环境的融合。[5]
5.3 结合新兴科学技术
随着计算机与软件工程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设计应用于景观设计中,而价格新兴科技应用在文旅景观设计中也将促进文旅融合的进程。数字化设计能够应用于人与环境、事物的交互过程中,在文旅景观规划设计中设置智能体验景点,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先进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信息技术与不断推陈出新的软件工程相结合,借助这些先进技术让游客了解更多景区文化知识。[6]
5.4 满足大众行为与心理需求
文旅景区应根据主题满足各种适用人群的行为、心理等多方面需求。根据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分析,景区规划需充分满足知觉体验需求,包括视、听、触、嗅、味5种基本知觉,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延伸知觉。在文旅景区规划设计中可通过植物配置的方式,营造自然地景观空间。植物的生长能够吸引蝴蝶、鸟类等动物,逐渐形成生机勃勃的生境,满足视、听、嗅等知觉感受,促进人与自然的交互。
6 结语
随着旅游业与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和革新,体验式景观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体验式文旅景观项目也将走入大众的视野。对于景观设计从业人员而言,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文旅景观空间体验感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以提高游客体验感与参与度为前提。为设计优质的文旅景观项目,不仅要从空间组织、园路布线、功能分区等方面创新,考虑其体验感,更要注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以及文化与人的交流,使文旅景观设计不止停留在夺人眼球的视觉传达,而是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的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雪冬.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6.
[2] 方家,吴承照.基于游憩理论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46-48.
[3] 龙思涛.旧工业园区改造中的体验式景观设计探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12):41-42.
[4] 李成佳.互動式体验景观的实践应用——以张唐景观设计项目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1):69-71.
[5] 黄婷玉.探讨工业遗址体验型景观设计思维——以自贡井盐工业遗址改造为例[J].智库时代,2019(39):242-244.
[6] 任维.基于感知体验的旅游区景观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琪馨(1999—),女,河南三门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指导老师:钱可敦(1992—),男,江苏武进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