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肖肖 龙秋

  摘 要 为促进新农人创业模式稳定转型,采用扎根理论,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3大步骤,构建了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转型环境特征和新农人能力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创业模式转型的成果,也通过影响转型动机的方式,驱动创业模式转型行为,转型资源在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中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影响因素;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F323.6;F279.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6.040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而产业兴旺的关键是人才兴旺。随着大量传统小农户退出农业生产领域,以“新农人”为名的农业创业群体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有生力量。“新农人”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课题组对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新农人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分析了新农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制约新农人发展的因素、新农人发展的政策导向等[1];郭艳平、谭莹探究了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2];曹施龙分析了新农人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3]。但纵观与新农人有关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新农人的概念、主要特征、发展制约因素、发展对策等层面,对新农人的研究不够深入。
  新农人活跃在农业创业领域,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模式。在调研中发现,新农人的创业模式大多经历了尝试和转型[4]。基于此,将从动态角度,使用扎根理论深入剖析新农人的创业模式转型行为,探索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丰富对新农人的研究。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967年首次被Glaser和Strauss[4]明确提出。扎根理论提倡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建相关的社会理论[5]。基于此,利用调研所得案例,采用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梳理,得出影响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
  1.2 数据来源及基本情况
  数据源自课题组历时1年半在成都市温江区、新津县、双流区及崇州市等地开展的新农人实地访谈。课题组根据网站查询、电话联系、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推荐以及政府部门推荐,尽可能地扩大样本选择范围,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新农人进行访谈,最后根据上文所提及的新农人5大特征和创业模式转型行为选取研究样本,最终确定16个有效样本作为数据样本。选取12个进行研究,其余4个用于做饱和度检验。从产业类型角度来看,大部分新农人的创业模式都经历过从第一产业到一三产业融合的转型历程。
  2 资料分析
  利用Nvivo 11软件对12个典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和编码,其余4个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基于扎根理论对资料的分析主要分为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3个阶段。
  2.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指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的资料记录加以逐级缩编,是将访谈资料逐步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基于此,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共获得76个概念和17个范畴。
  2.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将开放性编码中得到的各项范畴进一步提炼、调整、归类,将意义相近或相似的部分进行合并,并对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澄清与梳理的过程[6-7]。经过反复的比较研究,课题组多次探讨影响因素的大致方向,对范畴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最终得到4个主范畴。
  2.3 选择性编码
  项目组通过主轴编码得出4个主范畴,分别为转型动机、转型环境特征、新农人能力特征和转型资源。新农人在一定的转型环境下,诱发各种转型动机,从转型动机的产生到创业模式转型行为的落实,受转型环境特征、新农人能力特征和转型资源的影响,如图1所示。
  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是指收集到的资料不再衍生新的理论洞见,无法呈现理论范畴中新的面向时,理论范畴达到饱和。基于此,对剩下的4个新农人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结果依然符合模型中的构架,经过检验,发现没有形成新的范畴和关系,因此,模型是饱和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的影响因素,围绕创业模式转型这一核心范畴,借鉴“动机—行为理论”,建立了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影響因素模型。
  3.1.1 转型动机驱动创业模式转型行为
  新农人的转型动机通常是经济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和成就性动机的统一,即新农人的创业模式转型行为不仅基于维持企业生存、发展壮大企业的经济性动机,也基于满足社会需求,带动农户发展的社会性动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性动机。同时,经济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和成就性动机之间存在主次之分。企业内部环境糟糕时,如企业亏损,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行为往往受到维持企业生存的经济性动机驱动;企业内部环境良好时,新农人从行业竞争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中识别机会,社会性动机和成就性动机对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行为的驱动则更加明显。
  3.1.2 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行为受转型环境特征的影响
  转型环境特征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以及行业竞争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5大外部环境,糟糕的企业内部环境倒逼企业转型,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助推新农人主动进行创业模式的转型。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较大,政治环境主要指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
  3.1.3 新农人能力特征影响新农人的创业模式转型行为
  新农人的能力特征包括经验技能学习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新农人是经验技能学习能力越强,越能从以往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推动创业模式转型;新农人的机会识别能力越强,越能从复杂的转型环境中发现挑战和机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指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求实上进的品质,是推动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的精神动力。同时,新农人具备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推动创业模式的转型。   3.1.4 转型资源在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中起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转型资源包括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主要指创业模式转型所需要的资金、土地等物质条件,新农人的转型资金往往以自筹为主,充足的资金为新农人创业模式的转型提供了保障。土地资源易成为创业模式转型的根本限制性因素,如在一三产融合模式中,建设用地的指标有限,新农人必须在建设用地指标的限制条件内,合理组合产业结构。社会资源指新农人通过其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源,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新农人创业模式转型奠定了基础。
  3.2 建议
  3.2.1 搭建新农人培育平台,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1)可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完整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专业资质认证体系,打造多个交流平台,与科研院加强合作。2)提倡人才引进,鼓励更多的农林专业人才进入农业领域,提高新农人的经营管理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3.2.2 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农业领域创业的体制障碍
  1)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降低农业领域创业的进入壁垒,肯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完善市场经济给予创业群体更多的可能。2)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的吸引力,使创业者可以挖掘更多的创业机会。
  3.2.3 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
  行业竞争环境方面,要鼓励抱团发展,杜绝虚假宣传和恶性竞争行为,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经济环境方面,应重点攻克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为新农人创业模式的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政治环境方面,通过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规划引导农业创业模式的转型,同时要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防止千篇一律。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课题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农人发展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6(4):2-11.
  [2] 郭艳平,谭莹.新农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路径[J].农业经济,2016(4):68-69.
  [3] 曹施龙.结构与行动:新农人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选择[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5(1):58-62.
  [4] Glaser B,Strauss A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Nursing Research,1968,17(4):377-380.
  [5] 陳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
  [6] 李志刚,李兴旺.蒙牛公司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J].管理科学,2006,19(3):2-7.
  [7] 侯光辉,王元地.邻避危机何以愈演愈烈——一个整合性归因模型[J].公共管理学报,2014(3):80-92.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41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