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高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广深地区四所高校做抽样调查,考察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有无亲友创业经历、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差异显著。其中,男生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女生,有亲友创业经历学生创业意向显著高于无亲友创业经历学生,经管类专业学生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医学类专业学生创业意向最低。(2)人格特质、创业教育、社会政策、资源水平分别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并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稳定的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从高校、政府、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大学生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大力推进与实施,全社会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家行动并在全国各大高校掀起热潮。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降低社会就业压力和缓解大学生群体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且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1]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与前两届基本持平。[2]近三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呈现平稳态势,但相较于欧美大学毕业生20%~30%的自主创业比例,还有较大差距。
   计划行为理论指出,行为意向是影响实际行为最直接的因素。[3]个体的创业行为根本上受其创业意向的影响。创业意向是指个体想去创办一个公司,并且计划在未来某个时间付诸行动的信念。[4]它是引导个体追求创业目标,并投入精力和资源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可以说,个体拥有创业意向是创业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5]国外实践证明,只有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才能促使大学生产生创业行为。[6]
   当前,探索大学生产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已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考察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外部环境因素,而对于大学生的创业人格特质以及创业所需资源可获得性的研究还十分薄弱。[7]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体。本研究拟对当前高校在校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进行评估,并从宏观(社会)、中观(高校)、微观(学生个体)三个层面,综合考察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样本来自广深地区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720份,剔除无效或缺失数据过多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15份(有效回收率85.42%)。样本统计特征如下:男生297人(占48.29%),女生318人(占51.71%);大一157人(占25.53%),大二169人(各占27.48%),大三176人(占28.62%),大四113人(占18.37%);专业分布为理工类167人(占27.15%),经管类126人(占20.49%),社科类(法律、外语等)120人(占19.51%),艺术类107人(占17.40%),医学类95人(占15.45%);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有创业经历的学生210人(占34.15%),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无创业经历的学生405人(占65.85%)。
   (二)研究工具
   1.创业意向问卷。参考国外测量创业意向的经典文献[8][9],结合高校大学生特点,自编《创业意向问卷》。问卷从创业兴趣、创业准备、自由职业偏好、创业期望等方面考察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共计5个题目。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符合、不符合的程度,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到5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试的创业意向越积极。问卷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
   2.创业意向影响因素问卷。在深入分析创业意向有关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10][11][12],主要考察人口统计学变量、人格特质、创业教育、社会政策、资源水平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专业、年级、有无亲友创业经历等,共6个题目;人格特质因素主要包括成就需要、自我效能感、冒险倾向,共12个题目;创业教育主要包括高校开展的创业课程、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共6个题目;社会政策主要包括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贷款资金援助、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等创业扶持政策,共6个题目;资源水平主要指个体创业所需的市场渠道、运营团队、社会网络以及亲朋好友的支持等,共6个题目。《创业意向影响因素问卷》共计36个题目,全部采用李克特5点量尺计分。问卷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
   (三)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请相关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协助完成。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具体包括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评估
   创业意向问卷共计5个题项,每道题最高5分,最低1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意向均值为3.75(SD=0.52),中位数3.12。创业意向得分明显高于中位数,说明大学生创业意向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大学生创业意向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1.性别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创业意向的T检验结果差异显著(T=2.735,P<0.001),具體表现为男生的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女生,结果见表1。
   2.亲友创业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有无亲友创业经历学生创意意向的T检验结果差异显著(T=3.328,P<0.001),具体表现为有亲友创业经历大学生创业意向显著高于无亲友创业经历大学生,结果见表1。
  3.专业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不同专业大学生创业意向的F检验结果差异显著(F=5.491,P<0.01)。为探究差异来源,进行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向显著高于理工类、艺术类、社科类和医学类专业学生,理工类、艺术类、社科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向差异不显著,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向最低,结果见表2。    (三)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为探讨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人格特质、创业教育、社会政策、资源水平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性检验(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人格特质、创业教育、社会政策、资源水平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这些因素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人格特质、创业教育、社会政策和资源水平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果,研究分别以人格特质、创业教育、社会政策和资源水平作为预测变量,以大学生创业意向作为结果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具体步骤为:第一步,置入性别、专业、亲友创业经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第二步,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基础上,依次置入人格特质、创业教育、社会政策和资源水平。结果发现,在控制性别、专业、亲友创业经历等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后,人格特质(β=0.29,p<0.01)、创业教育(β=0.34,p<0.01)、社会政策(β=0.21,p<0.01)和资源水平(β=0.16,p<0.01)仍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创业意向(见表4)。
  四、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及其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1.大学生创业意向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调查中发现,68.67%的受访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65.06%的大学生未来有創业的打算,54.7%的大学生参加过创业培训或讲座,48.68%的大学生关注或了解过国家及地方出台的相关创业政策,这说明大学生创业兴趣浓厚,对未来自主创业有着一定的热情。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全面推进,一个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加速崛起。广州、深圳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带来了巨大的新机遇。
   2.男生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女生。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1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生更愿意把创业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追求。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男性和女性逐渐强化并形成了适合自身特质的性别角色,相应承担起不同的社会责任。角色分工和社会认同,使得男性表现出的事业需求多强于女性,女性则倾向于选择稳定、轻松的工作,便于兼顾家庭。这些因素均有利于男生形成更积极的创业态度。
   3.具有亲友创业经历学生的创业意向显著高于无亲友创业经历学生。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成员或社交圈内人员的创业经历和态度可能通过影响个体对创业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其对待创业的态度。具有亲友创业经历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亲友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创业途径、创业过程、创业风险等有着一定的认知,这些有助于他们克服对创业失败的恐惧,激发创业意向。
   4.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究其缘由,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商业联系紧密,该类专业学生较容易接触到创业成功的先行者,在分享其宝贵经验和商业信息的同时,增加了自身参与创业实践的可能。此外,研究发现医学类专业学生创业意向最低,由于该类专业对口性较强,且就业去向多聚焦于医疗机构,所以该类专业学生创业意向较低也就不难理解。
   (二)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格特质、创业教育、社会政策、资源水平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后,人格特质、创业教育、社会政策和资源水平,均进入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回归方程,联合解释变异量达67.92%,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着显著的预测力。
   首先,大学生创业意向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较其它职业而言,创业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职业。[14]研究发现,那些对创业持积极态度的大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相信自己对命运的掌控和把握,他们期望通过创业来满足自己强烈的成就需要。这种积极的个性品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态度和创业行为。
   第二,大学阶段是人生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使其学会客观评估自己的创业条件以及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等,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素养。系统化、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不仅可以鼓励大学生利用自身的特长自主创业,而且有助于増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三,创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诸多实践表明,国家或地方政府在创业政策方面的积极扶持,能够帮助创业者有效克服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升创业成功率。[15][16]本次调查也发现,减免场地费用、创业基金项目、低息贷款、创业孵化基地等扶持政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创业意志。
   最后,创业资源的可获得性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来自亲朋好友或家庭的大力支持,有助于大学生快迅和便利的组建创业团队,甚至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在创业过程中,需要个体具有相关的管理技能、市场渠道和社会网络等方面的资源,大学生对这些资源的拥有状况会直接影响其创业意向。
   五、对策与建议
   (一)高校: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深化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启蒙教育、预科教育、专门教育、实践教育“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启蒙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基础等课程;预科教育,开设与创业相关的选修课程,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改造成项目化课程,培养学生基于创新的创业能力;专门教育,开设创业班,选拔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专门化的创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实践教育,为学生配备专门导师,指导其创办企业,“真刀真枪”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严格创业教育师资选拔,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一支有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适应和满足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需要。鼓励教师陪同学生一起利用专业实践平台进行创业,教师切身参与和体验创业,真正推动创业发展和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此外,引进外界微创企业的创业成功者担任客座嘉宾,定期传授创业心得体会,以榜样的力量感染触动学生。    3.完善创业实践基地。一是设立学生创意创业园,搭建企业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创意创业园等校内实践基地的孵化作用,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简化入驻手续,提供工商注册、贷款申请、企业培训等全过程服务,加强学生创业实践训练。二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创建微创业社会实践基地,拓宽学生参与微创业经营运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商业决策、运营管理等技能,积累创业经验。
   (二)政府:創新优化创业扶持政策
   1.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学生创业需要各级政府通力合作,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环境等多方面支持。例如,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全面系统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信息;在资金方面,财政部门应当关注在教育领域对大学生创业的投入产出比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各级政府在持续关注大学生创业并提供多方面支持的同时,也应随着地方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在政策上推陈出新。
   2.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保障体系。很多大学生谈到,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启动资金短缺,申请贷款程序繁琐。实践中,应进一步降低大学生创业贷款门槛,尽可能简化审批手续;建立创业风险基金,不断完善创业投融资体系,使大学生创业有资金保障。此外,建立或完善约束和监督政策执行主体的有效机制,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有效评估和监督公共政策的执行,确保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施和效果。
   3.加大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调查显示有51.32%的大学生,对政府出台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还不甚了解。这说明政府在宣传力度上还远远不够,有关创业政策的福利和获得支持的程序,尤其是优惠政策的基本内容、享受条件和申请办法等,应及时通过网络或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增强大学生对政府创业政策环境的认知水平。
   (三)学生:培养创业人格特质
   1.激发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选择学习目标,关注目标的发展动态,并积极主动朝着其所选目标努力奋斗。[17]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出,自我实现强调的首先是成就需求,而不是简单谈如何取得成就,成就是成就需求放射出来的副现象。高校创业教育应树立新的理念,突破“外铄”思维定式,关注创业主体本身,即以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为核心,致力于激发大学生的成就需要,让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行为真正实现“内生”。
   2.增强自我效能感。创业之路布满荆棘,需要大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是否具有完成某种特定工作能力的判断,它代表了创业者克服各种创业困难实现创业成功的坚定信念与态度。高自我效能感的创业者倾向于正面和积极地评估创业机会以及潜在收益。[18]大学生应主动进行个体间的交流,特别是向正在创业的个体学习,增加创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不断提高创业自我效能感,即使面临挑战,也要敢于尝试,秉持乐观态度积极捕捉创业机会。
   3.适度培养冒险精神。冒险倾向是指个体具有的冒险意识和冒险行为倾向,反映个体对目前风险的感知,它随着个体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而发生改变。创业时面临的风险因素是无法回避的,创业者需要更高的冒险倾向,以勇敢地面对创业过程中固有的风险。[19]创业类活动体验是创业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可以通过创业实例剖析、企业经营决策训练、管理沙盘模拟、项目路演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冒险倾向人格特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ielnik M M,Frese M,Kahara-Kawuki A,Katono I W,et al.Action and Action-regulation in Entrepreneurship:Evaluating a Student Training for Promoting Entrepreneurship[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2015,14(1):69-94.
   [2]王伯庆.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Ajzen I.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2):179-211.
   [4]Tsai K H,Chang H C,&Peng C Y.Refining the Linkage between Perceived Cap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Roles of Perceived Opportunity,Fear of Failure,and Gender[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16,12(4):1127-1145.
   [5]Farashah A D.The Effects of Demographic,Cognitive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Toward a Socio-cognitive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Caree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2015,13(4):452-476.
   [6]Rohit T.Does University Play Significant Role in Shap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 Cross-country Compara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16,23(3):790-811.    [7]赵清军,周毕芬,林建鸿.环境感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1):89-96.
   [8]Van Gelderen M,Brand M,Van Praag M,Bodewes W,Poutsma E,& Van Gils A.Explain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y Means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J].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2008,13(6),538-559.
   [9]ThompsonE R.Individu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Construct Clar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ly Reliable Metric[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33(4):669-694.
   [10]林剛,王成春.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9(9):112-117.
   [11]葛宝山,王侃.个人特质与个人网络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基于网店创业者调查[J].管理学报,2010,7(12):1819-1830.
   [12]SalatiMarcondes de Moraes GH,SadaoIizuka E,Pedro M.Effects of Entrepreneu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ersity Environment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J].Revista de AdministraContemporanea,2018,22(2):226-248.
   [13]李海垒,张文新,宫燕明.大学生的性别、性别角色与创业意向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9(4):64-69.
   [14]刘万利,胡培.创业风险对创业决策行为影响的研究——风险感知与风险倾向的媒介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9):163-167.
   [15]桑伟,林蔡智.改革开放40年来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演进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10):12-18,40.
   [16]曲婉,冯海红.创新创业政策对早期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10):12-21.
   [17]郑小方.创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6):70-76.
   [18]吴晓波,张超群,王莹.社会网络、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35(2):104-110.
   [19]陈从军,杨瑾,姚健,等.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76-181.
  (责任编辑 钟嘉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