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移动学习的C-PBL教学模式 在农林类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针对移动学习中C-PBL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C-PBL教学模式的特点,重点研究该种教学方法在高职农林类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以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移动学习;C-PBL教学模式;農林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2-0052-5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PBL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obile Learning in Agroforestry
  LIN Rongrong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226)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PBL teaching mode in mobile learning,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PBL teaching mode, it focuses 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method in higher vocational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ty,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mobile learning; C-PBL teaching mod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major
  C-PBL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教学领域中应用的新型教学方法,集问题设计与合作学习为一体,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关注C-PBL教学方式的应用优势,并根据目前农林类专业教学现状问题,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1  基于移动学习的C-PBL教学模式概述
  C-PBL教学模式具体指问题设置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基于该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教师可在教学环节设计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组织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合作与交流,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以往的农林类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应用不当,学生的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经常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合作交流意识。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教学中,应用C-PBL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C-PBL教学模式在目前的高职教学体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对C-PBL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
  基于移动学习的C-PBL教学模式是目前农林类专业应用的高效合理教学方式,对改善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农林类专业教师应分析该种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善于理应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C-PBL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升级,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为出发点,制定教学计划 ,进而保证C-PBL教学模式应用的合理性[1]。
  2  C-PBL教学模式在农林专业中的应用策略
  2.1  课前预习
  C-PBL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尤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预习,以期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实践教学中,具体步骤可参考如下:一,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做好分组工作,分组的目标是促使各组学习能力相当,并且互相取长补短,由此保证C-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学困生与优秀学生之间的有效搭配,注重形成相互之间的帮扶帮带机制,提升农林类专业学生的整体学科成绩。二,一合作为主要交流形式的C-PBL教学模式在应用中,也应对各组人数做出规定,原则上应保持每组成员在6个左右,并选择一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协调与配合工作,分组学习中,教师应重点监督组内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农林类专业知识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以此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保证教学计划落实。
  以农林类专业“种子培育”为例,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教学目标,对种子培育知识进行课前预习,在此过程中践行C-PBL教学模式,实现农林类学生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鉴于目前的教学现状,对农林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小组预习可发散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培养;种子培育过程与自然环境,例如,阳光、水和土壤条件有关,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可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由此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部分农林类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并且其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未能养成,而C-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对这部分学生具有明显的帮助意义,尤其是合作学习的部分,农林类基础知识良好的学生可帮助学困生,突破学习畏难心理,有利于提升农林类专业学生整体学习水平。
  2.2  课堂教学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较长,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使得课堂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在农林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相关知识缺乏探索热情,因此利用C-PBL教学模式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以问题导入和学生合作交流的形式,提升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合理的课堂导入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为主要原则,为农林类专业教学效果提升奠定基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应保证问题设置的层次感和针对性,注重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实现对农林类专业学习计划的贯彻落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农林类专业,果树栽培的教学实践中,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设计合理的教学导入问题,例如,“同学们,知道果树的栽培过程中,如何提高果树成活率,并有效治理病虫害吗?”问题的设计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并且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导入。农林类专业教学中,通过问题设计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C-PBL教学模式,对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教学内容的充分发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应用相关的教学模式,提升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形成高效合理的沟通协调机制,为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发展的机遇创造了便利条件,针对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学生而言,教学工作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提升对相关教学方法的关注力度。
  C-PBL教学模式是目前教学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善以往农林类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以此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贡献主要力量[2]。教学实践表明,C-PBL教学模式中问题导入教学方式可发散学生思维,小组合作学习可培养学生交流意识与协调能力,这些都构成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合理因素,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C-PBL教学模式应用方案与计划,以此提升农林类专业实际教学效果。
  2.3  课后评价
  C-PBL教学模式授课完成后,需要进行教学评价,对农林类专业教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并且注重引导学生对合作效果和教学问题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此更正和完善目前的教学方案与计划,促使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教学效率提升。具体教学评价中,应注重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的选择,以某校农林类专业的教学评价模式为例,为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实践教学中,教师开发并应用了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模式,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仅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有明确的认知,也形成了对农林类专业知识的针对性掌握。小组合作学习中,C-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与合作交流意识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应在教学模式下,利用小组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保证农林类专业实际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具有良好作用,针对C-PBL教学模式特点而言,教师应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善于利用教学评价改善目前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问题,为学生的发展贡献力量。实践评价中,应注重对C-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并对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实现教学模式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农林类专业的教学工作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教师应利用有效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促使农林类专业教学质量获得进步与提升[3]。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中,C-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选择科学合理的策略方法,促进C-PBL教学方式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评价中的实际应用,为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教学方法的进步贡献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岳 婧.高职农林类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         業与科技论坛,2016,15(15):187-188.
  [2] 何利芳.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07):144-146.
  [3] 柳 沙,彭鑫玉.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         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艺术教育,2016(02):174-175.
  (编辑:李晓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4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