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遗视域下的扬州漆艺传承人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夏梦洁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在市场化浪潮面前,传统工艺产业严重衰退。扬州漆艺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传承模式的“核心”主要在于传承人,要想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扬州漆艺的传承延续之路,就必须要全面地考察扬州漆艺传承人的生存、传承等基本现状,进而优化其传承人保护模式,构建一套完备、系统的传承机制,提高扬州漆艺的有效性传承。
  关键词:非遗 扬州漆艺 传承人 现状
  一、扬州漆艺传承人的现状分析
  1.传承人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于非遗传承人的定义还未达成共识,存在一定的争议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遗传承人定义为:在社区中为其认可、复制、传递、创造和形成某种文化的社区成员,而国内还未制定相关确切的法律规定。①“传承人”,从字面上来看,“传”即“传授”,“承”即“继承”,“传承人”即进行与非遗直接相关的传授和继承活动,使非遗得以长存的个人或群体。
  在非遗视域下,传承人对于延续非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遗传承人一般可分为两种:一般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人。②12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③显而易见,代表性传承人较一般性传承人而言,有着更重的义务和权利,以及更严苛的技术要求。同时,考虑到扬州漆艺传承千年,历史跨度较大,传承人群体相对比较复杂。如果将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于所有懂得扬州漆艺、在客观上起承前启后作用的自然人,难免有些宽泛,调研结果也缺乏针对性。因此,笔者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框定为国家级、江苏省级、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漆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扬州漆艺传承人的现状
  扬州漆艺历史悠久,可上溯至战国,发展到明清两代,其进入了鼎盛时期,出现了江千里、周翥、卢映之等漆艺名家,他们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大胆创新漆器工艺品种,对扬州漆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④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扬州漆器生产作坊相继歇业,经历了从兴盛到潦倒的过程。由于扬州漆艺基本产生并发展于生产生活之中,其创始人仍有待查证,也暂时难以形成完整的传承谱系。
  如今迈进新时代,扬州漆艺重回人们的视线,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新的传承人。截止到2018年,扬州分别拥有国家级、江苏省级、扬州市级扬州漆艺代表性传承人2名、4名、12名,共计18名。
  通过对这些代表性传承人的调查统计,可以明显看出男性占比72%,远高于女性。将扬州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划分为30-39、40-49、50-59、60-69、70-79和80以上几个区间,其中人数最多的是50-59年龄段,值得关注的是30-39年龄段仅有1人,年龄最大的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如柏,已至耋寿之年。从学历分布可看出,扬州漆艺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其中,高中、中专、中技学历占比最大,为44%,其次分别是大专22%、初中17%、小学及以下11%,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传承人严重缺失,仅占6%。
  二、扬州漆艺传承人面临的困境
  1.文化冲击强烈,缩减了发展空间。
  明清时,扬州就已成为全国的制漆中心,饮誉天下。扬州漆艺特有的魅力和独特的品格,也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和实际收益。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材料的衍生,一方面,扬州漆艺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人们对于其的需求点和关注点开始发生转移。另一方面,扬州漆艺向“精英化”发展,日趋适应并迎合上层消费群体的喜好,对于大眾来说犹如空中楼阁。在此过程中,群众、政府及传承人对扬州漆艺的价值和作用定位出现了导向偏差,在无形中弱化了其保护非遗的意识,限制了扬州漆艺传承人的发展空间。
  2.培养成本过高,诱发了人才断层。
  在市场经济下的“快时代”,扬州漆器这类“慢”手工艺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用料贵重、工序繁复,包含作胎、上漆、打磨等步骤,且大多要求纯手工制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之要想将设计能力与制作技艺融会贯通,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自身的刻苦钻研,更需要多年经验的累积,渐进习得。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如柏就曾说:“坐不住板凳的人,是做不成事情的。”⑥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愿意坐下来埋头学习这门“枯燥”的手艺。也正是这种种原因,加速了扬州漆艺的人才断层。
  3.传承形式单一,降低了传承效率。
  目前认定的国家级、江苏省级、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漆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相对较少,年老式微。这些老一辈传承人大多采取点对点的师徒传承模式,始终沿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封建习俗,更有甚者,在授业过程中还留有私心,想要以此保留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殊不知,倾囊相授方能教学相长,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今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这种狭隘的传承观念不仅缩小了传承人范围,降低了扬州漆艺有效性传承,更加阻碍了扬州漆艺的可持续蓬勃发展。
  三、扬州漆艺传承人的保护策略
  1.合理建设考核制度,提升文化自觉。
  要想对扬州漆艺传承人进行周到的保护,前提是厘清其权利和义务间的关系,进一步确立适合扬州漆艺的、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传承人考核细则,对促进扬州漆艺发展的传承人,作出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消极对待非遗传承,或丧失传承能力的传承人,取消其传承人称号。
  与此同时,成立“扬州漆艺文化遗产周”,期间免费开放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等,并建设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的体验中心,让大众得以切实感受漆艺之美。再者,引进“扬州漆艺暨传承人保护”大数据平台,实时收录相关图文、视频等信息,设置统一的传承人分类标准,搭建大数据共享和分析平台。以此桥接非遗与大众,避免扬州漆艺的边缘化。   建设扬州漆艺传承人考核制度,本质上是督促传承人履行义务,而建立大数据平台,是为了迎合现代人群的消费理念和习惯,可见即可得,实现用户和传承人间的连接,提升文化自觉性,培养当代人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两者内外施压,更高效地保证扬州漆艺的亘古流传。
  2.构建多方合作机制,缩减培养成本。
  培养传承人的首要任务是传达精神、传授技艺,同时也要考虑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以“学生、学校、企业”多方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协同合作来降低传承人培养成本,将利益产出最大化。
  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高校举荐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担任漆艺大师助理之职,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聘用合同,包含三点:一是实习期为一年及以上;二是企业需支付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三是每年企业须从中择优录用一到两名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收获知识,掌握技术,又得以缓解经济负担和就业压力。同时,新生代青年的创新思维可拓展企业新格局,为其内部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整体提升企业设计开发漆艺衍生产品的能力。
  “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合作的机制,通过共同利益的获得衔接人才培养,因人施教,贴近需求,大大降低了传承人培养成本,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局面。
  3.深化漆艺理论研究,打造培养特色。
  要想提高扬州漆艺的传承效率,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就必须拓宽传承思路,邀请扬州漆艺传承人走进去,鼓励学生走出来。
  “走进去”,即将“扬州漆艺”引入课堂。邀请传承人来校开展讲座,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同时,切实加强传承人的理论学习,组织高校教学专家与传承人进行交叉学科座谈会,共享业务知识经验,博采各家所长,进而提升传承人队伍的科研能力素养。“走出来”,即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在扬州漆器厂设置专门的学习实践点,供学生实操练习,漆器厂里的师傅们可随时进行技术指导,让学生们快速“入门”。使其在支持非遗传承的基础上,可以做到切身参与传承。
  通过运用学校与企业双方不同的教学特色和培养优势,弥补传承人的思维短板,拓宽学生的实操能力,开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教学,全面推进扬州漆艺新时代产学研用融合。
  结语
  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记忆载体,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的概念和范围做出了界定,并掀起了一股非遗保护的热潮。而保护非遗并不局限于静态固化的记录延续,更重视向前的发展,活态也正是其生命需要延续的状态,非遗传承人在此过程中就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⑦
  现如今,扬州漆艺囿于现代多元文化的激烈沖击及自身传承人培养成本高、周期长,传承模式单一、效率低下等因素,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或剔除“师徒传承”这一经典模式,而应该在其基础上,拓宽思路,另辟蹊径,给予一定启发式的反馈。首先,要建设传承人考核制度,细化相关奖惩条例。再次,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搭建“学生、学校、企业”间的合作机制,降低培养成本。同时,突破漆艺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定论,在其点对点的传统教育上贯穿“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的教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总结探索出一条系统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全新传承模式,让扬州漆艺传承人的生存、传承等现状得以改善,并且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扬州漆艺传承的队伍中,最终促使扬州漆艺高效、有序地健康发展。
  注释:
  ①周开军.关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体系的思考[M].华中师范大学,2012.
  ②张洋.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问题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
  ③夏晨晨.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状态及其传承成效研究[M].吉首大学,2018.
  ④李玫,徐邠,孙卫华.扬州现代漆艺发展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⑤赵月新.扬州漆艺大师赵如柏的从艺经历、创作理念及技艺传承[M].中国美术馆,2015.
  ⑥孙卫华.双绝赵如柏[J].中华手工,2011.
  ⑦杨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9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