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丁政平

  摘 要:目前,基础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与迫切的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属于基础教育方面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对此,教师可对中小学数学课堂上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要点进行探究,并详细阐述有效策略,强化创新思维锻炼、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创设科学的问题场景、规划开放性题目等。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5-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5.017
   长时间以来,在国内中小学数学课堂上,始终存在重视理论讲解,简单追求成绩,而忽略学生创新思维水平培养的情况,导致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缺少创造动力。为此,在中小学教学教育方面培育创新思維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一、创造融洽的教学气氛
   融洽的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属于培育中小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课堂是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创造合作、轻松、民主、融洽的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唯有如此,方可提高中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1]。比如,在讲解“梯形的面积求解公式”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推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计算公式,且在该过程融入转化思维,并引导学生依靠本身的知识迁移水平推出梯形面积公式。对于学生的良好表现,教师都要立即给予表扬与肯定,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自信。
   二、创建科学的问题情景
   创建科学的问题情景,有利于调动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中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采用措施创建科学的课堂情境。教师要借助活动、语言、环境、机器等,创建关于数学教学要点的情境,再依靠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内化教学知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教学学习热情[2]。一般采取的情境创设法包括提示矛盾,提疑生趣;营造悬念,调动兴趣;依旧引新,交流引趣;故事开头,引起兴趣。比如,在讲解“圆的面积”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营造问题场景。教师要先规划动画,且由此复习加深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推导方式——数方格法;三角形公式推导法——拼合法;平行四边形公式推导法——割补法。然后需要学生思考要采取何种方法计算圆的面积,如此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经过动手操作与动画演示,会逐步排除“割补法”与“数方格法”,最后确定唯有采取“切拼法”方可精准求出圆的面积[3]。从而对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现学习积极性。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在创建课堂情境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融洽、轻松的课堂气氛下,结合相关问题仔细探究,主动寻找处理问题的办法,结合问题情境亲自处理,运用本身的数学知识理论与发散思维水平做好学习任务。
   三、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
   (一)创造创新教学的心理场景
   1.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学中常常需要一点幽默,甚至一些游玩、嬉戏。很多教师都觉得在严肃的氛围下才会做好事情,形成优秀的构想,而将所有游玩、嬉戏均视为没有意义的活动[4]。但是他们不知道,幽默与嬉戏的心理现状通常是形成创新思维的立足点。
   2.应喜欢与欣赏充满创造能力的学生。这点看似科学,很好做到,但在具体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好。
   3.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记载,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以及发明家小时后就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4.消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情绪,给学生以“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
   5.鼓励独创与多元化。创造是指要出新东西,其是独创性和多样性的体现。不管在教学中或者在课外活动,均要培养学生独立自觉的能力,注重差异化的见解和观点,鼓励通过多种方法处理问题的学生。
   6.鼓励学生幻想。幻想属于创造活动的基础。列宁就非常认可“有益的幻想属于工作的驱动力[5]”。但是在鼓励学生积极新奇幻想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和现实认识相融合,还要求学生在理想、梦想以及幻想的前提下,付诸行动。既要让学生敢想,并且还要让学生敢干,否则便是空想。
   (二)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无怀疑便无批判,无批判便不会得到突破,无突破便无创新。古人曾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中国学生的批判意识与怀疑精神明显不足。比如,很早以前便有人通过欧洲的一个教育笑话“一个船上有75只羊,32只猪,问船长多少岁?”测试国内某学校学生时,仅有12%的学生说不能做,而有多达88%的学生均得到结论:43岁。课后学生被问道:“这种题可以做吗?学生们说:“教师出的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由此发现,学生的批判意识与怀疑精神明显不足。学生对教师及课本已迷信到丧失基础的理性思维状态了。
   (三)依靠数学美调动学生创造兴趣
   数学中包含大量的美学内容,主要涉及诸多严谨美、统一美、融洽美、对称美以及奇异美等。所以,数学美随处可见。其中,“发明便是选择。选择受到科学的美感把控。”而且,美的意识力越高,发现与辨别隐蔽融洽关系的直觉将越强。所以,数学属于一种审美学科,教师要通过熏陶与教育学生的数学美,引导学生从数学中找到美、鉴赏美、营造美,进而点燃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创新热情。但是,在采取数学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热情时,首先要留意数学美的各个层次,即美观、美好、美妙以及完美;其次深入开发一些从表面上看着不美,但却具备内部美的“内秀型”内容。
   四、教学课堂上组织发散思维锻炼    发散思维尽管并非人类思维的重要形式,但其是创新思维的最关键要素,所有创新思维均源自发散思维。因此,无发散思维便无创新思维。此外,所有培育创新思维的联系与教学均要重要包含发散思维的锻炼。所以,发散思维锻炼属于创新思维练习中最常用且最高效的方法。针对数学教学来说,锻炼发散思维时最常见、最高效的教学对策主要包含开放题的教育方法与“头脑风暴法”的授课方法等。
   (一)依靠数学开放题组织发散思维锻炼的教学对策
   数学开放题属于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上引起人类关注的一类新型题,目前已经变成全球数学教育方面关注的重大热点课题。开放题能够分成三类:条件不完善的题型;结论不明确的题型;条件与结论均要求主题在情境下自主设定和寻找的整体开放题。
   (二)依靠“头脑风暴法”组织发散思维鍛炼的教学对策
   “头脑风暴法”也被称为脑力激荡和智力激励法,其是由美国奥斯本教授提出的一类非常高效的创造方法。“头脑风暴法”属于一种出现智力刺激、内部互补、思维共振的可行性较强的方法。这是发散思维锻炼,尤其是数学开放题讲解中最常见、最高效且极易实行的办法。
   (三)发散思维锻炼的其他教学对策
   1.正中求反,提高思维逆向性。逆向观念属于发散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是从现有的习惯思维的反方向进行思考与研究问题,表现出逆用概念、定理、式子、法则,逆向推导,逆向验证,从反方向出现新的结果。
   2.同中求异,提高思维的特殊性。数学思维方面严谨的逻辑思维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关键的,但凡是通过严谨推理,就在很大限度上限制着学生的思维。在无法或是很难以常规方法处理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超越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积极发现新规律,采取新的、超常规办法处理难题。
   3.多方位辐射,培育思维的广泛性。多向思维属于发散思维的常见形式,其是从尽量多的方向分析同个问题,令思维不局限在某一模式或某个方面,进而获取大量解答与多种结论的思维模式。
   4.经过猜想练习,培育发散思维。猜想属于一种关键的创新思维工作,经过有意培养学生科学猜想水平的教学,能够提高其发散思维水平。
   5.经过联想锻炼,提高发散思维。联想即由一种思考主体联想至另一种思考主体,是经过形象的相互连接而提高对事物的了解。
   (四)规划开放性题目
   创新思维的提高还要基于习题训练来巩固与加强。因此,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工作结束后,规划开放性题目,不以单调的解题办法为主,引导中小学学生在解题时变形和拓展设问形式及问题条件,经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问等形式,培育中小学学生的创新思想。比如,在讲解“百分数的运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划开放性训练题:“文文全家准备在5.1黄金周到华山旅游。有两家旅行社可以挑选,一家旅行社提供的套餐是:两个人全票,其他成员能享受半价优惠[6];另一个旅行社提供的优惠套餐是:全部成员都采取8折优惠。到华山旅游的家庭套餐全价是800元,则请思考文文一家要选用哪个旅行社?”该种开放性练习题目,有利于培育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推演水平和信息分析水平。在处理这类题目时,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给学生营造有助于形成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其次,教师应有所作为,对其展开创新思想、创造欲望、创新精神以及创新人格的培育;最后,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属于绚烂的花朵,民主社会属于灿烂的阳光,公开的学校属于肥沃的土地,较好的教育属于充足的营养,良好的教师属于辛勤的员工。希望创新思维的花朵,在各个教师的精细耕耘、栽培、灌溉以及呵护下,结下较好的果实。
  参考文献:
  [1]白如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51
  [2]陈云峰.谈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10.
  [3]贾先飞.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主题单元的编排设计及教学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6.
  [4]陈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D].西南大学,2013.
  [5]孙延洲.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6]张胜利.数学概念的教科书呈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 胡雅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6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