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包惠娟
摘 要:目前国家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开展立德树人教育,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于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而思想政治课程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因此高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改革政治课程,转变过去将思想政治课程视作文化知识课程的传统认识,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不断发掘德育资源并使德育教育真正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课堂的德育教育出发,不断内化为学生优良的价值观,使高中政治课程真正利用思想铸魂育人。
关键词:高中政治;立德树人;实践;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0-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27
高中政治课程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部分政治教师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将教育教学目标偏向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專业知识掌握上,对德育教育的讲授流于表面,背离了思想政治课程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目前国家强调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提出了立德树人的理念,并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思政课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立德就是要通过积极正面的德育教育感化人,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感与价值观;树人则是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教育将学生塑造成为新时代有担当、敢拼搏、有作为的人。而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与立德树人的具体目标紧密联系,因此教育工作者势必要转变传统认识,将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作为根本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不断发掘德育教育资源,真正使德育教育落地生根。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素质
众多实践都需要依托理念的支持,因此在开展高中政治德育教育之前,必须使教师转变以往的传统观念,立足于政治课程教育的根本目标,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进学生课堂。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应当朝着要求的方向努力。教师必须拥有关注时代、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怀,不断拓展眼界与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创新思维方法,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学生教授政治课。教师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德育教育也应当从教师本身做起,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行动渗透立德树人思想,感化学生内心。
教师利用自身所拓展的眼界与知识,通过课上的讲授与课下的交流,为学生打开通往知识的大门,学生也会更有兴趣了解政治课程,并愿意关注时政,把握时代脉搏。同时在课堂中与课堂之外,教师也应当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起道德榜样。并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思考学生的所思所想,运用创新教学模式使德育教育形式更加鲜活。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紧追时代脉搏,更新传统教育理念,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并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二、深入挖掘教材德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经验
目前高中政治课程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德育教育流于表面化,没有做到落地生根。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以往教师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教育部分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在于教师没有深入分析教材,采取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德育教育如蜻蜓点水,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自然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烙印。
针对此问题,教师应当在重视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高中政治课的同时,也应当深入思考如何才能使立德树人思想真正实现落地。此前无法落地并感化学生的原因在于,学生普遍认为德育是一种看似很高大上的事物,并且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没有太大的联系,甚至认为德育教育是一种空洞的教育。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内涵并最终真正感化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的办法,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经验相结合,使学生逐渐了解德育的重要性。教师分析高中政治教材时应当发现,教材中有很多课程都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并且教师在每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与立德树人理念。
学生对德育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接受现状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使学生转变课本内容与个人生活过于遥远、德育教育是一种空洞的教育的观念,从而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地。而如何有效深入挖掘教材德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经验则成为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材的文本内容是有限的,但其内涵有可能是无限的。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教材文本编订的意图、教学新课标所指明的方向,进而思考教材编订的结构、内容、内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把握在课程内容的哪些方面有效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教师除了需要宏观把握教材编订的结构与内容,同时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丰富知识结构、拓展思维视野这一方面还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与灵活的教学技能。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结构能够帮助教师在深入挖掘教材德育资源的过程中做到推陈出新,并能够将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与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结合。为了真正保证教材发掘的有效性,教师在讲授一些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还应当结合与政治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使学生逐渐养成联系的思维方式,并帮助他们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文科学科知识体系。
在对教材进行深入发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为了能够紧贴学生的生活,教师需要留心观察并合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日常的生活状态。而如何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生活状态,教师除了要留心观察之外还应当不断学习,学习和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并针对学生的兴趣点不断挖掘积极的因素,尝试将此积极因素与德育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过程相结合。同时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也应当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感受当代学生的精神状态与思维方式,进而有的放矢地在教学与日常师生交往活动中加以正向引导,从一点一滴的行动和言语交谈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由此观之,有效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学习,在拓展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立德树人理念
目前阻碍高中政治教学高效开展的另一原因在于,教师在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時教学方法不够生动灵活。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德育教育能够真正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
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受到感化,教师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立德树人理念。为此教师可以开展班级探讨课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感受立德树人理念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为了使班级探讨课程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课前小任务,即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一个主题性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围绕此主题进行信息搜集整理,以做好课堂讨论活动课程的准备环节。在课堂上,学生就此主题性问题展开讨论,以这个主题性问题为基本点发散思维,以此发现和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此为契机向学生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希望学生如有余力进行深入思考。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实际上学生自主探究并得出答案的这一过程便在无形中渗透了立德树人理念,学生通过所见、所思、所感,意识到高中政治课程并不是一个个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和生硬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深入学生思维中,通过探讨、交流等教学形式在学生大脑中引起深刻的反应,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立德树人的理念。
教师不仅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同时也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内涵加以拓展,将课堂延伸至课外。教师在讲授完某一单元或某一课之后,针对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假期完成一个小任务,通过手中的手机、摄影机记录下自己观察的世界,可以采取摄影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录制小视频的方式。这些作品可以反映学生身边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件,也可以从批判的角度反映不文明现象。在假期结束后,由教师组织进行一次分享交流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针对自己作品所表达的内容畅所欲言,然后由学生自己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并且每位学生的作品都可以在班级文化墙上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国家发展与社会生活,并能够基于自身的思维做出价值判断,使立德树人理念更深入学生的内心。
由于课业压力较大,许多高中生没有时间通过媒体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世界局势,因此对教材中所提到的相关内容感到陌生,同时对世界变化发展缺少了解,这不利于学生构建全局观念,也难以加深高中政治课堂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程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了解时政热点,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之前,安排学生轮流为班级的所有同学播报最近几天的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新闻,也可以简短地就这些新闻谈谈自己的看法。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了国际局势与目前国内的发展状况,同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大局意识与全局观念,提升了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广度。
四、结语
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广大教师必须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了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有效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各项素质并时刻注重言传身教,同时需要深度发掘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立德树人思想,从而使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真正落地生根。
[1]单凤彩.高中政治教学“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
[2]时静.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包惠娟(1985.5— ),女,汉族,甘肃岷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