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麻栗坡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麻栗坡县位于文山州东南部,全县共有耕地及园地面积847109.7亩,粮食总产量10626万公斤;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达20.8亿元,农业产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我县作为农业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农业投入结构粗放,化肥及农药使用量依然偏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还有待于完善,资源化利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农膜回收制度不健全,回收率低。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种植业基本情况。全縣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82.94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茶叶、香蕉、甘蔗等。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甘蔗、咖啡、蔬菜等生产。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完成49.4万亩,完成粮食总产量10626万kg;完成经济作物及其他农作物面积50.8万亩。主要作物完成情况:稻谷完成66660亩,产量3021.5万kg;玉米完成207856亩,产量5563.4万kg;大豆完成57917亩,产量514.8万kg;洋芋完成14929亩,产量151.6万kg;小麦完成6054亩,产量57.3万公斤;油菜完成25089亩,产量138.2万kg。化肥施用主要品种有尿素、碳铵、硝酸铵钙、硝磷酸铵、钙镁磷肥、普通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等,化肥总施用量40330t,氮肥施用量6646.8t,磷肥施用量3244.0608t,钾肥施用量3673.403t,复合肥施用量306t,化肥强度212.92252kg/hm2。农药种类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施用量271t。
  2.畜牧业基本情况。畜牧业以猪、牛饲养为主。全县肥猪出栏20万头,肉牛出栏3.4万头,肉羊出栏1.8672万只,家禽出栏145.8万只。实现肉类总产量2.4万t;实现禽蛋产量975.1t。
  3.渔业基本情况。渔业以养殖草鱼、鲤鱼、鲢鱼等淡水鱼类为主。完成水产养殖面积13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6817t,其中:养殖产量6412 t,捕捞产量405t,池坝塘产量801t;水库养殖5477t(网箱 4707t);稻田养殖140t;实现渔业总产值10793.9 万元。
  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
  1.引导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广,完成技术推广40.3万亩,开展肥料肥效监测点建设12个(玉米6个,水稻6个);实施126亩水稻绿色高效高产示范样板1片;实施圆紫山药肥料试验1组,玉米肥料肥效试验2组,水稻肥料肥效试验2组。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土样采集60个,完成有机肥积制38.4万t。实施秸杆还田17.22万亩。
  2.抓好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减少农药污染。持续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大力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14.17万亩次(其中:绿色防控完成4.2万亩次);进行防虫网育育秧25亩,安置杀虫灯20盏,高空测报灯一座,新置太阳能频振式改波黑光灯40盏;性诱剂100套;新置黄蓝板6.5万片;“两迁”害虫综合治理15.8万亩次;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46.9万亩次;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142.13万亩次(其中草地贪夜蛾防治8.8万亩次)。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率达3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40%以上。通过采取各项工作措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抓好科学用膜与回收,减少农膜污染。我县主要覆膜作物为烟草、甘蔗、工业辣椒、薯类等作物,组织人员深入村寨开展科学用膜的技术指导与宣传,引导种植大户使用加厚农膜(厚度大于0.01mm)。推广露地种植,减少农膜使用量。要求各农膜使用大户集中收集废旧农膜后联系制造厂统一回收加工,县域内有一家废弃农膜回收加工企业,月回收加工(含香蕉套袋)3.3t,烟草公司在烤烟种植区域内,依托合作社开展烤烟废膜回收工作,发展烤烟1.22万亩,发放烟用地膜14t,回收17.6t。共回收废旧农膜57.9t,回收率37.8%。
  4.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加强对《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指导畜禽规模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科学引导做好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工作。做好农村户用沼气池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国债沼气项目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积极作用。先后组织人员对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设施建设情况进行核查。2019年全县畜禽养殖场粪污产生量为1060999.6t,其中:液体粪污量为632727.3t,固体粪污产生量为428272.3t。粪污利用量为886068t,综合利用率为83.51%,固体粪污利用方式基本为生产农家肥,液体粪污利用方式多为肥水利用、经化粪池沉淀排放等;全县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83.51%,其中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97.27%,规模以下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达83.33%。
  三、存在的问题
  1.农业经营主体仍以分散的农户为主,部分群众对农业环境保护认识不足,部分农业生产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追求农作物高产,随意加大化肥、农药、薄膜的使用量,没有认识到农业面源污染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影响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及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国家扶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及农业环境保护资金有限,群众投入粪污处理、废弃物回收、农作物秸秆等农村污染治理的设施较少,缺乏相关的扶持政策措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及农业环境保护推进难度大。
  3.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关的管理机制。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及农业部门内部多个职能单位的工作,由于各单位工作重点不同,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不能有效整合各单位资源。
  四、对策与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环境治理是高投入、公益性的工作,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决定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建议通过多渠道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到农业环境保护和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中,如政府贴息贷款、地方产业扶持资金、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等。逐步完善农业生产废弃物收储设施、农膜、秸秆收储加工体系建设等。
  2.加大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农村面源污染危害性的宣传。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大力宣传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环保意识,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增强农户农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调动农户参与开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及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农户形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