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问题一直是教师教育的重点问题。根据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从活动、体制、机制和观念四个范畴,从“应然-实然-应然”的逻辑进行分析。首先,从“互动式”双语培训活动、灵活对接的职后培养体制、因地制宜的评价机制和与时俱进的培养观念来构建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的标准;其次,找到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现实问题,主要有双语培训活动失衡、政策扶持与培训机构设置存在落差、评价机制与教育实际脱节和价值观偏差及传统观念制约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释义双语教师含义、系统建构双语培训模式、灵活推进政策实施、培训课程融合民族特色、评价标准体现地域特点、评价机构呈现地域优势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导向等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问题与对策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2.011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2—0047—05
  根据民族地区的地域特点,从活动、体制、机制和观念四个范畴,从“应然—实然—应然”的逻辑构建分析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的分析框架。首先,从“互动式”双语培训活动、灵活对接的职后培养体制、因地制宜的评价机制和与时俱进的培养观念来构建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的标准;其次,找到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的标准建构
  在标准构建的前提下,对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才能有据可依。因此,本研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以“应然—实然—应然”逻辑来建构教师职后培养的标准,从活动、体制、机制和观念四大范畴入手,阐释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模式的应然标准。其中,“互动式”双语培训活动是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核心,灵活对接的职后培养体制是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宗旨,因地制宜的评价机制是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保障,与时俱进的培养观念是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引领。四大范畴环环相扣,为分析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一)“互动式”双语培训活动
  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其多元的文化呈現出“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和多项并存”的形态。民族地区的各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相互接触、碰撞、借鉴、融合或在交往中认同、重构与分享,最终融会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共生的文化形态。在这样的文化形态中,教师必然要具有双语教学的能力以适应当地教育的特殊性,要处理好汉语语言知识、汉语水平考试(HSK)及培养汉语语言教学能力的关系。在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双语培训时,不仅要注重汉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课程语言的传授。正如M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在访谈中提到的:“语言和教学是两个概念,会说汉语的不一定都能教汉语班,不一定能跨学科教学。”(研究团队对我国民族地区部分县市进行了为期7天的访谈调研,本研究的访谈资料均来自于此次调研)在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教师进行培训时,要更侧重教学语言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才是有效果的。不能仅以汉语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少数民族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标准,要合理处理汉语语言知识、抓好汉语水平考试(HSK)及培养汉语语言教学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让汉语语言培训符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在对汉语教师的培训中,重点让汉语教师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习得少数民族文化。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对学生的内心情感、文化认知有更深刻的理解,形成更具有能动作用的主体间性互动。另一方面,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传授课程,可以将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当地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点,便于学生习得课本上的文化知识。
  (二)灵活对接的职后培养体制
  国家的政策支持对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在制度层面形成了对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坚实保障。相应的培训机构要在政策指导下,开展多元、专业、前沿的教师培训活动,并且要符合当地的教育实际,体现地域教育文化特点。政策与机构的“无缝衔接”,形成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教师职后培养体制。
  首先是各级各类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如《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又如《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培计划”,为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是专业、特色培训机构的设置。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在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机构设置上,要更加强调专业和特色。所谓专业,就是培训不流于形式,真正对教师的职业教育有所帮助,能切实解决教师在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所裨益。所谓特色,就是培训要符合民族地区教师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凸显地域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或“拿来主义”,要避免不符合少数民族教师职后培养的模式,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教师教育体系。
  (三)因地制宜的评价机制
  教师职后培养的评价机制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教师职后培养的总结性评价,又是教师未来职业规划的重要参考。有效的评价机制使教师职后培养活动更具系统性,而对教师的评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以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对于教师职后培养的评价机制也要与一般评价机制有所区别。正如受访者在访谈中提到:“双语教师评价界定概念不清,双语教师除要具备一般教师素质外还需具备特殊的素养,因此评价内容也应包含一般素养和特殊素养这两个维度,否则就与一般教师评价无异。”   首先,评价体系要完善。一是要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在对教师职后培训的评价中要包括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等多元维度的评价且评价指标要科学、具体,以便评价的实施。二是要有专业的评价机构,如2010 年成立的新疆双语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中心,借助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展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工作。
  其次,评价体系要体现特殊性。正如受访者在访谈中提到:“在评价内容方面,我们不仅要对教师的一般素养进行评价,还要对特殊素养进行评价。”这是由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在评价中要对呈现地域特点如爱国主义情怀等因素的指标要素尤为关注。在评价机构方面,要着重区域性评价。由于民族地区较东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宏观层面的评价可能导致评价结果有所偏颇,而本区域的评价机构能切实根据地域特点,评价结果会更有参考作用。
  (四)与时俱进的培养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前提,与时俱进的培养观念是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决定着教师教育体系建构的方向。与时俱进的培养观念应从教师主观意识和外部客观环境两个方面加以关注。也就是说,无论是教师本人的主观意识还是外部的客观环境,都要更新对教师职后培养的观念,达成社会各角度的共识。
  首先是教师主观意识的培养。民族地区教师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建立全新的职业认知,平衡好家庭角色和教师角色的关系,克服把对少数民族教师的培养简单看成是“走过场”的观念,而真正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服务。因此,教师本身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识。一是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由于民族地区的文化、宗教的交错和融合,教师在面对外界的观念影响时,要有清醒的价值观判断,这不仅对教师职后培养极为重要,也是民族地区教师树立科学价值观和民族认同感的正确导向。二是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尤其对于民族地区而言,传统的回归家庭的观念是教师职后培养的最大禁锢,教师应有更高的学习意识,打破以往传统的固步自封的壁垒。
  其次是外部环境的支持。不仅教师自身要有发展的意识和观念,相对自由的客观环境也是教师职后培养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在政策层面对教师职后培养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将教师职后培养作为教师必须履行的规约,实现对教师职后培训的坚实力量。这对许多渴望进行培训而又囿于各种客观因素无法实现有效培训的教师来说多有裨益。二是社会力量的支持。社会力量尤其是家庭成员的支持对民族地区的教师职后培养极为关键,它是教师得以摆脱传统束缚、无后顾之忧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
  二、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问题分析
  根据上述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养模式的标准分析,从实然的角度,找到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现实问题,主要有双语培训活动失衡、政策扶持与培训机构设置存在落差、评价机制与教育实际脱节和价值观偏差及传统观念制约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双语培训活动结构失衡
  目前民族地区教师双语培训活动主要侧重于对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汉语水平的提高与培训,缺少对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如双语教学方法、授课技能、双语课堂掌控能力等的培训。虽然有些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已经取得了HSK八级或MHK三级乙等的成绩,且民族双语教师汉语水平过级率较高,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双语教师不具备用普通话授课的能力,在双语课堂教学中的汉语表达不流畅、无法用流利的汉语讲解所教课程的内容。同时,已有的双语培训活动中,比较重视少数民族教师学习汉语,而忽略了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掌握,尤其是每年招收的支教教师尚没有完成系统的教学技能训练。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不熟悉和不了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样的难以胜任双语教学任务。
  (二)政策扶持与培训机构设置存在落差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教师接受培训的驱动力多是行政指令,缺乏激励机制,致使教师主动学习的驱动力不够。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88%的教师已经参加了各种级别的培训,他们的培训任务都是由学校安排的,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都是被动接受学习,培训效果不理想。由于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相应比较大,教师的重心主要放在完成教学任务上,加上缺乏激励机制,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其次,从培训机构设置来看,培训机构未能完全使国家政策“落地”,不能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活动。这些培训课程的规模较小,课程类型和内容不够全面,培训的课程主要是以双语培训为主,忽视了专业课程的发展需要,很多民族地区教师迫切希望增加数、理、美、音、体等培训课程。此外,培训教材还比较落后,如某些地区中培训引用的培训教材依然是上世纪90年代的教材,培训内容理论太多,实践太少,并不能真正吸引教师去参加培训。
  (三)评价机制没有充分结合教育实际
  首先,从评价内容上看,评价体系应该与培训活动相契合,并能真正體现评价的意义。现有评价标准没有体现对双语教师特殊素养的考量,存在套用一般教师评价内容的问题。对于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训的评价仍以普遍的教师评价标准作为指标,并未将少数民族教师的特殊素养纳入评价范围,如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宗教的正确认识等方面并没有在评价指标中有所体现。评价机制的特殊性仍有待改进。其次,评价机构缺乏地域性。当前评价仍主要以政府评价为主,缺少第三方评价。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评价机构的人员应该是既明确发达地区教育现状,又深入了解本地区地域特色的专业人员。从目前来看,评价机构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实际有所脱节,多从宏观监督角度出发,缺乏微观的专业指引。
  (四)传统观念制约教师培训
  首先,一部分教师对职后培训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受访者提到:“教师们愿意去本地或者离家近的地区培训,并且愿意进行短期的培训。如果是长时间长距离的话,大部分教师的培训意愿就很消极。”其次,从客观环境来看,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制约,少数民族教师职后培训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导致一些教师因无法走出家庭的羁绊而在培训的时间上无法得到保障。此外,一些教师的培训观念呈现滞后性。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对于相同的学习刺激,由于教师成长的经历、背景、工作环境以及知识储备的不同,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方式、观念、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相同的学习刺激,教师理解过程不同也会导致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同。教师要改变已形成的固有观念和摒弃旧习惯的时候,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改变并非易事。教师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应是一个逐步推进的渐进过程。”[4]   三、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民族地区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明确释义双语教师含义、系统建构双语培训模式、灵活推进政策实施、培训课程融合民族特色、评价标准体现地域特点、评价机构呈现地域优势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导向等建议。
  (一)双语培训活动双向互动、系统建构双语培训模式
  双语培训活动要双向互动、持续进行。如上所述,双语培训不仅仅要让少数民族教师学习汉语,也要强调汉语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开展双向互动的双语培训活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双语教育的质量,适应双语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双语教育的地域性,更能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了解,实现文化的交融与融合。此外,双语培训活动不应该是短期内的“速成班”,而要持续为教师创设语言环境,让教师培训的内容能有的放矢,以此循环激励教师不断学习。正如有的受访者所说:“教育教学的重点是双语培训,现在培训不涉及专业课,混合编班,纯粹就是学习语言,没有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内容的培训。”
  (二)灵活推进政策实施、培训课程融合民族特色
  首先,要在现有政策支持下逐步推进政策的实施。培训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职后培训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分级开展,以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政策的解读应该兼顾地域文化特色,使国家的政策支持能真正落地生根,这样才能和培训机构进行衔接,课程设置才能有着力点,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职后培养的进行。其次,在培训课程设置上,要着重融合民族特色,便于教师的学和今后的教。有受访者说:“比如开设的地毯课程,用地毯创作当作母体,逐步加入地毯设计的一些元素,美术类的学生专业基础和素养比不过内地,但是我们有特色,学生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这样就避免了由知识范围限制而导致的对教材的不理解,还能使地方特色与理论知识深入融合,使教师的培训和今后的教学更加丰富和生动。
  (三)评价标准体现地域特点、评价机构呈现地域优势
  首先,从评价内容上看,对教师的评价不仅应强调一般性的评价,还要侧重于对少数民族教师特殊素养的评价。由于地域的特殊性,许多教师身上体现出的优秀素养未能列入一般性的评价指标中,或者在指标中的权重较轻,但在民族地区,这些素养则显得难能可贵。如有的教师在访谈中提到:“我们的老师无论在教学还是培训中都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对学生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对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所以,评价标准应该体现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职业素养的特点,通过对教师的评价,辅之以奖励机制,以此强调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使评价不再成为教师的桎梏,而是教师不断前进的动力。其次,从评价机构来看,评价要体现地域文化特点。在“管办评分离”治理与评价机制的背景下,强调第三方评价,旨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这就要求评价机构的人员既要有深厚、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践经验,既能从理论上把握评价总体脉络,又能在评价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体现区域特色,进而对教师的职后培训和今后的职业生涯起到引领和奠基作用。
  (四)树立正确价值观导向、普及教师职后培训的意义
  教师自身方面:一是要培养教师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团结情怀,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今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也非常必要;二是要培养教师深刻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教师意识到“教师”不仅是个职业,而且肩负重要的“继往开来”的使命,让教师意识到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停滞不前,要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开拓新视野。
  客观环境方面:一是要严把教师“入口”和“出口”,教师队伍的流动要制度化和规约化,完善教师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避免教师负担过重而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职后培训;二是要做好区域内教师职后培训重要意义的普及活动,对于不理解教师职后培训的家庭成员或其他社会人士,要开展一定的宣传和讲解工作,形成支持和保障教师培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定华.“十三五”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与思考[J].教师发展研究,2017(01).
  [2]王海燕.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物教师职后“双语”培训的优秀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06).
  [3]方晓华.新疆双语教育评价问题探索[J].双语教育研究,2015(02).
  [4]张洁,陈丽.对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现状的若干思考[J].民族翻译,2011(01).
  [5]朱江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少数民族教师教育路径创新——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J].教师教育学报,2019(05).
  [6]董连春,郎甲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策略研究——以“三区三州”小学数学教研员与骨干教师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9(02).
  [7]任胜洪,吴卫,胡雪芳.改革开放40年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回顾及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18(06).
  [8]吴淑奕.探索民族地区精准化教师培训的新路——以北京市兴隆小学培训广西隆林县音乐教师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18(12).
  Abstract:The post-service train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eacher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area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logic of "ought to be - reality - ought to be" from the four categories of activities, systems, mechanisms and concepts. Firstly, the standards of teacher's post-service training mod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re constructed from "interactive" bilingual training activities, flexible docking post-service training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Secondly,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teacher's pos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re found, including imbalance of bilingual training activities, gap between policy support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Finally,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aspects: defining the meaning of bilingual teachers,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ing bilingual training mode, flexibly promot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tegrati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to training courses, reflect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evaluation criteria, showing regional advantages in evaluation institutions and establishing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Key words:teachers'post-service training; ethnic minority area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責任编辑:韩 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06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