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农村电商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打破了城乡的空间界限,为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换道超车”提供契机。农村电商带动了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民族地区农村电商物流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阐述民族地区农村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电商;电商物流;农村电商物流
随着电商、物流作为新兴产业在国内快速的崛起,并从城市逐渐向农村扩张,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口的就业、经济落后的问题,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但仍存在农村电商主体经营能力薄弱,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配送成本高、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而制约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背景
国办发〔2015〕7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七大举措:“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开拓创新;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增长迅速,农村网民数量增加明显,农村电商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显示2018年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亿,占整体网民的26.7%,同比增长6.2%;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
2019年国家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了以下几项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路长制’和示范县实施力度,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有条件的地区向自然村延伸,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产地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设施,鼓励企业在县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网点。”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向村镇设点,《2019中国快递末端服务创新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5.22%,末端网点覆盖32万组智能快件箱,实现快件箱递率11%,多种形式的快递末端投递站达到8.66万个。
二、民族地区农村电商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民族地区把县域电商发展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使农村电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电商又促进了仓储物流的发展。为实现脱贫致富,农村电商涌现出了“电商+贫困户”、“电商+基地+贫困户”、“电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极力打造“政府+企业+互联网”形式,搭建平台引导企业与贫困户合作,带动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民增收。为推动农产品的上行,以商贸物流、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第三方物流等物流企业作为农村电商物流主体,着力打造布局农村服务网点。但是民族地区农村物流仍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电商主体经营能力薄弱
为实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各地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电商的投入和支持,民族地区一些地方农村电商都是由政府来主导,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引进电商企业打通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引导电商企业与农村电商的经营主体即农户签订销售合同,而农村电商的经营主体只负责农特产品的产出,而农特产品仍以传统小农生产和手工作坊的分散式经营为主,生产的产品没有质量及卫生保证,一旦政府的主导作用达到极限,而农特产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薄弱,必然导致一些农特产品出现滞销。另外,一些农特产品的电商营运没有重视打造品牌力量,难以在经营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中站稳脚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电商的发展。
2.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电商物流的营运离不开互联网,目前有些地方的网络网速缓慢且不稳定,而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甚至还未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一些民族地区的运输条件、仓储条件等也仍需要完善,有一些民族地区实现了村村通路,但因道路维护不到位而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因地势原因还未实现公路硬化。有些地方还未建立物流园区,只有零散的小型配货站、个体运输户以及提供简单仓储租赁的企业等,冷藏技术也有待提升,需要完善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包括冷藏仓库、冷藏车等。例如在广西河池市,地势以山区为主,交通条件严重限制农产品从农村运送到城市。广西宾阳县虽然有多条铁路、公路交汇,但受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物流园区、专业市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高
在快递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的快递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一些贫困的民族地区人口分散密度低,配送路线长且配送量小,同时受交通条件限制,导致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高,如何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降本增效成为农村电商物流的一大难题。据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单件货物配送至农村的物流成本约为单件货物配送至县的2倍,在配送30公里范围内,货物在农村配送的物流成本是城市配送的3倍,而在配送范围为60公里时,农村配送的物流成本是城区配送的5倍,这比例在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更为明显。为降低配送成本,有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只配送到乡镇,村一级的配送难以实现。例如在贵州省印江县,属于山区腹地,一般快递只能到达乡镇,有许多村寨快递物流不能直达,导致物流从镇到村“进户难、成本高”,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网上购物体验,同时加长了农产品进城的运送时间。
4.农村电商物流专业人才稀缺
虽然各地政府部门组织了农村电商物流经营人开展电商培训,但农户对电商专业知识、电商技术未能有深入的了解,而且随着农村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专业人才需求的缺口越来越明显。另外,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作为热门专业在很多高校开设,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导致培养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專业人才难以满足当下社会的用工需求,而且一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方面的高技术人才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发展而不愿意到偏远的乡镇服务。例如广西省都安县的大多数电商物流从业人员并非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而是通过参加培训学习电子商务、物流相关的专业知识,近几年参加电商培训人数达到3000人次以上。 三、破解民族地区农村电商物流问题的对策
1.打造农村电商品牌建设产业链
民族地区的农特产品品类比较丰富,但以农户为主体的分散式生产经营模式为主,很难打造农特产品电商品牌。为提升民族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竞争力,应对农村电商资源进行整合,从分散的农特产品作坊式生产经营主体中选出优质产品及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培育优质农特产品品牌,打造行业主导型企业,形成建设农村电商优质品牌产业链,引领农村电商向前发展。
为打造农村电商品牌建设链,需加强优质农特产品生产农户与电商物流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实现农特产品的产业规模化,打造一条完整的现代化产业链。优质农户与加工企业合作,规范农特产品的生产流程,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建立公开透明的农特产品生产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程序,确保农特产品的安全卫生,提升产品的信赖度。优质农户与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做好农特产品的包装设计及网络宣传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不同于完全依托政府的主导作用,优质农户作为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参与到农特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多方合作为农村电商经营主体赋能,凸显其主体地位,提升电商运营能力,促进农村电商的稳定发展。
2.完善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条件是影响农村物流货物传递速度的重要因素。在“村村通”工程的推动下,很多乡村实现了公路硬化,但需要对道路基础进行定期维护,确保道路能够正常通行。而对于未实现通路的偏远地区,仍需要加大道路基础建设,确保电商物流顺利向乡村延伸。此外,现如今消费者对快递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高速铁路是实现货物快速传递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通公路的基础上向高速铁路方向完善交通运输条件,使高速铁路向地级市、县的延伸。同时,为确保农特产品的新鲜度,适当增加冷藏车的数量。
仓储条件是影响农村物流货物传递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民族地区的农产品无法实现从产地到消费地的冷链保鲜,使得农村生鲜电商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为完善农村物流仓储条件,依靠政府职能部门招商引资,鼓励社会金融力量投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储中心的建设,并以此借力发展冷链物流,增加物流园区、仓储中心等基础设施冷库建设的数量,确保生鲜农产品在储存、转运过程中的新鲜度。
3.加快农村物流技术提升,提高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效率
一些贫困的民族地区人口分散且密度低,配送路线长且配送量小,导致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很高。为解决这个问题,依托互联网推进农村物流技术的现代化进程,搭建物流网络配送平台,及时了解配送需求情况及从农村发往城市的货物量情况,整合资源建立乡镇物流配送中心,乡村货物的配送统一由该配送中心来完成,避免快递公司各自配送而出现的资源浪费,提高配送车辆的运载率。同时在配送回程中,该配送中心将从农村运往城市的农产品统一运送到乡镇或县城中转站,再由快递企业发往目的地,降低了配送返程的空载率。另外,有一些民族地区互联网络运行速度缓慢,甚至有的地方还未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因此,要推进农村现代化物流技术建设,仍需要完善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互联网的覆盖率及运行速度。
4.吸納和培养农村电商物流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促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智力因素,因此,要吸纳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农村电商物流服务。首先,各地政府制定专业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从高校毕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到农村电商物流岗位上工作,对到农村基层工作的电商物流人才给予补贴,引导专业人才为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贡献力量。其次,加强农村电商物流企业与各地职业学校的合作,在企业设置职业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定点定向培养电商物流人才,毕业的学生到农村电商物流相关岗位工作。最后,制定农村电商物流从业人员培养机制,对非电子商务、物流专业毕业的农村电商物流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邀请电商物流方面的专家来授课,通过培训使从业人员真正掌握电商物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农村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的工作胜任力。
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助推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帮助民族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为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电商物流的稳定发展,仍需继续为农村电商品牌企业赋能,完善农村电商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并鼓励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农村电商物流注入活力,打造健康发展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方垄,杨欣.民族地区农村电商扶贫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05):85-88.
[2]黄蔚,常荣荣,常瑞.广西农村电商与物流发展现状研究[J].经济论坛,2018(11):149-151.
[3]胡萤,秦成方,余敏秀.广西宾阳电商物流体系优化途径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9(01):34-37.
[4]宁荣辉.贵州省县域农村物流配送问题及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08):29-30.
作者简介:陆惠叶,女,广西河池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李春,女,广西河池人,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0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