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二震 杨继军 倪海清
新冠肺炎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后,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各种入境管理措施,如加强技术检疫手段,强化对入境人员的问询,进行隔离观察等,以防控疫情蔓延。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也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行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大局。作为开放大省,江苏在我国对外贸易以及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江苏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外资外贸企业正在复工复产。但是疫情已经在世界不少国家暴发,“外防输入”形势严峻。疫情对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已形成阶段性影响,前一阶段停工停产、物流不畅等问题,造成企业的资金链紧张,生产周期延长,经营成本上升,使得国际贸易合同无法正常履约,外资企业生产无法恢复正常运转,对稳外贸、稳外资形成严峻挑战,也会影响外资企业对江苏营商环境的信心,削弱江苏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针对自然人流动的限制,也使得国际旅游以及国际运输等服务贸易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当务之急是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措施“稳外资、稳外贸、留住供应链”,以保障江苏开放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疫情对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影响
生产供应链受阻,出口周期延长。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大量企业延期复工,原定的春节后生产计划无法按期完成。由于江苏的加工制造业发达,中小企业较为活跃,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复工,但是部分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或中间投入无法满足供应的现象仍然存在。企业间的生产关联出现间断,致使生产受阻。疫情对制造业中手机、汽车、电子等行业影响较大,并进一步扩散至全球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疫情的蔓延,各地实施交通管制,物流运输周期加长,不确定性成本增加,生产原材料无法按时到位,整个生产供应链受到影响,企业不得不调整生产,产品出口周期延长。
外贸下行压力加大,多因素制约出口。首先,企业出口成本增加。江苏是加工贸易大省,主要以机械运输设备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代工企业,停工期间,工人工资仍需支付,劳动力成本增加。另外,疫情的暴发导致多国航班取消,进出口舱位紧缺,国际运输费用涨价,国际订单的运输成本相应上升。有些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程序增加,海关放行减缓,准点率降低,外贸订单的交货时间无法确定,交货成本增加。其次,外贸订单面临被取消的风险。疫情导致企业生产滞后,无法按时履行合同完成交货,使得原有外贸订单和意向订单面临被取消的风险,国外客户可能转而在海外其他国家找寻替代工厂,加大江苏外贸下行压力。最后,国际业务拓展难度增加。因疫情带来的担忧,加上地缘政治等因素,相关国家已采取减少或者关闭航空、港口、边境的措施,且限制中国人员出入境。江苏省原组织企业参加的部分境外会展也因有关国家的政策限制而无法参加,省内企业国外市场开拓难度增加,部分意向订单难以进一步落实,影响企业效益。
外资企业营收下降,损失明显。2020年2月10日前,江苏全省大多数外资企业处于停工状态,营业额直线下降,经营成本增加。目前,在各方努力下,全省大多数外资企业已经复工复产。但是由于疫情影响,供应链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生产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恢复,经营成本增加的同时企业还面临着延期交货的违约成本。如果持续下去,也可能导致外资撤离,甚至引起江苏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改变。此外,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会引发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影响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从而影响新增外资。
二、“稳外资、稳外贸、留住供应链”政策建议
总体看来,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将对江苏开放型经济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但由于其是外生性的一次性冲击,不会影响江苏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历史经验表明,疫情具有“自限性”特征,不会对开放型经济造成长期影响。因此,江苏应该更多地利用产业体系门类齐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强劲的优势,将政策的着力点置放在应对短期经济的冲击,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外贸企业帮扶机制,确保短期内外资外贸不发生大范围、大幅度下行,稳定供应链,增强外资对江苏的信心。
大幅度减轻内外资企业税费负担,缓解成本压力。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外向型企业,可申请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尤其是处于全球供应链关键或重要环节的外资外贸企业、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申请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缓缴期间不收滞纳金。缓缴期满后,企业足额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对世界卫生组织PHEIC认定期内江苏省企业自费投保的短期货物贸易险或出口前附加险,按实缴保费给予不超过30%的补助。对因物流运输等原因导致不能及时疏运的,在港口原有免费堆存期基础上,适当延长免费堆存期。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气、用水等,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疫情结束后三个月内,由企业补缴缓缴的各项费用。
加大对内外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尽力提供融资便利。加大企业信贷供给。对受疫情影响遇到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不得随意抽贷、断贷、压贷;对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相关信贷政策和服务方式,通过完善转贷安排、降低贷款利率、实施信贷重组等多种方式予以支持。对外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与江苏省内各市分支机构加大服务对接力度,全力满足疫情防控融资需求,支持政策性银行与江苏省各市辖区内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政策性信贷资金转贷款业务,利率均低于同期贷款市场报价水平。
多方努力,推进贸易便利化,畅通经济循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定国际市场份额。要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合规的外贸政策工具,扩大出口信贷投放,适度放宽承保和理赔条件。及时为企业出具不可抗力证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促会)江苏省分会及时为企业出具相关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帮助企业应对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未来企业对出具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的需求将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贸促会江苏省分会应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认证策略,在为申请企业提供网上不见面办理、证明邮寄等基础上,提供更多便利措施,尽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疫情防控物资的放行,各地海关开辟快速通关专门窗口和物流监管“绿色通道”,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汇总申报、担保放行等多种模式快速通关,实行7×24小时预约加班制度,特殊情况下可先登记放行、再补办相关手续,保障物资通关“零延时”。要简化通关手续,降低港口、检验检疫等环节收费,推出更多外汇便利化业务。
强化对重点外向型企业的扶持,留住供应链关键环节。将企业分类,确保供应链位置重要的企业优先复工。根据外资企业在供应链体系中的位置,将其划分为一、二、三不同紧迫等级,统筹推进重点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系统解决原材料供应、上下游协作、物流畅通等问题。鼓励企业省内口岸通关,减少企业跨省清关运输。加速生产运转必需的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口的放行。对经济贡献度高的企业优先保障复工,对核心管理人员、一线熟练操作工人优先保障复工,对在手订单足、防控措施实的单位优先保障复工。加强国内各区域间的协作,推进产业链全链条恢复正常生产,留住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对省内重点的外资外贸企业,协助其解决资金、设备及原辅材料采购、运输等困难,帮助相关有生产资质审批需求的企业进入审批绿色通道,对有效提升产能的技改项目,给予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外资企业,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免征增值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以留住产业链关键环節。江苏是利用外资大省,要千方百计促增量、稳存量,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扩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推动外贸新业态,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省内各地积极创新发展各类贸易业态,推动苏州、南京、无锡等地用好综合试验区政策加快发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务,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建设海外仓,发展通关、物流供应链及金融创新等服务,推动传统内贸专业化市场转型升级,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数字贸易。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易”,但服务业行业可以开发出“大数据寻人”“线上就诊”等相关服务来与客户进行接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线下需求转移到线上,激发了大量创新业态,促进生产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张二震系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江苏经济国际化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杨继军系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教授;倪海清系江苏省商务厅综合处处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1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