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两业”融合促高质量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金刚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是工业化后期的一般规律,也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以大企业、骨干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制造的服务化和服务的制造化等路径,延伸和提升价值链,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过程。江苏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江苏迈向制造强省、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必要路径,对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江苏“两业”融合发展现状
  产业基础较好。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占全省制造业比重从2012年的38.7%增长至2018年的45%,已形成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高端纺织、集成电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物联网、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软件、新能源、海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与先进制造业联系紧密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快速,占比超过51%,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技术含量高、业态领域新的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已培育形成56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以及66家省级生产性服務业领军企业。从投入产出系数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逐步增强,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较大,“两业”之间正呈现出协同互动的良好格局。
  发展环境较优。江苏“两业”深度融合工作从2012年开始起步,省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实施方案》《江苏省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工作意见》《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案》《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若干推动“两业”融合的扶持性和指导性政策文件。其中2015年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的《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工作意见》,共确定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等六大重点发展领域,建立省级服务型制造重点项目库,对重点项目实施资金扶持,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培育企业的评选认定活动,到2018年底,已分三批评选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39家、示范培育企业82家。
  融合态势较强。目前江苏已形成国家级、省级以及地市级示范企业(项目、平台)系列,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融合型企业,先后两批共十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苏州入选全国六个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之一,全省累计建设省级示范智能车间728家。据《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8)》数据显示,江苏“两化融合”指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为58.8,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山东省和上海市。“两业融合”是新时期“两化融合”的新方向。“传统制造+服务投入+服务产品”的“两业融合”成效初显,双良集团的节能综合解决方案、徐工集团的“徐工工业云”服务平台、南京我乐家居的“互联网+”定制化家居设计制造集成平台、远景能源(江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苏州富强科技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江苏亨通光电的全价值链服务等“两业”融合模式,对全省其他企业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二、江苏“两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两业”融合的能力还较弱。无论是产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江苏“两业”深度融合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大多数制造企业主要承接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业务和提供零部件供应,处于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加工制造环节,没有终端产品,缺乏研发设计、品牌管理、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能力,既无法引入高端服务要素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也没有向服务环节延伸的动力。同时江苏生产性服务企业在规模和层级上同样还存在“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能力不够,难以有效地向制造业输送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融合发展要素,对“两业”深度融合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足。
  “两业”融合系统性推进不够。由于“两业”融合涉及制造和服务两大领域,目前国家产业和行业管理体系对两者的区分严格,从中央到地方,推进“两业”深度融合的政策部门既有业务交叉,也有职能空白。虽然江苏有关部门从不同领域出台了相关推进政策与措施,但总体缺乏运行和协调的顶层设计和衔接机制,对“两业”融合的协同性谋划和前瞻性规划不足,更是缺乏从制度协同、营商环境优化、融合业态创新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政策布局。
  “两业”融合要素支撑乏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目前是以各自独立的产业园区形态存在,但“两业”融合后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既受限于制造业载体的政策框架,也不完全适用于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体系,需要在土地、人才、税收等方面更为灵活的承接载体,但全省范围内还缺乏能够支撑“两业”深度融合的试点载体。全社会范围内,围绕“两业”融合的高端要素支撑缺乏,既缺乏针对“两业”融合的金融创新和供给,也没有汇集“两业”融合部分领域的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同时在促进“两业”融合的过程中“产学研”的特色优势还没有显现。
  三、江苏推进“两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推进“两业”融合是建设制造强省的关键之举。目前江苏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调整期,制造业正向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新型制造方向升级。在此过程中,单纯依赖制造业本身的创新能力难以完成,必须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科技与信息服务业为支撑,通过“两业”深度融合,将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嵌入制造过程中,加大交互式服务投入,推动制造型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效化、高端化和服务化,从而为江苏迈向“制造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两业”融合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现实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生产组织方式,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链上下游、新旧业态之间,甚至于企业内部都表现出更大程度的融合和协同,由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对江苏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因此推进“两业”深度融合,有利于江苏前瞻性布局产业“风口”,对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推进“两业”融合是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现代产业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产业之间具有相当的协同性。虽然江苏已构建符合发展规律、体现自身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但却面临“有高原无高峰”、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受制于他人的困境,产业之间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缺乏融合与互动。因此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智力服务要素赋能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动力,实现对核心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牌等要素的掌控,从而推动江苏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两业”融合是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基础和前提。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重塑江苏制造业价值链、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江苏服务业创造新的增长动力,延伸现有的服务内涵和外延,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因此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对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四、国内外“两业”融合的经验借鉴
  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正由单一生产型逐步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而作为制造业流程服务外包发展起来的生产性服务业,则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即便是服务业主导下的产业结构转型,也大多表现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共融、协同发展。国外发达经济体及国内一些省份在“两业”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制造服务业。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就大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价值链延伸。近年来,更是大力推动制造业重振,出台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打造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先后部署创新制造、创新服务、创新运营模式等工作计划,对制造业服務化发展给予引导和资金支持,进一步体现服务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制造业发展方向。
  加快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型制造模式推广。为在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先进制造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移动O2O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提升工业设备、生产过程、产品和用户数据的感知、传输、交互和智能分析的能力,为制造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动态控制与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加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标准和规范建设。发达国家一般不通过经济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产业发展,而是加强对标准和规范建设来支持和引导制造服务化发展。如美国建立了营运模式共创与知识交流的平台,用以向企业推广制造业服务化运作模式。日本政府构建了多种与企业相关的认证体系,通过组建行业协会来加强和完善制造服务业市场的管理。
  开展“两业”融合的试点示范和载体建设。广东省围绕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目标,重点推进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和“广东服务”转型。浙江省率先组织开展了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试点,通过试点产业集群、试点企业来示范引领全省“两业”融合发展。上海通过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增强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能力。目前上海已形成40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五、推进江苏“两业”深度融合的总体思路
  立足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优势,聚焦“两业”融合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以制造业强省建设为目标,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大企业、龙头骨干企业、智能工厂为重要依托,以“两业”深度融合示范园区、示范企业为抓手,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建成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延伸产业链,加快从单一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转型。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家居服装等领域,开拓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融资租赁、系统集成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等服务。一是个性化定制。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器等先进信息技术,采用柔性生产方式,由被动接受产品转变为主动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托企业全产业链管理能力,提供从需求、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用处置的全生命周期中的过程管理。三是融资租赁。依托企业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联合金融服务机构,共同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四是系统集成。基于对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的理解,加强技术渗透,提供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系统集成服务,以实现目标整体性能最优。五是整体解决方案。除了提供主体设备,深化业务关联,提供设备的维修、检修、改造,并提供专业化远程设备状态管理服务,对生产系统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状态管理。六是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鼓励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运用系统集成能力,提供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的系统解决方案,一体化的产品设计、方案咨询、系统设计、成套安装、运行维护等成套服务,促进企业由产品提供商向总集成总承包服务商转变,由工程承包向标准技术输出、信息系统集成、交钥匙工程等方向发展。   大力推进服务业制造化。以促进“两业”深度融合为导向,充分发挥江苏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优势,围绕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需求,着力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大数据服务等嵌入制造业、推进转型升级提升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一是工业软件。突破产品设计仿真、制造执行、车间设备控制、供应链管理以及智能服务等高端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供应链管理软件(SC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等业务管理软件,嵌入式数据库系统与实时数据智能处理系统、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理服务平台等数据管理软件,推进工业软件产业化发展。二是工业互联网。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分类施策、同步推进,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体系,推动企业级平台在满足自身应用需求的同时向本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开放、实用的基础性应用服务,聚集一批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链共同参与、上下游互联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大数据服务。鼓励企业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应用,建设远程监控中心、远程诊断中心、数据服务平台和设备跟踪系统,进行在线数据采集、运行分析、故障诊断、系统维护和设备升级等服务,提升产品运行质量,拓展企业产品价值空间。四是工业设计。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机构,鼓励竞争性领域优势企业主辅分离内部设计服务机构形成第三方设计企业,面向制造业开展专业化、高端化服务。加快培育第三方设计企业,引进国内外顶级工业设计公司等在江苏设立工业设计分支机构,大力培育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第三方专业设计企业。五是供应链管理。适应现代产业柔性、智能、精细发展要求,提高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精益化、一体化水平,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供应链设计、咨询管理能力的专业物流企业,重点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建设与制造业配套衔接的公共仓库等仓储配送设施,强化供应链不同节点上的供应商、分销商及最终用户的管理、协同,提升产业支撑水平。
  合理布局空间载体。基于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基础,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市场需求导向和集中特色优势,在沿沪宁线、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重点形成特色各异、相得益彰的“两业”融合的“四沿”空间布局。一是推进沿沪宁线融合带。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布局为契机,加快集聚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研发设计、品牌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大数据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務等面向制造业服务化的新兴服务业,在电子信息、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推进“两业”融合,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的“两业”融合基地。二是推进沿江地区融合带。在船舶海工、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领域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汽车等特色产业领域,开展“两业”融合示范试点,增强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三是推进沿海地区融合带。以重要临港产业集中区为载体,以大型仓储和港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重点,围绕新能源、生命健康、海工装备等优势制造领域,有序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四是推进沿东陇海线融合带。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交汇点作用,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能源供应等领域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等,推动徐州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形成区域性“两业”深度融合高地。
  六、推进江苏“两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试点先行。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开展“两业”融合试点,加快培育“两业”融合载体和示范企业。一是创建“两业”深度融合示范园区(特色基地)。依托现有制造业强镇、开发区(园)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培育认定一批省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示范区(特色基地)。引导开发区(园)向“服务+制造”综合园区转型升级,促进企业互联网化服务、双创孵化、公共技术平台、创业投资等新型生产性服务机构集聚发展,搭建“两业”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或者大数据、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成果转化融资租赁等行业内公共服务平台,努力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相互协同、配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产业价值链竞争力,构建园区接递有序的产业生态,形成“制造+服务”的产业链条。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依托创新技术、创新业态,由服务向制造环节延伸,推进服务产品化、标准化,不断提升服务型制造水平。二是实施“两业”深度融合“百企”示范工程。以装备制造、家电、家具、服装、电子信息等适宜推进“两业”深度融合的行业为重点,培育形成100个省级“两业”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引导制造企业依托核心先进制造业务,进一步涉足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精准化营销、增值化服务,通过投资、并购、合作等形式进行多方面、多部门资源整合和业务融合,逐步实现从生产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企业的战略转型。扶持优势制造企业转型成为智能化改造方案提供商,为行业内中小微企业智能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引导大型制造商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转向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品牌运作的服务企业。三是推进“两业”融合的品牌和标准示范。实施“两业融合”品牌发展计划,鼓励制造业集群、专业化制造和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创立集制造与服务一体化的品牌。在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融资租赁服务、系统集成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供应链管理以及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大数据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等“两业”融合重点领域,开展服务能力评估、服务质量评价等相关标准试点、示范和推广,建立标准化服务行为规范和工作指引,完善标准化“两业”融合服务市场。
  科学谋划。搞好规划,整体推进,加快“两业”融合进程。一是编制《江苏省“两业”深度融合“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系统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二是出台《推动江苏省“两业”深度融合三年行动计划》,以促进“两业”深度融合为主题,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中心,以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为主攻方向,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统筹推进与分业施策、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两业”深度融合的目标、方向,分解落实重点任务,确保取得实效。   创新驱动。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加强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是优化融合创新生态体系。促进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创新要素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流动与转换,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互促共进,大力發展创新联盟、技术中介等新型创新组织,强化创新型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企业间紧密互动联合,推动形成企业主导、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的创新体系,激发“两业”融合中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二是搭建融合创新载体。搭建优化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大型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创新团队来江苏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基于全省科技创新资源,凝聚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各方力量,改革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格局。依托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搭建国际性、区域性、行业性的开放、协同、共建共享的创新平台,以及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依托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整合优势科研、设计和教育等资源,建立“研究—设计—开发”一体化的制造业发展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立集市场开发、用户研究、服务设计、技术研究和加工制造等多维一体的动态产业链。三是推进成果转化。依托全省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完善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体系和协同机制,积极开展企业技术难题导向、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专利技术转让、校(院、所)企战略合作等服务,化解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过程中融合动力不足、融合能力缺乏的问题。提高科技成果孵化器等平台载体建设水平,健全激励机制,加快创新创业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
  优化环境。积极营造适合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推进“两业”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从行业市场准入、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权益保障等方面,做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政策的一致性。如放宽制造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务及涉足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准入门槛,消除不必要的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减少结构性政策,建立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二是消除“两业”深度融合政策壁垒。支持制造企业在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新业务、新业态,实行五年过渡期内保持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不变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积极盘活闲置的工业厂房、企业库房和物流设施等资源,并对办公用房、水电、网络等费用给予补助,为制造业与服务融合发展的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效便捷的专业服务。消除服务业和制造业在税收、金融、科技、要素价格等方面的政策差异,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强化“两业”深度融合的要素支撑。围绕“两业”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安排“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资金,用于制造业企业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精准化营销、增值化服务等制造服务化业态给予补助奖励;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服务产品化以及向制造环节延伸等领域的补助奖励;用于支持“两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两业”深度融合金融专项基金,支持企业“两业”融合项目,开展债券发行、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进培育复合型人才,制定更具全球视野、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两业”深度融合高层次人才行动方案,招引与培育服务型中高端人才,特别是引导高校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设置交叉复合专业,培养一大批既懂生产制造又懂商务知识,既精通制造技术又熟悉服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开发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多层工业厂房、综合研发用房等,供企业进行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生产、研发、设计、经营多功能复合利用。出台“两业”融合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对制造企业、软件企业等联合开发软件和信息技术及推广应用的给予奖励、补贴。
  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协调推进“两业”融合发展各项工作。一是加强“两业”融合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江苏省服务业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全省“两业”深度融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出台政策措施,推进跨部门协调。赋予江苏省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两业”深度融合管理职能,负责制订行动计划、落实政策措施等,有序推进全省“两业”深度融合工作。二是加强“两业”深度融合评价考核工作。研究制定边界清晰、逻辑严谨、指标明确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科学评估企业、园区及各地市(县)“两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为目标考核、任务分解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完善产业分类和统计方法。基于当前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正在不断形成,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智能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等蓬勃发展的现实,服从客观性、科学性、数据可得性的原则,对现行的三次产业分类和统计方法进行改革,以增强统计方法的科学性、指导性。
  (作者系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高 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1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