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中学生体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力

  摘要:近年来,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倍受社会关注与重视,它直接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针对初中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学生在体质健康上存在一些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建议。把创新教育理念应用在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还可有效激发中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态度和兴趣,让学生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爱上体育项目,培养学生主动体育锻炼的习惯;能更好的培养中学生的体育素质及精神,从而提升中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现状;对策;研究
  一、中学生体质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
  了解初中学生体质现状,分析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原因,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与措施,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
  (二)调查对象
  抽取300名初中学生作为样本实施调查,其中男女生比例为1:1,一二三年级学生各100名。
  (三)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法,主要了解学生体质现状,如: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时间、方式、内容等客观内容。问卷调查所涉及的问题主要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主要有问卷设计、选取样本、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形成报告等阶段。
  2.逻辑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研究前后课堂教学情况,分析其问题的本质,研究如何对教学进行改革,才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3.教学实践相结合。分析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根据问题制定教学计划,提出个人观点。
  二、产生中学生体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习惯
  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多数的家庭对子女的呵护过于溺爱,形成了懒惰的习惯,从小缺乏体育锻炼。
  (二)认识意识不够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毕竟跟主课不同,对于体育健康意识不强;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不够,体育课上的积极性也不高,一味的为了上课而上课,失去了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再者是体育课程的设计比较乏味,没有真正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体育教育不感兴趣。
  (三)课业压力过大
  多数家长对学生望子成龙心切,导致学生课后课业不断加劇,有些课业甚至是家长给留的,再者便是兴趣班的课程的增加,导致学生课业量加剧,没有心情和兴趣考虑自身健康和体育锻炼问题。
  (四)体育课程很乏味
  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到体育健康上,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积极热忱地投入其中。
  三、提升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
  现今,部分学生及家长未深刻的意识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身体健康上,甚至会认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或提升体育技能是玩物丧志、不爱学习的表现,所以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上的匮乏。因此,学校可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帮助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重视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程。
  (二)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资源
  学校可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器械设施等,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及课程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加强对体育师资的培养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树立大体育观,学生体质健康不仅仅是体育老师的职责,鼓励全校教师都参与到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行列中,为学生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智力保障。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来实现创新教育理念的融入应用。首先,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或者相关教学辅助设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以此为基础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其次是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合作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观念,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开展趣味体育活动
  加强学校多元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其活动方式应以创新的形式进行开展。在选取项目时,应采取特色型较强的活动进行,不仅可以加强体育兴趣爱好,还能加强学生体质健康。
  综上所述,要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学校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还是应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教育教学中,只有提高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懂得体育精神,明白健康的身体对于今后的学业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通过创新的游戏方式带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才能在教育的课程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于素梅.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从强化体育课谈起[J].体育学刊,2014(2).
  [2]于素梅.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调查——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德育,2014(9).
  [3]党林秀.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3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