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清香木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清香木是一种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病虫害少、抗空气污染力强的优良造林树种和城市绿化树种,在药用方面也有较高的价值。基于此,结合昆明市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总结归纳了林场清香木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
  关键词 清香木;育苗;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5.028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别名细叶楷木、清香树、紫柚木、昆明乌木,为漆树科黄连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高2~8 m,阳性树种,喜光,喜温暖气候,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能在石灰岩裸露的石缝中生长,病虫害少,具有抗空气污染力强的特点。在云南,该树种从南亚热带至温带均有分布,生长于海拔900~2 700 m山坡、峡谷的疏林、灌丛中,在海拔
  1 000~2 400 m的山地较普遍。苗木种子易采集,病虫害较少,培育技术成熟,苗期管理及造林技术简单易行,是昆明市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清香木在云南省昆明市大部分縣区均有分布,富民县、宜良县等地有500年以上古树,阳宗海风景区、宜良县、石林县等地有古树群分。2018年,昆明市林业局为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适地适树工作,加强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丰富昆明市荒山造林树种多样性,提升造林质量,组织开展了造林绿化树种的调研推荐工作,最终确定了45种树种作为昆明造林绿化推荐树种,其中清香木以其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抗性强、病虫害少、根系发达、穿透力强、能在石灰岩裸露的石缝中生长等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成为昆明地区造林绿化的重点推荐树种之一,是石灰岩、岩裸地、困难地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在云南省滇中地区荒山造林、城市绿化中应用广泛,苗木需求量也逐年增大。基于此,现将清香木在云南省的播种育苗及造林技术概述如下。
  1 苗木培育
  1.1 苗圃地概况
  苗圃地建设位于昆明市西山林场马街林区苹果园,海拔2 150~2 220 m,土壤为红壤,属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1 ℃,年平均降雨量800~1 200 mm,全年旱季、雨季分明。该区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与三家村水库相邻,面向昆明主城,林区防火通道与宝花路相连,距离西山区春雨路5 km路程,交通便利。
  1.2 种子采集与贮藏
  清香木种子成熟期为7—8月,一般在此期间选择成年健壮母树采种,当果实由红色变为紫褐色时种子成熟,及时采种。将采回的果实堆沤,捣烂果皮,放入水中淘洗,脱粒除去杂质后阴干。清香木种子不耐贮藏,应随采随播。种子要求千粒质量在31 g左右,每千克有种子3.2万粒左右,发芽率60%以上。
  1.3 种子处理
  清香木种子播种前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1~2 h,取出后用清水清洗,然后放入40 ℃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 h,待种子吸胀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1.4 播种
  一般在秋季播种,育苗方式有两种,即苗床育苗和营养袋育苗。1)采用高床育苗,每平方米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成800倍液均匀喷洒土壤后条播,一般每667 m2用种量6 kg,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上面覆盖松针或稻草保湿;当苗高3~5 cm时,将苗床上的苗木移入营养袋内继续培育。2)直接将处理过的种子点播在营养袋内育苗,营养袋规格13 cm×15 cm,每袋点播种子3~5粒,上面覆盖松针或稻草保湿,并加盖遮阳网遮阳防日灼。
  1.5 苗期管理
  播种后适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苗木出土后揭去松针、稻草;幼苗长至3~5 cm时去除病弱苗,拔除杂草,结合除草对苗木进行追肥,一般每平方米撒施10~20 g的尿素或复合肥。出圃前30天开始炼苗,控制水肥,增加光照,早晚揭开遮阳网,15 d后全部揭去,根据需要选择1~2年苗龄苗木出圃造林。
  1.6 大苗培育
  昆明地区近年来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对造林苗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年生苗木已不能满足当前造林需要,应选用更为健壮的苗木。可培育根系发达、木质化程度高、抗性强的二年生苗木,冬季移植,浇足定根水,搭设遮阳网,15~20 d后拆除,适时浇水保湿、除草、追肥。造林前30天炼苗可出圃造林。
  2 造林技术
  2.1 林地清理
  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营造林,云南省昆明市林场当前的造林地主要为石灰岩、岩裸地、困难林地,植被恢复困难。因此,在林地清理时应尽量保留原生植被,对植苗点1 m2范围内的杂草进行清理,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1]。
  2.2 整地
  整地时间在造林前30天进行,以穴状整地为主,陡坡地采用鱼鳞坑方式按“品”字形整地,塘穴规格按50 cm×50 cm×40 cm或40 cm×40 cm×30 cm,或根据立地条件宜深则深,宜浅则浅。混交树种不同,采用造林密度不同,清香木与乔木树种混交,株行距按2.0 m×1.5 m,即造林密度为3 333株/hm?;与灌木混交,株行距按1.5 m×1.5 m,即造林密度为4 444株/hm?。
  2.3 混交模式
  根据造林地的气候、土壤、立地条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配置不同的树种,形成不同的混交模式。清香木可与云南松、旱冬瓜、川滇桤木、云南樟、滇青冈、藏柏等乔木树种营造乔灌混交林,或与车桑子、苦刺等灌木树种营造灌木混交林。
  2.4 造林时间
  根据昆明地区冬春季干旱少雨,春季旱期较长的气候特点,造林季节选择以雨季造林为主,时间为6—7月,在雨季来临雨水下透后及时造林。植苗时撕去容器袋,注意不要弄散袋土,扶正苗木并用脚将土踩实,再覆盖上一层松土。
  2.5 抚育管理
  三分造、七分管,加强抚育管理是保证造林成效的关键。造林完成后实施封山育林,严禁开荒、割草、放牧等,严防森林火灾。对新造林地连续抚育3年,有条件的地方可每年抚育2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8—9月。抚育时除草、松土、施肥同时进行,施肥时沿幼树周围挖10 cm左右的环状沟,坡地沿坡上缘开沟,将肥料均匀施在沟内。追肥以速效复合肥和缓释肥混合施用,每株施100~200 g,施肥后盖一层土。
  3 结语
  清香木枝叶繁茂秀丽,树型美观,可塑性强,可作行道树、风景树、盆景、荒山造林树种,同时也是困难地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2]。在困难地开展植被恢复,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配置清香木,严把苗木质量关,不断总结提升造林技术,加强新造林地后续抚育管理,是攻克困难地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马骏,宋升治,于国栋.昆明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
  [2] 陈强.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及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20-01-12
  作者简介:李菊彩(1979—),女,云南嵩明人,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培育。
  ※为通信作者,E-mail: 1131352127@qq.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88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