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质扩容”思路下黑龙江省家政服务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家政服务是指将部分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市场化,属于民生范畴。近年来,黑龙江省家政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在家政行业提质扩容背景下,还存在供需矛盾突出、专业化程度较低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提质扩容为核心,持续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市场環境上下功夫,推进家政服务行业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朝阳产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困难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5-0019-02
  家政服务业作为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在促转型、育动能、稳增长方面蕴藏着巨大能量,在促就业、助脱贫、保民生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事关千家万户民生福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政服务业,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令2012年第11号)、《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发改社会〔2017〕1293号)、《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国办发〔2019〕30号)等制度文件,从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到消费者权益保障,从降低企业成本到加强行业监管,从增加服务供给到促进可持续发展,强化宏观政策引领,突出微观治理效能,不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促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7万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约3800万人,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2%。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9.69万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8.5%左右。近年来,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居民消费能力增强,特别是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居家养老、烹饪保洁、育婴育幼等多样化的家政服务需求呈刚性增长,家政服务业获得长足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在保障民生、促进就业、扩大内需、精准扶贫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全省家政服务业还存在企业“小、散、弱”,行业发展不规范,消费者满意度不高等一些突出问题,因此,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家政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规模化不断扩大
  服务机构发展迅速,业务量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发展速度递增。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大中小型家庭服务公司9600余家,每年营业收入8.5亿多元,利润1.7亿多元。吸纳就业成效明显,家庭服务从业人员18万余人。全省共有“龙妹家政”企业90家,基本稳定从业的家政服务员6.6万人,成为全省服务行业的重要力量。
  (二)精细化日益突出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家政服务需求,家政服务项目已经由传统的保洁、搬家、烹饪等简单的项目拓展为育婴师、家教、管家等技能型、专家型项目,形成居家养老、家庭理财、宠物服务等20多个门类、200多个项目,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如保洁服务可细分为擦玻璃、清洗烟机、保养地板等多个专业,服务时间可分为全天、半天和钟点工等。
  (三)职业化逐渐显现
  家政培训力度持续加大,家政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加强,大力实施“家政培训提升行动”等培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省家政企业举办培训班近4万期、培训家政服务员70多万人次,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持证率50%以上,基本每个县区都有可持证上岗的家政服务员。报达家政下属报达培训学校开办家政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家政服务员1.5万余名。
  (四)规范化持续改进
  建立省级家庭服务业信用管理平台,推动建立行业信用管理体系。推进家政服务员持证上门服务,推行家政服务员“一人一码一张卡”,实现服务人员信息可追溯、服务可评价。截至目前,商务部家政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审核通过238家家政企业、15000多名家政服务员。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初步建立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人社厅等省际联席机制,联合开展家政服务领域信用建设专项行动,规范家政企业经营行为。
  (五)标准化不断提升
  加强涵盖质量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围绕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等方面制定了《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规范》《育婴服务培训规范》等16项地方标准,龙妹家政、报达家政等知名企业制定500多项企业标准,初步形成家政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二、家政服务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家政企业“小、散、弱”仍存在
  全省家政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家政服务企业普遍规模不大,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全省总量的70%左右,占比较大。我省正式登记的家政服务企业大致分为群团组织自办合办模式、挂靠实力企业的公司模式、社区家政模式和民营、个体家政服务公司模式,在地域分布上呈现省会多、市(地)少,中心城区多、偏远县城少的不平衡特点,家政服务覆盖面不够广。
  (二)家政服务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家庭服务需求日益增加,需求形式趋于多样化,全省有40%的家庭对家庭服务有需求。因家政行业的社会地位、职业化程度以及工资待遇水平等因素影响,家政服务员队伍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中,除了工资相对较高的月嫂队伍比较稳定,家政从业队伍整体流动性大,而且面临后继乏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优秀家政服务员“一员难求”成为各地普遍现象。
  (三)家政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家庭服务信用平台功能需要进一步开发,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诚信档案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接商务部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家政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缓慢,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家政行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四)家政行业标准化、规范化、职业化建设任重道远
  从家政行业发展现状看,几乎所有家政企业在现实经营中都采用中介制,企业员工制规模化程度低。人力资源成本高、家政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参保困难等因素导致员工制家政服务模式难推行。家政服务市场缺乏服务规范和监督体系,无证经营、违规操作、短期行为现象普遍。家政服务员主要来源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流动性大,缺乏专业性培训、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三、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试点员工制家政服务
  学习先行开展员工制家政企业试点省市工作经验,加大优惠扶持力度,利用国家鼓励采取税费减免、失业保险返还、培训费减免等“六个支持”政策发展员工制企业契机,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措施,择优认定一批不同工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家政服务企业作为员工制家政服务试点单位,开展员工制家政服务试点工作。
  (二)规范家政从业人员职业培训
  加大家政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力度,选定部分高职院校作为定点培训机构,鼓励家政企业开展自主培训,形成家政从业人员培训立体格局。建立健全家政培训制度,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考核鉴定、统一证书”的要求,开展家政服务员岗前培训、在职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开展以赛代训、以评促训等活动,通过家政技能竞赛、五一劳动奖章等评选表彰,激励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爱岗敬业、创先争优。
  (三)健全家政服务信用体系
  加强省级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开通综合实力评价、行业监测管理、纠纷调解服务等功能,逐步形成全省家政服务业大数据信息集成共享,实现政府管理部门、家政企业、家政服务员、消费者共同在线,做到可调取、可追溯、可查询。探索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第三方评价等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家政主体失信行为披露和曝光,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四)推进家政行业标准化、规范化
  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家政服务部门规章、业务标准,解决执行落地难问题。推动家政服务企业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开展家政服务质量第三方认证,建立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提升家政多样化服务水平。建立由发改、商务部门牵头的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省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目标考核,健全协调机制。
  (五)推动“互联网+家政”发展模式
  支持引导传统家政服务向互联网转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不断深化家政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规范020平台商业模式,通过技术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務内容,实现保洁、养老、育婴等家政服务信息化。
  (六)支持家政行业协会建设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鼓励行业协会按照章程制定相应质量规范和服务标准。组织家政行业协会开展家政企业品牌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家政行业协会建立工会组织,维护家政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苏海南.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趋势展望[J].小康,2020(2).
  [2]魏霞.家政服务的困境与破局思考[J].小康,2020(2).
  [3]梁勤,郑振华.浅析北京市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现状[J].人力资源开发,2020(3).
  [4]许婕,于海洋.齐齐哈尔龙妹家政:探索员工制的管理模式[J].家庭服务,2019(9).
  [5]陈伟.关于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四川劳动保障,2019(12).
  [6]何瑒.哈尔滨报达家政:开启标准化的春天家庭服务[J].2016(4).
  [责任编辑:潘洪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19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