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质疑”之花在学生心中盛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巴尔克说:“首先怀疑,然后探求,最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学会怀疑,学会思考,否则,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质疑后再进行学习,再思考,不然就会迷失学习方向。但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及社会的导向致使目前的中职学校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善思考,缺乏质疑意识,不会问,不敢问,不爱问,不想问。 针对以上现状,如何在每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产生怀疑意识,进而萌发探求的兴趣,最后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呢?
  【关键词】质疑;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引导;释疑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045-01
  【本文著录格式】陈晓迪.让“质疑”之花在学生心中盛开[J].课外语文,2020,19(13):45,4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知道,学生知识的获得是以疑问为前提的,心中有疑问,脚下才有行动,才有探索的需求,才能有获得新知的可能。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如何设疑提问才能训练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而不会把思考变成学生精神上的负担,流于形式,成为简单的问答游戏,这是当今社会给每个语文老师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
  如何让学生抬起头,跟着老师的思路动脑思考呢?
  一、多鼓励,树榜样,倡质疑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质疑的能力也就较弱,再加上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总是差强人意。鉴于这种情况,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善于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无所顾忌地发问,无论对错、恰当与否,对他们能质疑、敢提问的行为应该给予表扬肯定,并把经常大胆发问的学生树立为榜样。只有破除了他们怕质疑、怕师生嘲笑的胆怯、畏难心理,一步步引导、鼓励,才会把以前的“哑巴”(一言不发)听课变成师生多元互动课,才能养成学生会思考、善质疑的良好听课习惯。
  二、教方法,巧引导,学质疑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会思考、会质疑的方法至关重要。有的学生虽然能根据预习新课的要求尝试着提问题,但问的是些隔靴搔痒、不着边际、缺乏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何规避学生提这样的问题而又不影响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组织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和从自己的切身需求出发,来讨论哪些质疑有价值,哪些质疑没有意义,才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在教学《汉堡港的变奏》时,我由课题入手,设计了这样一个引语:“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呢?”话音未落,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提出问题了:课文为什么用“汉堡港的变奏”为题?“变奏”作为一个音乐名词用在课题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和作用呢?汉堡港为何变奏?如何变奏?变奏后如何?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读了全文后,很快厘清了汉堡港变奏的始末。一篇课文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了,课虽终,意犹存,趣无尽。原来,引导学生用质疑的方法抓住课题,就是抓住了文章的眼睛,抓住了思维的入口。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我先让学生朗诵全诗,在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全诗。提问:若用一个字来概括《登高》的感情基调,该如何概括?学生经过质疑、讨论确定用“悲”。因为抓住诗句中的“悲”字,学生从诗句中体会出杜甫不仅在悲自然之秋,也在悲人生之秋、国家之秋。可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就是抓住了诗句的灵魂。
  有的课文还可以抓关键句子或重点段落来质疑。如莫泊桑的《项链》中有一句哲理性的句子:“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对于此句的质疑,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刨根问底,引出性格决定了主人公的命运。再如学习房龙的《宽容》序言这一课,学完后,学生结合社会上流行的碰瓷现象来质疑,谈受到的启发:宽容要有底线,善良要掌握分寸,要带点锋芒,还要量力而行。
  的确,只要老师教会学生方法,巧妙引导,学生深受启发,才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思考的积极性,就会增强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多手段,多方法,学释疑
  (一)细研读,深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中职学生比较急躁,读课文缺乏耐心,提的问题浅显幼稚、文不对题。如何引导呢?我在教学曹禺的话剧《雷雨》一课时,好多学生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一片深情,部分学生还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周朴园多次打听侍萍的下落,一直保留着旧雨衣、旧衬衣、喜欢的家具、关窗习惯、记住侍萍的生日等,说明他是爱侍萍的。的确,如果不仔细阅读课文,似乎学生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我让学生再读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再相认的对话,学生认真读完后,终于有了新的质疑。学生甲:相认后应该很高兴呀!为何声色俱厉地责问?学生乙:为什么周朴园给鲁侍萍开出支票,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大海呢?周朴园这样做到底害怕什么?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继续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读出语气,从对话中体会情感,领悟人物的思想,体会周朴园的情感变化,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豁然开朗,问题得到最终解决。
  (二)同类比,求释疑
  鲁迅的作品學生在初中学得较多,不是散文就是小说,对于杂文没有接触过。所以在授课前,我找了一下类似材料,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借鉴相类似的阅读材料了解时代背景,感受一下杂文的风格及语言特色。在学生学习《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就不会单纯地认为鲁迅是一个文学愤青,课文内容在相互印证、补充中求得全面的释疑,避免对于有些问题孤立、片面地理解。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两篇文章时,我引导学生先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入手,研读课文,再把握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最后在环境描写中掌握人物形象、深究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这样的引导,学生很快掌握了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并在今后赏析小说时推广运用。
  (三)善回顾,常反三
  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学文章作品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可循,如果引导学生善于回顾,常常举一反三,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好的。如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文章,我让学生先回忆以前学过的《项链》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它出人意料的结局,学生很快想到文章中有“伏笔”和“留白”,有出乎意料的结局。受到这样的启示,学生在学《最后的常春藤叶》这课时,很快抓住了文章的结构特点,寻到了不同作品可以用相同的学习方法。
  (四)查资料,求释疑
  大多数语文课文,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合理利用,规定内容,让学生上网查资料,解开疑团。如教学《科学是美丽的》这一课,我先让学生上网查威廉斯的科学诗,初步体会出科学不是冷冰冰的,是有热情和爱的。那么科学真是美丽的吗?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再次上网查找时发现“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在阿波罗号传回的照片中竟然是个大麻脸,哪有什么美丽的传说: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似乎说明了科学不是美丽的?那么人体的曲线美、“分形”图案、电子云等图片又如何解释?继续查阅相关资料,对比后发现:原来,科学真是美丽的,而且美不胜收!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让心中的疑团释然。
  “质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质疑”之花在学生心中盛开是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力武器。因此,老师可在课堂上用“质疑”的手段,求“思考”的成果,培养学生敢思、敢说、敢做,主动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柯钧.人生哲理枕边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3]赵建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0).
  作者简介:陈晓迪,女,1974年生,甘肃庄浪,本科,中专讲师,研究方向为中专语文教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3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