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创新之花在美术课堂绽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偶华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目标体系中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本质内容。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应该在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有明显的变革,本文从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提出利用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指出教师应该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有创新性的突破。
  关键词:美术课堂;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被视为课堂教学的一项至为重要的任务,它进一步促进了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美术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古今中外的美术品类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每一幅作品里都凝聚着画家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含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创造成份。因此教师应该极力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热情的最佳教学情境,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应特别向学生强调创新是美术作品的灵魂所在,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如一地贯穿到底,以油画作品为例,罗中立的《父亲》就很有代表性,分小组讨论让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的艺术形式,能从分析形象入手,感受作品的形式美感。教师总结时再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意义和内涵,重点说明《父亲》是1980年创作的作品,当时正是十年动乱结束不久,国家处在经济刚刚起步,百废待兴的时期。经历过十年动乱和插队生活的画家罗中立,正是出于对农民的深刻了解和同情。当时的罗中立一反传统只有表现伟人才用巨大的画幅的习惯,用巨幅头像热情地歌颂了农民。罗中立这种改革精神就是创新,也是欣赏者所需领悟的思想内蕴,这就是对美术作品表现内容的创新。此外,还有另外一种创新的途径是对美术作品表现形式的创新,寻找能表现作品内容的艺术手段,如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欣赏这幅作品時,为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利于展开联想,发现问题,教学中,我改变“就画论画”的一般方法,启发学生运用比较学的方法对作品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鼓励质疑,分析作品的独特性,找出作品与众不同的创新点。我要求学生对这幅作品的分析除了要与同是抽象绘画的作品做纵向比较,从中发现这幅作品有哪些新的突破以外,还要求与传统西方油画作横向比较,寻找此幅作品创新的借鉴依照,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正如一位学生这样说:“这幅作品在处理上采用黑白的处理方式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带有探索性的创新,由此可见,学生的一见解正是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之后得出的结果。
  另一位同学则对画面的构图提出自己的理解:“这幅作品画面上许多物象虽然被支解得有些散乱,但反复在画面上观察一段时间后,却觉得场面内容极为丰富,充满了画家对德国法西斯罪恶的控诉。”为了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如何从不合常理的“意料之外”达到人们能接受的“合乎情理”之中。换句话说,就是从战争带来的毁灭性这一角度去理解画面的支离破碎。接下去我围绕《格尔尼卡》的创新作如下分析:作者在创作这幅巨作时,在艺术形式的处理上追求形体的内在结构美,感官上、视觉上的快适不是主要的,而是偏重于理性上的满足。作者支解和打破物体视觉的完整性,凭借其独创的个性化形式语言来表现被德国纳粹空袭后的格尔尼卡城。那些看似不合常规的处理方式,原来却是画家经过深思熟虑后大胆创新的结果。努力挖掘作品的创新性并注重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持续发展。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设计课教学中诱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进行积极思考和联想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观,创设体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如在《校园的春天——吉祥物设计》一课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以审美为前提,通过作品分析,然后确定一个主题,再选定一个合适的原型:动物或某样东西;其次是根据原型进行大胆的拟人化夸张、概括、变形;还有就是让学生进行色彩的设计,要求学生着色时要有鲜明的对比、还要亮丽、边缘要整齐、要具有视觉的冲击力,由于这种设计能重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我特别强调学生要结合课本内容,并参考中国或是外国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体育运动会、节日、纪念活动等些课外资料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料,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联想、构思设计。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纷纷展开联想,以自己的审美取向努力地寻找符合形式美的规律,争取设计出活泼可爱又与众不同的新颖别致的吉祥物。从收回的课堂作业上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性化的艺术创新,其艺术潜能也都不同程度上得以发挥,主动探索自身的主人翁意识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 走进新课程,实施因材施艺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课改的主要内容。
  在制作教学中,加强眼、脑、手三者互相协调的综合训练,因材施艺,在充分利废物创新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选择的材料都是廉价或随手可得的废弃物,能在简陋的条件下制作,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也有更太的空间和弹性,特别适合条件较差的乡村中学顺利开展制作课教学。这些材料每样都有它独特的优点,具有不可替代性,更有利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巧妙地结合材料的独特美感,制作出较有创意的作业。
  以《小摆设龙的设计与制作》一课为例,该课结合废弃物的利用,采用了生活中常用的纸杯,以降低难度,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条件参与制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动手创作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鼓励创新,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制作方法当成参考,多想出新的点子。随后我出示了利用废弃的土豆片筒、矿泉水瓶等材料制作成的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们能从中产生些联想以促进创新想法的产生。紧接着我问学生:这样的创造困难吗?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大困难。”那么利废创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每一小组讨论后都有不同的说法,师生总结是用眼观察,动脑想象,动手创造是创新的基本要素。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纷纷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有的用易拉罐、胶卷盒、挂历图纸、矿泉水瓶;有的用黄瓜、茄子、萝卜;还有的采用蛋壳、高粱秆、金属片等多种材料制作设计。学生自己动手,经过分组协同合作创作出千姿百态、各种造型的龙的形象,构思新颖,耐人寻味。利用废弃物品资源,开发美术“设计·应用”型环保资源课程。
  课例:美术资源课程——设计应用课《闽南风情点灯红—花灯的设计与制作》
  《点灯红》一课是我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又一次尝试,普普通通的废弃材料,通过变个角度,變个方向,再加以巧妙设计,学生们就可以变成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像模像样的精美花灯。通过实践,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我想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对教材作创新的处理,结合乡土资源,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实现教与学、课堂与生活的互动融合。
   四、 注重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教学情境
  虽然每个学生的艺术天份不一样,但其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与巨大的潜在可能性,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教育关怀。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情感特征,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呈现在教师面前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潜在的最佳发展水平,因而也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教学情境。然而最养分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为学生能力的培育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如何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资源,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学生,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求全体学生达到统一水平,而是更加关注每位学生的制作过程、情感体验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在教学方法上利用挂图、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艺术品可以诱发学生的情结,进而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欲望。
  课堂上重视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布置的课堂作业也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来完成,这样做能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美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一种融洽而实效的评价环境,通过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因素,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当积极探索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把美术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真正地在美术课堂中得到乐趣的同时得到美术相关的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亲近我们的大美术。
  参考文献:
  [1]成和群.评价学中的理论分析[EB/OL].中国期刊网,2004,8.
  [2]龚春燕.创新学习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袁锐锷,张季娟.外国教育史纲[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陈偶华,福建省南安市,南安市毓元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8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