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思维背景下的产业工人EISI共享服务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国家住建部对劳务资质的逐步限制,工程建设产业用工的供给侧改革已形成热潮,产业工人随着实名制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用工、招工、专业化培训等与用工时效性需求、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结果为导向的建设工程产业化进程形成更加贴合的依附与助力关系,产业已左右着新型绿色城市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总结了万同易建团队基于产业工人供需侧全流程的EISI(Ecological Industrial Shared Intelligent-construction)生态智慧互联网共享平台服务模式,针对产业工人的劳务制度改革提供实践样板。
  【关键词】产业工人;EISI;互联网思维;共享服务平台
  1.背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建设工人的用工及管理矛盾日益突出,权益保障、节能水平落后、劳务制度存在漏洞、行为记录欠缺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建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1]。2017年起,国务院、国家人社部、住建部颁布多项政策,针对工人实名制、劳务制度改革、提升产业工人队伍培训教育等提出若干举措,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计酬手册,记录施工现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培养建筑人才,改革建筑用工制度,推动建筑业劳务企业转型,建筑企业与农民工先签订劳动合同后进场施工;建筑企业应对招用的建筑工人进行基本安全培训,探索产业工人用工本地化,提升建筑产业工人各项保障,建立建筑产业工人输出示范基地,依托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培育产业工人,大力倡导利用建筑信息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有效依托管理。
  2.行业现状
  随着工人实名制经历了“伪实名”、“小实名”、“广实名”等三个阶段的逐步推进落实,劳务用工制度改革逐步展开[2]。自2016年起,浙江省、山西省、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等多地颁布举措,逐步取消或停止办理劳务资质审批,引导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与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骨干技术工人,成立独资或控股的专业作业企业,鼓励有一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班组长组建专业作业企业,专业从事建筑劳务作业。这对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对产业工人如何快速有效保质地输出劳务,进行着重新分档与洗牌。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淡化企业资质”改革的推进[3],“取消劳务资质”开始正式试点。但目前,仍有部分企业存在疑虑,虽然“小微企业”输出劳务的行为服务建筑业劳务需求长期发展的改革方向[4],但要打破或一定程度改变建筑业生产需求与总包企业长期协作的劳务与施工关系必然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如何真正调动产业工人积极性,以何种方式重新组织产业工人参与并输出劳动,同时如何有效有序降低用工企業财务时间成本、管理成本,形成双赢,成为了当下以产业工人为主体核心的矛盾焦点。
  3.EISI产业工人共享服务模式
  基于上述调研,我国工程建设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已进入实践阶段[5],工程对于产业化工人的需求量、技术要求、时效性、安全考核等,以及产业工人对工程信息对称性、区域性、选择性等,与当下建设流程中各主体的衔接方式已不再契合,亟待搭建具有互联延展性的共享服务模式,解决产业工人“供与需”的壁垒[6-7]。
  基于万同生态城市建设集团旗下多年项目大数据,经过万同易建团队针对不同工种及用工各主体进行详细人物侧写,逐步建立了产业工人共享服务EISI平台,打造“工人——工程——工人”闭环自迭代模式,即从满足工人自我提升、用工信息、教育培训、工资透明等的需求,到满足工程及时用工、临时用工、技术选工、质量管工等要求,形成闭环,提升工人产业化水平,完善工程产业化建设,具体特点如下:
  (1)招工扁平化:平台包含多类别产业工人,并对具体个体形成技能类别、安全规范等详细拆分,通过O2O方式实现工人对用工的直接对接,去掉中间环节。
  (2)用工透明化:平台利用区域化大数据及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对用工单位及工人整体呈现工价、工时、工量、薪资透明化,进行时时监督与共享。
  (3)建造标准化:平台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工程技能培训,提高工人操作能力的同时,将分部分项工程工序打造成为标准化作业流程,实现高效管理。
  (4)用工成本优化:基于建造全生命周期管控理念,基于对工人的技术水平、工价及以往工程服务记录进行点对点选择,将用工“去劳务化”,有效提升工人被雇佣项目数量及效率,提高整体收入,同时降低工程用工财务成本,并结合线上施工管理过成化监管方式,将“用工——抽检——整改——验收”过程透明化,降低时间成本及管理成本。
  (5)用工周转高效化:改变以往受区域性、关系网等制约因素,平台为临时用工需求方提供高效用工选择服务,尤其为中小型产品制造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用工服务,保障工程建设时效,工人及用工单位双受益。
  EISI产业工人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以国家部委对产业工人实名制要求为前提,共同服务于用工单位及产业工人庞大团体,为取消劳务的过程提供可实行的解决方案,同时提升产业工人整体水平,有效增加产业工人就业率。
  4.结论
  基于当前产业工人供给侧改革背景,万同易建团队基于万同生态城市建设集团资源大数据,建立EISI产业工人共享服务平台,为产业工人“去劳务化”的改革,提供扁平化、高效化、去中间环节化的工作平台,提升工人产业化作业水平,有效解决用工方对工人的多元化需求,降低劳务输出成本,在产业工人实名制政策推动下,为建设产业用工提供互联思维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丰月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现状与思考[J].江苏经济报,2020,40(9):50-51
  [2]曹珊珊.建筑工人就业质量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4):67-68.
  [3]姜继兴.建筑工人的“四大变”[J].建筑工人,2019,40(9):50-51.
  [4]俞国英.浅析建筑工人实名制背景下的财税问题[J].财会学习,2019(36):171-172.
  [5]何浪,卢斗昌,张春,等.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初探[J].重庆建筑,2019,18(11):7-9.
  [6]李睿炜.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J].中国工人,2020(1):98-100.
  [7]刘占省.智慧建造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建筑技术,2019(7):772-7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3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