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本科生信息素养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素养课程是本科生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从通识教育的视角提出信息素养通识教育课的理念,设计以科研选题为基点,以学术探究进程为线索的教学内容体系,井根据复旦大学信息素养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效果分析,总结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素养课程 文献检索 通识教育 科研选题 学术探究
[分类号]G252
近年来,通识教育在中国各大高校受到高度重视。纷纷建立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善于独立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具有博雅精神、优美情感的负责任公民。信息素养课程的性质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有着先天的契合,它在帮助学生获取通识性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交流合作能力,树立正确信息道德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学生学术及人文修养,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所在的复旦大学图书馆2009年申请了《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通识教育课程,且被列为核心课程。课程从通识的视角重组了教学内容体系,以科研选题为基点,让学生初步体验学术探究,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融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并在两年的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1 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核心课的理念
我们传统的文检课是面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而信息素养通识课面向的是大一新生,在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上都与传统文检课有较大差异。课程既要符合学生特点,体现通识的目标,还要适应当前泛在知识环境对课程的情境感知性、引导性、和实用性要求。因此,首先要在课程理念上找准契合点。
1.1 开展学术探究,激发求知渴望
对新生而言,既没有写学位论文的需要,也没有科研课题要做,很少有明确的信息需求。因此,激发学习动力是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对信息素养的学习动力,还要唤起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渴望。通识教育要培养厚德博学的人,“发自内心的强烈求知欲”是必备的基本品质,唯有具备这种态度的人才能不断向更高、更新的知识领域迈进,这是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本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首先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感兴趣的学术研究课题,挖掘有价值的研究点来确定选题。由于新生的专业起点较低,所以对选题创新性要求并不高,注重让学生通过对未知领域的探究,初步把握课题发展方向和前沿。学生带着自选课题完成学习,围绕自选课题撰写信息调研综合报告,带着问题去学习,既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又可在学术探究中掌握信息获取、分析的方法,提升了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1.2 善于发现问题,体验科研思维
通识教育要“使学生对身边变化做出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回应”,就必须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本课程以对未知领域的学术探究进程为线索,在指导学生选择和调整课题的同时,教授学术文献的阅读分析方法,引导他们寻找研究热点、学科交叉点、研究空白点,借鉴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学会质疑和争鸣,最终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把握课题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这一过程贯穿着科研的基本思维方式,而学会科学的思维,要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生也可从中体验到学术的魅力,这对激发科研兴趣,提升本科生学术能力有重要意义。
1.3 掌握检索思维,学会触类旁通
在学术探究中,信息检索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如何使学生在独立面对千变万化的课题需求时自如应变,一直是文检课面临的难题。破解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检索的思维方式,从原理上把握检索的思路和规则,并能贯通地加以运用,而不是就事论事地讲解如何使用数据库。检索的过程充满思维的发散性和逻辑性,因此课程立足从课题检索实践出发,总结检索的规律和思路,并引导学生用检索特有的思维方式,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进行自选课题的检索,从而实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堂所学。
1.4 通融学科专业,开阔研究视野
通识教育要使学生能自主地跨学科获取通识性知识,“打通”多学科领域间的知识信息通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本课程让学生在课题探究中,了解知识是如何组织的,知道如何寻找、利用信息以便从中学习,掌握科学的求知方法。课程中不少学生选择的是非本专业课题,在跨专业地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不同学科信息获取的方法。具备这种能力后,他们能更加自主地获取各学科的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能用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收集资料、思考问题,实现不同学科的相互通融,从而拥有更大的自我发展潜力。
1.5 培养交流合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全球化和跨学科合作是当前学术研究的趋势,通识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尊重、坦诚、公正的交流合作能力,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不仅要对伦理道德进行思考,并要作出智慧的判断和道德的抉择”,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信息素养通识课让学生在信息查询中学习合理合法地使用数据库,在学术见解的表述中学习信息引用规范和学术规范,并以各种形式的讨论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探讨,在网上论坛的交流中学习网络信息行为的道德和规范,实现在学术探究进程中强化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目标。
2 以选题为基点的学术探究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实现课程的理念,又要从新生的实际能力出发,激发学习兴趣,这必须有一个较好的教学切人点,科研选题正是比较符合要求的教学基点,为此我们设计了以选题为基点的学术探究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该体系以学术探究进程为线索,引领学生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进行学术探究,围绕学术探究各阶段的不同目标,由浅人深地开展信息素养的教学,使学生能贯通地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能,完成对未知学术领域的知识探究,在培养信息素养的同时,提升其学术素养,与我校开发本科生学术潜质的目标相呼应,为他们二、三年级参加学校的本科生学术研究项目打下基础。
3 以选题为基点的学术探究课程体系的特点
在该课程体系中,信息素养不再仅仅是工具,更多地融人了通识性知识获取、思维方式训练、独立思考能力等通识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中,信息素养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让学生在学术探究的进程中体验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和魅力。
3.1 深入指导选题思路与方法
课程从科研的第一步――选题开始,用较多的课时深入讲解基于文献的科研选题思路和方法,分为“初选研究领域”、“寻找选题切人点”两个模块(见表1),指导学生先从较宽的领域了解研究概况、背景,再寻找有价值的切人点,逐步细化、明朗选题。之所以用“选题”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点,因为选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由浅人深、从面到点了解课题领域的专业知识,更可以紧
密结合检索技术、文献分析的教学,循序渐进地导人信息检索与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选题阶段的信息需求。以及对应的文献调研方法,并为全面调研阶段的高级技巧学习做铺垫。
3.2 化整为零,循序渐进
课程以自选课题的学术探究进程为线索,把整套的检索技术和分析方法,按学术探究的需求,化整为零,分解在探究的各阶段,分层次地、由浅人深地导人。在初选研究领域时只介绍学科分类导航、简单的语词检索、结果的学科分组,这些技巧足以用来确定感兴趣的学科分支。进入细化选题切人点的阶段时,再进一步导人较复杂的检索和分析方法。到课题信息全面调研阶段则综合归纳检索策略,进行巩固与提高。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前在导论课后集中用几个课时把所有运算符、检索途径、检索词选择等作为检索基础一次讲完,再逐一讲解每个数据来实践的传统教学法,有利于学生逐步消化吸收,牢固掌握基本原理及应变。
3,3 在学术探究中应用与贯通
课程体系以用为核心,并非就事论事地独立讲解每个数据库的使用,而是强调在学术探究的各阶段,怎样综合运用文献检索与分析技巧,既做到循序渐进,又融入发散性教学模式。让学生不仅知道如何查信息源,更要掌握不同阶段用什么数据库查,用什么方法查更适合,怎么分析文献来实现各阶段的探究目标,把各类信息的查找关联起来,便于学生融会贯通。比如,在寻找选题切人点阶段,课题背景知识查找时,不仅讲综述查找,还包括电子书、Web、事实数值数据库中如何查背景知识,把各类型资源贯通起来。又如,在课题全面调研阶段,讲解检索词选择的高级技巧时,把独秀、电子书、搜索引擎、结果分组、规范词表、文献分析等各种可用的途径都归纳在一起,教授如何挖掘隐含检索词,既总结了方法规律,又能帮助学生巩固、贯通所学知识,提高检索技巧。
3.4 注重信息评鉴与知识发现
根据已有的调查显示,71.0%的学生对信息准确性判断标准主要依靠自身经验判断,因此,传授信息鉴别与知识发现的方法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本课程体系中,选题与信息调研过程始终伴随着对研究热点、新兴研究点、可拓展领域、空白点的挖掘和判断,这就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分析、鉴别的过程,信息评鉴方法的教学就自然地在各阶段中逐步展开。课程把数据库的结果分析功能、引文分析功能、核心信息源跟踪、文献阅读分析四部分相结合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初选课题阶段讲解检索结果学科分组这一简单的分析方法,以选定学科分支;阅读则注重综述结构的了解和内容概览,以帮助学生寻找兴趣,评估自身研究能力。在细化选题切入点阶段,讲解按关键词、基金等其他方式聚类分析检索结果,并结合基金网站、引文分析报告等深层次的分析方法,来寻找研究的拓展方向和切入点,分析研究价值;在阅读上则指导精读综述,了解研究的历史沿革、体系框架、趋势、存在问题,乃至概念术语的含义、不同表述及相关概念等。通过这两个阶段的训练,让学生对选题进行综合的评析,最终选定既有研究价值,又力所能及的科研选题。而在全面调研阶段,则进一步结合核心期刊、核心网站、核心作者、核心机构的跟踪,以及重要学者、经典文献的挖掘分析,来综合归纳课题的发展方向。
3.5 促进反思式学习,推进知识内化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随时反思对比自己所用的方法及效果,及时记录选题及信息调研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不同方法的优劣等,并在期末报告中专列了一个大题,要求对选题及调研中的反思过程及体会进行总结,作为考核内容之一。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反思总结,可以巩固所学,加深了解和应变,推进知识内化。
4 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教学效果分析
4.1 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2007年以来我校新开选修课数量增长迅速,本科招生数却以每年2.78%的速度递减,而奉课程的选修人数不降反升,经过三个学期教学实践和改进,选修的同学由最初的22名激增到65名,很多学生经学长推荐后来选课。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末校教务处“网上教学评教系统”的匿名评教结果显示,65名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综合评分为4.84分(满分5分)。我们对首期22名选修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
86.36%认为课程内容吸引人,教学方式新颖;
95.45%喜欢自己选课题,带着问题学习,完成信息调研报告的学习形式;
86.36%认为本课程教学内容深浅合适,能理解与接受;
59.09%认为课程对学习研究帮助很大,较大的为36.36%,两者合计为95.45%;
喜欢的教学方式包括:有较多自主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学术探究和信息调研报告。
4.2 课程考试结果分析
首先,笔者对通识班学生学前与学后的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第一堂课时对首批22名选修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问卷调查,期终时对他们的信息调研报告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两次结果对比后显示学生信息素养有显著提高(见表2)。同时,在学后能力的评估上,笔者把选修传统文检课的39名本科生作为对照班,对比了两个班级的信息调研报告完成情况,结果显示在某些能力指标上通识班大幅高于对照班,如表2所示:
由此可见,信息素养通识课较好地适应了新生的特点,提升信息素养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
5 信息素养通识教育的思考
在信息素养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对一些问题的思考。首先,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如何走进其他通识课程,让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得以在其他课程中延续。其次,信息素养课在通识教育中地位的提升,除了需要课程本身的改革,还有赖于整个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学习国外高校的教学方法,要在各门课程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所占比重,大大增加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地以批判式的思维方式接受新的知识,改灌输型为思辨型的教学模式,这样会更加凸显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再次,如何追踪课程的长期效应,对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学习研究状况进行跟踪、以便对课程长期效益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信息素养课程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必将得到提升与普遍认同。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03):64―68
[2]黄如花,杨振冰,泛在知识环境下的信息检索课教学,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121-124。
[3]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北京大学教 育评论。2009(3):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