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以岗位为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岗位必须掌握的核心课,教学内容多、实践项目技能要求高。通过对实际岗位需求分析,制定了课程改革思路,主要对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改革;关键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 课程改革的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职业技能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主要面向车站的站务员、客运值班员等岗位培养学生对车站设备操作、客流预测、行车和客运组织的能力。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达34座,运营里程不断增加,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我国各地职业院校纷纷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专业群正迅速发展壮大,但大多数毕业生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其主要源于课程体系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进行改革。
  2 课程改革的思路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改革方式注重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开发团队,深入一线企业开展调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需求,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岗位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制订课程教学目标,开发基于客运组织岗位的工作过程课程教学内容,促使教学方法和工作任务有机匹配,建立学生感兴趣的互联网教育教学平台,采用过程考核与多元综合考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根据制订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创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3 课程改革的关键措施
  《城市軌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对车站现场工作岗位站务系列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因此在课程改革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高素质是围绕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来进行提高,体现在本课程中则是要求对客流进行组织,能够处理突发事件;主要通过开设职业素养等课程,“强技能”是让学生会进行票务管理、编制运输计划等。主要设置课内综合实训和岗位实习(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课程基于“素质与技能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互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内容的设计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岗位导向设置项目教学内容。构建工作岗位任务3项(票务管理、车站客运组织、应急组织、)和核心技能7项,如下图所示。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①创建“小班授课、项目任务”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技能与实践的能力。②课堂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岗位导向式线上线下一体教学。③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录像动画演示法、案例教学法等。
  参考文献:
  [1]冯晓燕.以岗位为导向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7(08):32+34.
  [2]王玲玲.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187+189.
  [3]马丽涛,阎宏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改革初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44-46.
  [4]刘若兰,申欢欢.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教学模式改革[J].智库时代,2019(49):189-190.
  [5]张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探索——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为例[J].高教探索,2016(S1):81-82+91.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教改)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课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GJ1845)
  作者简介:房海勃(1989-),汉族,陕西西安人,讲师,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方面的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1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