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汉延渠信息化灌溉管理方案的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正在全面推进,测控一体化、远程操控等高科技业应用在了汉延渠灌区的管理维护中,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信息化灌溉管理方案的建设实践,在提升汉延渠节水灌溉效率和灌溉质量的同时,也使当地的水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与利用,这为我国灌溉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化灌溉;管理方案;建设
  我国灌溉工程整体发展速度较快,现阶段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工艺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在实践时往往容易在末级渠道输水阶段,出现“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无人修”的现象,难以达到节水灌溉的预期效果,节能性和生态环保性也难以体现。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灌溉管理手段单一,过度依赖人工管控。而信息化灌溉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
  1 灌溉区概况
  汉延渠东临惠农渠,西依唐徕渠,灌区夹在唐、惠两大灌区之间呈带状分布,是宁夏平原最为古老的干渠之一,也是宁夏青铜峡灌区的核心供水渠道之一。灌区灌溉面积41万多亩,春小麦、水稻、玉米和供港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约占总面积60%以上,是灌区主要种植作物。
  汉延渠灌溉区作为一项集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灌区自动化设备布控、信息化灌溉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在实践期间要从科学用水的层面出发,确保其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率能够达到最大化,并在此前提下实现高效用水管理模式,为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以及信息化灌溉管理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管理系统方案建设
  2.1 系统框架及控制模块
  根据汉延渠灌溉区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灌溉管理方案建设时,先要明确系统框架及控制模块,按照自动执行信息处理程序的原则,划分气象、用水计量、闸门远程控制等功能参数模块,相应系统管理平台必须显示监控灌水动态,确保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终端可以清晰掌握灌溉用水计量、供水枢纽测控、地块情况等,以此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灌溉管理机制。
  2.2 气象、土壤、作物自动监测灌溉
  在汉延渠灌溉区部署小型自动气象站、监控器等监测设备,配合无人机周期性地对灌溉区的温湿度、土壤情况、作物信息等进行全方位采集整合,并将相关数据传至相应的信息化灌溉平台系统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模拟分析得出适度灌溉量,从而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保障灌溉时段、灌溉水量的专业合理性,保证节水灌溉效果。
  2.3 閘门监控设计
  监控中心功能不仅是信息化灌溉管理的核心,也是闸门监控设计得以实现的关键。此时监控中心由调度操作、通讯网络设备、监控软件等构成,管理人员必须通过监控中心数据完成对自动化闸门的合理设计,通过对汉延渠灌区各处用水计量监测网点,结合渠网关键分水处,得出汉延渠灌区各级渠道所需水量基本参数,以此设定远程闸门控制端,确保灌区管理者只需通过监控画面配合信息灌溉系统平台就可以远程遥控闸门进行实时灌溉,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时,也使灌区管理实效性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对信息化灌溉管理方案的建设分析,以汉延渠灌区为例可以看出在实践期间必须做好系统框架及控制模块、气象、土壤、作物自动监测灌溉、闸门监控设计等专业功能分项的建设组合,才能确保信息化灌溉系统内容的专业性和完整性充分得以体现,继而通过相应系统平台进行实时管理,达到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减少灌溉期间水资源浪费的目的。同时抓好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全面推行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做到灌区经济、生态环境均衡受益,这也是推动灌溉管理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取得长足进步的必要条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1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