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校钢琴教学中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音乐便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高校的教育教学越发注重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与以往相比,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更利于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高校钢琴教学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大量分析、研究钢琴教学的文献资料中都提到,我国的钢琴音乐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创作出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如何将这些作品运用到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宣传、继承与发扬,成为现阶段每位钢琴老师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中国钢琴作品;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119-02
  【本文著录格式】闵小敏.浅谈高校钢琴教学中对中国钢琴作品的运用[J].北方音乐,2020,04(07):119-120.
  纵观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因为钢琴是源自西方的音乐器材,在国内的应用范围并不十分广泛,学习钢琴的氛围也不浓厚,学生自然也就缺乏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比较单一和枯燥,没能真正体现钢琴的深刻内涵。以至于很多学生認为钢琴与自己的生活毫无关系,与今后的就业、工作也无关。但实际上,钢琴教学对于塑造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十分重要,成功的、优秀的钢琴教学应该让学生体验到艺术的美感,获得心灵、精神上的放松与享受。学生之所以觉得钢琴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钢琴教学中涉及的中国元素较少,大部分内容都是西方作品,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实际上,中国并不缺乏优秀的钢琴作品,教学中,老师应该善于利用中国钢琴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一、浅析高校钢琴教学中运用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意义
  成功的钢琴教学活动必然要建立在优秀的钢琴作品之上,如果没有好的钢琴作品的支撑,钢琴教学必然会变得空洞乏味。中国钢琴作品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拜之情,实现情感与作品之间的共鸣。现阶段的高校钢琴教学,主要模式还是“洋为中用”,通过创建多元化的钢琴学派来促进中国钢琴历史的发展。经过无数优秀音乐家的努力,创作出各色各样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高校教育越发重视中华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民族化、中国化元素在钢琴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必然要借助体现中国文化的钢琴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钢琴作品中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优秀品质,以促进钢琴教学与中国音乐文化的同步发展。
  学习中国钢琴作品,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背后蕴藏的精神。钢琴教学的目的,除了要给予学生艺术熏陶之外,还要让学生把对艺术的热爱上升到对民族、对文化的热爱。中国钢琴作品更多的是改编自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歌或者民间乐曲,然后在音色、旋律上加以处理,体现出独具特色的韵律美、色彩美,让人在钢琴的音色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凝聚力。比较知名的由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有《谷粒飞舞》和《茉莉花》等,不仅保留了歌曲原本的曲调,又通过二次创作形成了新的旋律。
  学习中国钢琴作品,对于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今后会从事钢琴教学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老师的教学水平与音乐素养往往对学生影响巨大,如果连老师都不了解中国钢琴作品,那么就很难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情感。为了弥补现阶段高校钢琴教学的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适当增加中国钢琴作品的比重,用中国本土民族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钢琴教学的良性发展。
  二、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认真分析钢琴作品的风格与要领
  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是以某个特殊时期、特殊时代为背景的,所以,钢琴作品往往反映出某种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时代文化潮流,从作品形式、内容、表现力和创作手法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钢琴的美感。老师要突出钢琴的美学特点,带领学生全面、深入的分析钢琴作品的风格,从宏观上认识作品,让学生对作品的风格形成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理解作品的本质内涵奠定基础。在钢琴作品的演奏要领方面,还需要老师的重点引导,比如五声调式与民族调式的异同,通过国外和中国钢琴作品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二者在结构、节奏、表现手段方面的区别,比如中国钢琴演奏中会出现戏曲元素;在曲式上,中国钢琴作品的随意性较强,演奏过程中通常有很多“即兴”的表现,国外的钢琴作品即使是即兴演奏,也有非常明确的曲式结构,学生只有先了解了中国钢琴作品的曲式结构,才能灵活地处理乐段,控制钢琴演奏的速度、力度。中国钢琴作品大部分都是由古典名曲、民间乐曲改编而成,在演奏时,学生应尽可能地还原曲目的美感和韵味,同时又能体现出钢琴音色的独特性。
  (二)重视钢琴的演奏技巧
  大部分情况下,中外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一致的,然而在调式调性、音阶等方面,中国钢琴作品的特色要更加突出一些,这也是与西方作品之间的重要区别。在指法方面,显然中国钢琴作品的要求更高,双手弹奏的情况下,主要采用三度、六度,然后以平行四度、五度和各种音程的交替出现为主,这要求钢琴演奏者对触感的掌握非常清晰,熟练不同指法的演奏技巧,才能满足一首作品基本的演奏需求。在装饰音的处理方面,外国钢琴作品只要按照规定演奏便可,中国钢琴作品在这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需要演奏者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而即兴发挥,这对于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弹奏技巧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所以,即使能够非常熟练的弹奏练习曲,也不代表可以很好地弹奏中国钢琴作品,这需要演奏者掌握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钢琴技巧,把握好技术与运用技术二者的“度”。以经典中国钢琴作品《百鸟朝凤》《二泉映月》为例,它们都模仿了民族乐器的音色,或清亮或黯淡、或真实或虚拟,只有演奏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合理地触键,才能演奏出作品中的各种声音,才能真实地呈现作品效果。从而可见,高校钢琴教学中运用中国钢琴作品,可以极大地丰富弹奏形式、弹奏手法,还能为教学目标指明方向。   (三)钢琴课程体系的重构
  中国钢琴作品进入高校钢琴课堂教学,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然而,传统的钢琴课堂教学,更加倾向于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的传授,涉及的作品主要是西方钢琴曲,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难以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所以,要从钢琴课程的体系改革入手,适当减少一些西方钢琴作品,多加入学生所熟悉的中国作品,制订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比如在考核中纳入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理解,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优秀的中国作品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又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在中国钢琴作品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要让作品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为钢琴教学增添色彩,比如,《茉莉花》《平湖秋月》等作品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理解,而且旋律优美,几乎为每位学生所熟悉,引入这样的中国作品,可以瞬间将课堂氛围蒙上一层民族色彩。
  (四)善用多媒体技术
  课堂是高校钢琴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大部分知识、技能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这也是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的意义所在。中国钢琴作品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钢琴教学质量,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品味与音乐素养。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各种现代化的技术设备都已经引入了课堂教学,为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升带去了很大帮助,多媒体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老师可以将一首中国钢琴作品通过影、音、图、文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去理解作品,激发学生对钢琴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以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老师可以用多媒體为学生播放《春江花月夜》这首钢琴曲,让学生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倾听和欣赏,感受每一个音符所传达的情感与意境,让学生对钢琴作品的鉴赏上升到精神和思想的高度,通过多媒体营造出的氛围和情境,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校钢琴教学尽管涉及许多理论性强的乐理知识,但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钢琴弹奏,钢琴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学习音调、旋律,而不进行弹奏,那么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为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多引入适合弹奏、适合练习的中国钢琴曲目,加大硬件教学设施的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和环境,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才会熟能生巧,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才能获得质的进步。中外文化的差异导致中国与西方的钢琴作品风格和弹奏技巧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课程设计上要尽可能的将作品分门别类,以便学生更好地区分中外作品的演奏差异。
  三、结语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中国钢琴作品之于高校钢琴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两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为促进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8(19):100.
  [2]王蕊君.钢琴艺术指导课程探析——评《中国当代声乐作品及钢琴艺术指导》[J].高教探索,2017,(12):后插3-后插4.
  [3]夏田原.柯达伊教学法在高校钢琴课程教学应用中的实践研究[J].参花,2019(19):113.
  [4]张教华.试析我国钢琴作品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 ——评《钢琴音乐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9(10):后插3-后插4.
  [5]吕琰.深入体验,亲身感受——体验式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19):127,131.
  [6]李广义,白夜.“基于新时代高校钢琴教学模式改革视阈下”钢琴演奏呼吸方法探究[J].音乐创作,2018(9):176-177.
  作者简介:闵小敏(1986—),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