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旅游业发展回顾及优化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经过近30年发展,上饶旅游业已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但旅游供求矛盾呈现出新特点与新问题。基于供给侧改革环境下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方针,对上饶旅游业近10年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探讨上饶旅游业优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发展回顾;优化策略;上饶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0-003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新时期,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由于旅游业发展的关联性、带动性较强,决定了旅游产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生态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1]。
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为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出入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
1 上饶旅游业发展现状回顾
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西交福建,北接安徽,自古就有“豫章第一门户”和“四省通衢”之称。同时,生态环境优良,人文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截至目前,上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2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国家5A级景区3个,国家4A级景区25个,均居全省前列。
从近10年的游客接待量及旅游收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上饶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旅游业迅速发展,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2009年游客接待总量为1 496.5万人次, 2018年达到1.8亿人次,是10年前的12倍。2018年旅游总收入为1 820.6亿元,是2009年的21.5倍。10年间上饶游客接待总量和旅游总收入稳步增长,部分年份增长迅猛,成为江西省旅游大市。
从游客接待量增长率和旅游收入增长率来看,前5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近5年增速放缓,特别是2017—2018年,增长率显著下降。这种变化趋势折射出旅游市场的新变化。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旅游需求的提高,传统的资源依托型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高速增长,同时从客观上反映了上饶市旅游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2 上饶旅游业发展问题梳理
2.1 發展理念落后
上饶旅游企业过去对提高旅游体验途径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只要从供给方着手,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就能留住顾客,提高游客对旅游景区的忠诚度。
结果导致虽然拥有高档次旅游资源,但上饶旅游相比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的发展速度越来越慢。侧重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追求短平快,未考虑旅游区等级的综合提升,经营者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统一的协调机制,导致旅游产品周期短,昙花一现的旅游产品屡见不鲜。
2.2 营销渠道不畅
多年来,上饶旅游景区分散经营,营销成本高,恶性竞争严重;新开发景区因自身营销预算不足,营销策略不佳,导致发展较慢甚至破产,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消费者因为分景点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导致信息获取成本较高,旅游者与景区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2.3 特色发展不足
上饶旅游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盲目模仿、个性不强等问题,重复建设、严重过剩,有效旅游产品供给不足,造成旅游市场上产品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上饶市乡村旅游、山岳景观旅游、湖泊湿地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部分旅游产品层次有待提高。休闲度假产品、体验类产品、个性化产品发展滞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娱乐文化项目少,游客能直接参与的更少,游购娱深度开发项目也比较少。旅游休闲度假区数量虽多,但品质较差,吸引力不强。
婺源县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也存在与西递宏村等安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雷同的问题,并且婺源县各景区旅游产品单一,仅有徽派建筑、春天油菜花等少数亮色。
三清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是上饶另一张旅游名片,但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业态发展疲软,游客在三清山逗留时间很短,基本上是传统的观光游模式,与黄山、武夷山的差距越来越大。
3 上饶旅游业发展优化策略
3.1 全域旅游推动旅游品牌升级
首先,通过各景区、各功能区整合发展,补齐上饶旅游景区的发展短板,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打造旅游精品,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建立高质量的旅游品牌。上饶地区旅游的主体业态是乡村旅游,以婺源为典型代表。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可以使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亮点更加突出,避免游客体验单一的缺点,全方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重游的可能性,真正推进上饶旅游可持续发展。
其次,通过整合营销资源,走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减少旅游者信息获取成本,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再次,从供需方面提升游客感知价值,在全域旅游战略引领下,打造赣东北全域旅游示范区。
3.2 文旅融合助力旅游产品升级
一方面,三清山文化内涵丰富,应突出畲族文化、闽南文化、道教文化主题。挖掘畲族文化要着重从民族起源开始,摸清民族发展脉络,将赣东北地区畲族的民族特点体现出来。三清山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将畲族传统饮食、服饰,节庆、仪式等融合进去,改变过去将徽派文化简单嫁接的做法,体现三清山自身的民族特色。三清山脚下紫湖镇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泉州闽南人后裔,大部分人能讲流利的闽南话,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保留闽南特色。福建省是三清山重要客源地,随着旅游的发展,两地已经建立了合作。可以在三清山旅游发展中突出闽南特点,拉近与闽南游客的距离,让他们在风景如画的三清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加深游客体验,丰富游客感知价值。道教作为中国的重要文化来源,在中国有众多信徒。三清山作为道家名山闻名天下,道家文化在其旅游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清山在将道教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重点吸取道教文化中游客的正能量,摒弃封建糟粕,杜绝破坏古旧文物。 另一方面,根据婺源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可以知道,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巩固原有核心价值。根据所处区域徽派文化与赣越文化交融的特点,打造有别于西递宏村等徽派文化的文化亮点,体现地域差异,并且在茶文化等方面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
3.3 “旅游+”优化旅游发展模式
传统的旅游信息处理方式已难以解决游客日益变化的个性化需求和海量数据处理问题,需要运用新兴数据解决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智慧旅游云服务是现代旅游业以旅游服务为导向,在体制、管理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创新[2]。
李云鹏认为,智慧旅游是旅游者个体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所接受的泛在化(Ubiquitous)的旅游信息服务,也就是基于旅游者个体特殊需求而主动提供的旅游信息服务才算是智慧旅游[3]。上饶市在发展智慧旅游的过程中应从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主要工作、主要目的4个方面着手,理清架构、管理、设备、参与者等问题。
智慧旅游将最新互联网计算技术融入旅游业中,以提高游客体验为最终目的旅游业态,服务对象不单是游客,还包括旅游企业、目的地政府等。其参与者在其中应发挥各自不同作用,游客是智慧旅游使用者,旅游企业是智慧旅游的主要实施者,政府部门是智慧旅游管理规则的制定者和維护者。
旅游企业在实施智慧旅游时,首先要考虑系统的整体设计。如果采用传统的两层或三层设计,容易造成信息孤岛,游客在采集处理信息时很不方便,体验感较差,达不到智慧旅游应有的效果。应运用国内外成熟的云平台进行资源信息共享,减少游客的信息收集成本。
在智慧旅游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用户要有相应的信息操作和使用能力。但对于不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的群体而言,智慧旅游系统的使用如果较为复杂,则可能无法提升他们的出游质量,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的旅游活动[4]。
旅游企业应该在开拓智慧旅游系统时,注意界面友好,采用系统兼容性好的设备和技术,充分考虑各种游客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在推进智慧旅游时,应由政府统筹进行,以免造成各旅游企业“单打独干”,影响游客的使用体验。
智慧旅游的发展会对上饶市旅游产业升级、旅游发展模式优化有重要影响。应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制定合理的智慧旅游整体规划,在智慧旅游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统一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完善智慧旅游发展的工作机制,完善跨县域、多部门旅游信息共享机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地位,进行有针对性、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合理选择智慧旅游试点,建设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旅游系统。
参考文献:
[1]姜文华,朱孟斐,朱孔来.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7(11):147-152.
[2]张红梅,梁昌勇,徐健.“旅游+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云服务体系创新[J].旅游学刊,2016,31(6):12-15.
[3]李云鹏,胡中州,黄超,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J].旅游学刊,2014,29(5):106-115.
[4]杜鹏,杨蕾.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与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3):44-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1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