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资本市场财务舞弊事件频发,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步发展,研究企业的财务舞弊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提出了上市公司防范财务舞弊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上市公司治理财务舞弊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动因;舞弊治理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1-016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资本市场中的财务舞弊事件屡禁不止,不但影响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还侵犯了投资者的利益,严重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系统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上市公司防范财务舞弊提供参考。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上市公司的舞弊动因。舞弊三角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发展成熟且最具有代表性的舞弊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是受3个要素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这3个要素分别是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借口)。同时具备以上3个因素,自然会产生舞弊[1]。
1.1 压力因素
1.1.1 业绩压力
上市公司的业绩压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法规及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最低要求,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的预期。一些经营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无法达到资本市场的最低盈利要求。相关人员为了保住或维持其上市资格,产生了通过财务舞弊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有些上市公司为了满足资本市场对公司业绩的预期,也会产生财务舞弊动机[2]。
1.1.2 减小因财务舞弊受到处罚的压力
企业一旦发生财务舞弊,就要承担舞弊被发现后受到惩处的压力,被迫沿着舞弊的道路走下去。因为不再造假更有可能被发现以前财务数据的异常,不仅会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还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因此只能继续舞弊。
1.2 机会因素
1.2.1 公司治理薄弱
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监督不力,无法对大股东的违规行为进行规范。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大股东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具有侵犯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而许多企业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存在监督弱化的问题。在财务造假案当中,独立董事和监事职能的缺失无疑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3]。
1.2.2 舞弊成本过低
尽管法律法规明令禁止财务舞弊,但企业财务造假的行为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财务舞弊能使企业及其所有者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需要付出的法律违规成本。与舞弊后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舞弊的代价微乎其微。正因为这样,上市公司才铤而走险。
1.2.3 中介机构道德操守缺失
会计师事务所、保荐商等中介机构在提供专业服务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对企业的财务造假采取默认态度,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中介服务机构未能保持职业道德操守,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提供了客观条件[4]。
1.3 自我合理化因素
具备压力和机会因素后,管理层实施舞弊行为还要在道德层面说服自己,认为舞弊行为是合理的或者有正当理由的。
1.3.1 诚信观念缺失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层出不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管理者缺少诚信观念。例如康美药业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调查后,管理者在采访时仍认为“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我们公司不存在财务造假和财务舞弊的情况”,不断对舞弊的事实和原因进行美化。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远远背离了企业应该坚守的诚信经营准则,为企业谋利成了财务舞弊的借口和挡箭牌。
1.3.2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急于求成
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资本市场预期,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公司发展战略。在经营业绩达不到战略发展目标的情况下,为了打造企业的良好形象,不择手段伪装公司业绩。在资本市场当中,尽管企业希望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等经营目标,但是以“谋求企业与员工的利益”为由,通过各种不法手段追求利润的做法绝不可取[5]。
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建议
2.1 企业层面
2.1.1 合理规划发展战略
在許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中,舞弊主体的初衷大多是希望把企业快速做大做强,但在企业尚未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时,盲目扩张和发展很容易使其付出惨重代价。
企业应结合自身和市场情况,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明确公司发展目标。有了合理的发展目标,企业才能将经营的重心放在重点项目上,减轻资源浪费,减少公司和财务人员的压力,端正经营态度,抑制财务舞弊,实现可持续发展。
2.1.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无疑为财务舞弊创造了温床。一是合理的股权结构必不可少。在平衡股权结构方面,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机构投资者与长期投资者的比重;另一方面需要注重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避免大股东的操控,积极推行多元化、多层次的股权结构。二是要努力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一方面可以考虑由企业的中小股东通过实名投票选择其认为能够代表和保护中小股东群体利益的人员,而非由管理层或者大股东选择聘任;另一方面应当考虑如何将独立董事直接获取的报酬与企业分离,使之不受企业薪酬的限制。三是确保监事会独立于董事和企业高管层。为了确保监事会能够有效发挥职能,应当提高监事会中非关联监事和独立监事的比例,保证监事会不受公司内部高层人员的掌控。在成员的任命与提名上,可以考虑把监事的任命权与股东大会分离,由监事会负责提名,避免监督权落于大股东手中[6]。 2.1.3 树立诚信的企业文化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树立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观念,加强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和内部员工的法律意识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企业文化能够引导整个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取向,诚信应该是企业所有员工努力恪守的首要原则。通过培养和打造企业文化,引领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强化诚信意识、法律意识,使员工深刻认识到用某些违法手段为公司谋取的利润只是一时之利。
2.2 监管部门层面
2.2.1 加大对企业财务舞弊的惩戒力度
上市公司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实施时间长、金额大的财务舞弊,重要的外部因素在于其通过舞弊得到的利益远远高于暴露之后接受处罚所要付出的法律及金钱成本。因此,要继续细化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加大对财务舞弊的惩戒力度,以便规范资本市场,保证市场经济良好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对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相关保荐机构的要求,加大对其监督失职的惩罚力度。
2.2.2 提高追查舞弊行为的效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注意提升对违法行为的追查效率。目前,国内在处理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时,需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公司的财务造假进行立案,之后由公安部门侦查公司内部及其关联方等并将结果上报检察院,最后通过法院提起诉讼。漫长的追查过程加上多个部门的参与,无疑会严重影响处理案件的效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能否提高调查速度,对广大股民能否及时止损、维护利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追查企业财务舞弊案件的效率刻不容缓。
2.3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2.3.1 高度关注经营异常
注册会计师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有责任,应该更加注重个人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提升。作为直接参与公司审计的第一主体,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审计过程中,要对财务数据中的不合理之处保持警惕,不仅审计企业本年的财务数据,还应当联系公司前几年的发展状况,考虑公司的实际经营业务类型,重点了解行业内的宏观局面,时刻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判断企业本年度财务数据的合理性。
2.3.2 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个人职业道德也是审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应当注重保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认清自身的责任,才能更好地以身作则,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关系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行政监管、行业监管,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保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有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韦琳,徐立文,刘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識别——基于三角形理论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11(2):
98-106.
[2]卢馨,李慧敏,陈烁辉.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舞弊行为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审计与经
济研究,2015(6):60-70.
[3]张竹怡.基于舞弊三角形理论的财务报表舞弊识别的实证研究[J].财会研究,2019(30):41-43.
[4]黄世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八因八策[J].财务与会计,2019(16):4-11.
[5]杨江.上市公司HS财务舞弊动因及治理探讨[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9.
[6]汪建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与治理[J].商场现代化,2008(5):346-3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8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