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块链在艺术品行业的应用价值和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旨在围绕着艺术品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如何能更好地与艺术品行业深入契合。重点介绍了艺术品的现状、痛点,从艺术品行业的现状及艺术品资产数字化出发,分析了艺术品区块链应用可行性和区块链艺术品的应用方向,并根据区块链艺术品的应用模式、技术架构、区块链艺术品应用现状等,总结了区块链艺术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区块链;艺术品;分析;展望
  中图分类号: TP311.1          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 The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art industry, and analyzes how blockchain technology can better fit the art industry. Focus on introducing the status quo and pain points of artworks Mode, technical architecture, current status of blockchain art applications, etc.,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blockchain art.
  Key words: blockchain; art; analyze; prospect
  1 引言
  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数不尽的艺术瑰宝,但由于技术和时间原因,能留存在世的艺术品非常稀少,导致艺术文化不能得到很好传承。同时,由于优秀艺术品的稀缺性,各种艺术品乱象环生。在互联网时代,能否利用现有技术解决艺术品相关问题,值得人们关注。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技术—区块链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我国也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发展,并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探索区块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通过点对点的互联网络将交易数据快速同步到其他节点上,并采用公私钥加密技术防止信息被伪造,同时通过节点共识技术,避免了信息被篡改。通过研究发现,艺术品跟区块链有非常多、非常深入的切合点,有利于相互促进和提升。
  艺术品是艺术家智力劳动成果的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流通于艺术市场,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是,它也具备普通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同的是,艺术品的使用价值体现在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上,它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为目的。因此,如何实现艺术品的商品价值,同时兼顾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本文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分布式账本可以实现艺术文化有序传承,也可以通过艺术资产数字化,实现艺术商品的快速流通。本文主要从艺术品相应痛点以及区块链的特点方面出发,在艺术品资产数字化、艺术存证、流通追溯以及艺术品鉴真方面进行探讨,以实际的技术成果展示区块链在艺术品领域的应用价值。
  2 中国艺术品市场现状
  艺术品一般是指造型艺术的作品。一般的艺术品含有两个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线、形、色、光、音、调的配合,寻常称为“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二是题材,寻常称为“表现的成分”或“联想的成分”。艺术品细分为很多类:水墨画、国画、书法、瓷器等。艺术品市场的主流品类包括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板块。
  艺术品行业产业链主要由艺术家、画廊和艺术品经纪人、拍卖公司和收藏者构成,艺术品行业的上游主要是艺术家,下游是画廊、拍卖公司、收藏者等,如图1所示。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 MA)数据,2019年国内艺术品市场规模达到了582.85亿元,同比2018年的549.09亿元增长了6.15%,近几年我国艺术品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得出,在2012年初的艺术品市场进入拐点调整,到2013年末出现回暖迹象,处处透露出市场求新求变的态度。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艺术品市场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艺术品市场中出现的新迹象和新趋势更加显现和稳定。
  (1)市場经营主体结构持续调整
  目前,相较一级市场(或称艺术品零售市场),中国艺术品二级市场(或称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相对更为成熟。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艺术品市场的主要经营主体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艺术品市场逐渐产业化及资本化。未来国内的艺术品博览会、画廊及文物商店透过自身品牌的拓展、学术互动和改善藏家服务而更为成熟。艺术品交易、鉴定和估价机制将进一步提升,而艺术品估值将进一步趋向理性。与此同时,中国的拍卖行将继续开发创新的业务模式及新的艺术品类别,以增强其竞争力。预期中国艺术品市场将继续调整优化其结构。
  (2)企业资本进入艺术品市场更加明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高调涉足艺术品收藏和投资领域,艺术品收藏由以往的个人爱好正逐步发展成为机构行为,艺术品收藏投资的企业化、机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机构收藏正在悄然占领着艺术市场。
  (3) 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化进程加快
  近1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实现了从数十亿元到上千亿元规模的跨越,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近年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一大突出特点。总体来看,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艺术机构、活动、人员和作品走出去;二是国外的艺术机构、活动、人员和作品走进来。
  (4)区域艺术品市场逐渐崛起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形成了以北京、香港和上海为中心的格局。从区域上来看,北京、香港、上海是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三大中心城市,其中北京地区的成交额在全国独占鳌头。   香港、北京和上海这些区域因为经济文化带动而成为较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因书画或收藏市场而成长的南京、西安、河南、天津、山东、成都等地,是除了香港、北京、上海之外的区域艺术品市场,除此之外,还有正在培育的艺术品市场,如海南三亚等地。
  3 艺术品行业存在问题
  3.1 版权确权难
  传统艺术品的交易一般通过拍卖、画廊/电商平台销售或者是收藏者私人交易等,前兩者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这无形中增加了艺术品的价格,导致艺术品流动性降低。另外,这种交易方式普遍存在渠道单一、门槛较高、支付方式或地域受限,以及中心化平台容易造成估价失实、交易权限不对称等问题。在转化交易过程中,新生代艺术品也很难通过现有拍卖或交易方式走向市场。
  区块链技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账本公开性、不可篡改等特点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艺术品交易价格,使艺术品交易过程、价格信息更加透明。具体方法是,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机制搭建平台,为艺术品整个生命周期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存证、流通环境,解决最核心的信任问题。例如,在艺术品上链时,首先需要艺术家先上链,即具有自己的区块链公私钥。然后通过艺术家公私钥对艺术品基本信息、过程信息进行存证。
  在估价环节,也可以通过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方式对艺术品价值给予有偿估价,并将最终成交价通过区块链登记在链上。通过不可篡改的估价记录,记录作品的真实交易价格信息,让价格更趋近于艺术品真实价值。
  3.2 艺术档案难保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艺术品已经不是以前达官贵族的专属,而是每个老百姓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艺术爱好。但对于艺术专业知识缺乏的普通老百姓,如何了解艺术品的真正价值确实存在一定困难。相信,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评估艺术品价值无非是艺术品存在的年代、艺术品作者的名声以及一些专业机构的参考意见。但这些内容难以量化,范围很宽,也难以给普通老百姓很有价值的意见。
  曾参加过国内某位知名大师的艺术展,其作品标价高达200多万元,但其实并无太高的艺术造诣,并不太清楚为什么这件书画作品价值如此之高。而且能看见的内容仅仅是旁边标记着,这幅作品曾在某杂志多少刊登过。所以,光靠作者的名气加上那简单的描述,很难激起一个普通老百姓购买艺术品的欲望。如果这幅艺术品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或者技术证明其历史年代、证明其生命周期里发生了什么有价值的事情,相信人们购买的欲望会增加很多。
  艺术档案的保存问题,其实艺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或者消费品,艺术品的生命周期少则几十年,多则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目前,基于传统的中心化技术,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艺术品的档案信息,可以在历史长河中完整的保存下来。今天,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只要有艺术爱好者,只要有互联网,艺术品的艺术档案就会一直流传下去。
  3.3 艺术品真伪难确定
  目前,由于艺术品交易大多是C2C交易为主,即使有各种电商平台,但这依旧是信息流载体,艺术品本身与网络上的信息难以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很多时候,除非艺术品从艺术家手里亲自购买,通过多次转手后,艺术品真伪就难以鉴别了。
  艺术品真伪问题一直困扰行业的发展,传统的盖章方式伪造难度很低,为此也有很多机构或个人设计了很多鉴别方式,例如滴血印记、RFID射频芯片、宣纸埋入头发丝或者宣纸显微放大保存等,但这些都存在较多不足。比如,滴血印记方式是将艺术家的血滴一些到艺术品上,但随着年代久远,血滴处可能会风干,导致DNA样品难以取出。即使能取出,但时隔多年,收藏着未必有艺术家作者的DNA数据信息,即使检测出来也难以进行真实性对比。
  再比如,宣纸显微放大,由于宣纸具有特殊的纹理,显微放大后特征非常清晰。但随着时代久远,部分采样纹理很容易弄花导致纹理不清晰,另外也由于高倍显微镜放大后,很难根据传统的厘米/毫米坐标很难找到特征位置,给真伪鉴别带来了诸多不便。
  3.4 艺术品流通过程难追溯
  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小部分高价值艺术品会通过RFID或者二维码实现物联网化,这些信息一般开始会存放在某个机构的数据库中。但随着时间的久远,这些机构要么不存在了,要么后来收藏的人忘记,要么不愿意再在某个机构系统中登记了,因此要实现一件艺术品的追溯就变得越发困难。
  区块链最大的特点是分布式账本,这个账本不隶属于某个机构所有,每个利益人都有参与的权利。因此,可以多个机构或者多个个人共同使用这个数据库。在区块链上的任何机构或者任何个人,只要有艺术品数字化私钥即可将艺术品流通过程进行登记。对于艺术家,仅需要艺术资产代码和艺术品登记公钥即可追溯所有的持有人。对于收藏者,也仅需要这两个信息即可知道艺术品的来源情况。
  3.5 艺术品重复鉴定成本高
  艺术品流通过程中,一般都伴随着多次重复鉴定,究其原因,主要是交易方对艺术品真伪信息没有信心。加之不同的交易方,信任的鉴定机构也有所不同。加上目前鉴定机构的报告主要是纸质或者电子证书,伪造难度不高,这对于高价值艺术品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鉴定报告产生的鉴定数据,一般会根据行业数据字典进行比对。比如说微量元素情况,以确保是某个特定年代的作品。这些数据字典的专业性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信息泛滥的今天,这样的数据字典修改起来很容易。所以,如何将代表标准的行业数据字典标准化尤为重要。
  4 区块链赋能艺术品行业
  4.1 解决版权确权难问题:从艺术家源头开始追溯
  艺术品需要做存证,首先需要对艺术品的作者—艺术家做数字化上链。数字化上链主要是指艺术家通过区块链获取自己的专属身份,再通过KYC(Know Your Customer,充分了解你的客户)将区块链的身份信息与传统的真实信息一一对应,以实现权益的归属以及追责。具体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家的真实身份得到了保障。同时,在艺术品上会粘贴标记艺术品身份信息的二维码,交易双方每次交易时候,仅需要扫描二维码,通过区块链方式发送和接收艺术资产即可完成对艺术品的追溯。
  传统的艺术品交易一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艺术品资产数字化后,交钱后,在发货前,卖出方/艺术家需要扫描上述二维码将代表艺术品权益的数字资产托管在二维码上。接收方收到货后,也需要扫描此二维码,将托管在二维码上的藝术品资产放置在自己的公钥名下。通过这样的交易流程,就可以实现艺术品的资产数字化流通,为艺术品的交易做了基本保障。
  4.2 解决艺术档案难保存问题:分布式账本理应可以永久保存
  艺术品档案信息是文化艺术的精髓,在艺术品生命周期中,会伴随着很多档案事件,例如参展信息、出版信息、专业点评意见、第三方鉴定结果等。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将艺术品所有相关信息完整的记录下来。虽然登记上链的机构多年后可能不存在了,但由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属性,任何时候都可以有新的机构作为区块链节点,将账本继续保存下去,实现艺术档案的继续传承。
  区块链的主要特征是保证信息不能篡改,也就是艺术档案信息上链后,相关历史记录是难以篡改的。但区块链并不是文件存储工具,而艺术品档案领域会存在较多图像、视频、音频等文件内容,这些内容不适合存放在区块链上。因此,为保存此类文件数据,一般采用类似IPFS的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由此类系统提供原始数据的保存。
  通过SHA算法,获取原始数据唯一的摘要哈希信息,并将哈希信息存储到区块链某个账本中。原始文件—IPFS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SHA摘要哈希—区块链存证。很多人说区块链信息不能篡改,其实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如果艺术档案信息填写错误,那是不是就不能修改了,那显然不符合实际业务需求。本文认为更严谨的说法是:区块链历史信息不能篡改。人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艺术品的某个信息,但历史信息记录是无法修改的。也就是类似经常遇到的曾用名一样,区块链历史档案可以完整的记录这个“曾用名”,可以通过区块链账本回放,即可获得某个档案信息的“曾用名”。
  4.3 解决艺术品真伪难确定问题:确保流通过程不被调包
  艺术品数字化不光只是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存储,还可以通过上述的数字化交易实现艺术资产权益追踪。而通过区块链公开账本的属性,任何人都可以获知最终真品持有人属于哪个公钥。在做艺术品交易时候,人们仅需要确定最终交易的人就是区块链上最后持有的那个人。这个原理类似于验证中本聪一样,任何人都知道,在比特币创世区块0的第一笔交易接收公钥1A1zP1eP5QGefi2DMPTfTL5SLmv7DivfNa的拥有者就是中本聪,也能根据公钥获取其所有的交易记录情况。所以,要证明谁是真正的中本聪,仅需要让其将上述公钥地址存在的比特币转出很小一点就能充分证明。因为,只有真正的中本聪才具有比特币创世区块的私钥。其实,这就是艺术品鉴真的原理,验证最后持有者的私钥信息是校验真伪的关键。
  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图6所示。
  4.4 解决艺术品流通过程难追溯问题:通过数字化转移实现轻松追溯
  艺术品的数字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类似微信支付一样,艺术品数字化也可以改变艺术品交易的方式。为普及艺术资产数字化,只要扫描艺术资产二维码,即会有明显的提示:“由于本作品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鉴真,为保障作品持有者的合法权益,在做任何作品交易/转售时,交易对方需扫码进行转售/接收作品。”也就是说,只要交易双方通过简单的扫描完成了交易,区块链的溯源体系可以完整的记录数字化流转过程,会记录下什么时间,谁持有作品;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4.5 艺术品重复鉴定成本高:一次鉴定多方共享
  艺术品重复鉴定成本高,主要问题在于四个方面:
  (1)各个交易方信任的鉴定机构不同;
  (2)鉴定结果不互认;
  (3)鉴定报告时间久远可能导致造假;
  (4)鉴定数据字典规范不同,导致艺术品价值差异较大。
  根据上述描述,造成艺术品重复鉴定成本高的主要原因还是鉴定信息不共享、鉴定结果不信任等问题。通过区块链方式,第三方鉴定机构完全可以自行布置区块链节点,所有的鉴定数据通过自己节点以鉴定机构的私钥自行上链,不用担心第三方平台修改,对鉴定结果负责。同时,鉴定数据的公信力增强了报告的互认等级。一份鉴定报告上链后,可以伴随艺术品很长的生命周期,交易双方互认报告时,可以大幅降低重复鉴定成本。
  5 艺术品行业区块链应用解决思路
  5.1 业务流程
  5.1.1艺术家身份数字化
  首先,艺术家注册系统账号,生成区块链公私钥对,输入操作密码,操作密码代替难记的私钥信息,负责对私钥进行加密。为防止用户忘记操作密码,注册成功后会将加密的私钥获取摘要信息生成秘钥种子发送给用户。然后,用户可以自行登陆或者绑定微信直接登录,如果用户需要上传作品则需要KYC实名认证。认证时,需要填写用户身份证或者护照信息,并需手持证件拍照认证。认证通过后,系统就将用户公钥跟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绑定在一起了。
  5.1.2 艺术家入驻
  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登记艺术品,只有审核的艺术家才能登记艺术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保障艺术品归属者的真实性,为后续的数字化、艺术存证提供真实可靠的支撑。艺术家入驻时,除填写基本的艺术信息外,还需要上传印记照片,系统作品如果产生纠纷时,可通过艺术家上传的印记照片,通过AI识别进行所属权判别。
  5.1.3 艺术品上链
  入驻成功的艺术家,可将自己的艺术品登记上链。另外,经纪人也可以协助艺术家进行艺术品上链。上链时,需要填写艺术作品的名称、尺寸信息、材质信息、年代信息以及相片信息(如非平面艺术品,如陶瓷等,还需要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信息)。除此之外,还需要上传艺术品关键细节信息,这个信息一般是采用180倍以上的显微镜对艺术品特征点进行放大图。同时,特征点一般选择7个以上,以防止个别特征点因为各种原因毁坏。以上信息填写完毕后,用户输入操作密码,即可在区块链上登记作品资产编号以及作品的基础档案存证。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溯源二维码供用户打印并粘贴在艺术品上,完成艺术品物联网化和数字化过程。   5.1.4 艺术品转移
  艺术品进行销售或者赠送时,需要交易双方扫描上述溯源二维码,转出方确保当前艺术品资产在自己的公钥下。转出时,扫描二维码点击“转售作品”后,输入用户操作密码,操作密码会将用户名下的数字资产通过HASH(x)托管在二维码上,并随同艺术品一起转寄给接收人。接收人获取作品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托管在二维码上的数字权益转移到自己名下,完成数字权益的交割。转出方转出后,不能在其名下的资产管理中看见作品,但仍然可以通过历史持有信息中查看到,也可以跟踪作品后续的流转过程。系统采用了联盟链方式运行,转售或者接收艺术资产权益的时间大约为5秒,完全符合正常的用户操作时间。
  5.1.5 增加艺术档案
  艺术品在所有者名下时,所有者可以用过自己的私钥为艺术品增加区块链艺术档案信息。艺术档案信息包括参展故事、大师鉴赏、出版记录、获奖感言、艺术家介绍等内容。当艺术品参与到任何艺术活动时,增加艺术档案功能可以将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以及相关相片等一一记录下来,为艺术品形成完整的艺术档案史。
  5.1.6 第三方存证
  艺术品的档案信息不光拥有者可以完善,还可以授权第三方完善。第三方机构(如鉴定机构、评估机构、保险机构等)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入驻功能入驻平台,入驻流程与艺术家入驻流程类似。当艺术品所有者需要将作品进行第三方鉴定或者评估时,可通过“作品管理”进行第三方授权,选择授权的第三方机构,输入用户的操作密码,即可将第三方机构的公钥设置为艺术品存证公钥的多方签名方,其存证签名的权限跟拥有者一样。由于系统将艺术品存证的权限与数字资产转移的权限进行了分离,被授权的第三方仅能对艺术品进行相关的结果报告存证,不能对艺术品数字权益转移,保障了艺术品持有者的资产安全。第三方存证结束后,艺术品拥有者可取消第三方授权,取消多方签名。
  5.2 关键技术和方法
  为实现商用级艺术品区块链应用,核心技术涉及了共识算法、数据存储、多方签名以及HASH(x)计算等内容。
  5.2.1 共识算法
  为提升商用级区块链的共识效率,在共识方面并非大家熟知的PoW,也不是传统的拜占庭容错PBFT算法。由于PoW的效率低以及资源消耗,是艺术区块链不能接受的成本。因此,在共识算法方面改进了PBFT,采用联邦拜占庭容错FBA算法。PBFT可以非常公平地实现各个节点的投票权重一致化,每个节点都对最终共识结果产生平等的影响,公平性(去中心化程度)很高,但效率较低。可以类比为美国大选,任何美国公民均可参与,表面看非常公平,但效率确实很低。
  改进的FBA算法是将所有投票节点进行分组,每个组又可以跟其他组组成一个大的组,以此类推可以最大程度地支持三个层级分组。除根组外,其他权重较小的组投票权重至少满足51%的共识率。根组需要满足67%的共识率,即可完成共识过程。小组投票的结果影响大组共识的结果,大组共识的结果影响根组共识的结果。一些高权重的节点可以直接归属于根组,其意见权重相当于某个大组整体意见的权重。这样表面看来牺牲了部分的公平性(去中心化程度),但效率大幅提高,使TPS可达到2000+。同时,这样的投票方式也更加合理,因为一个乞丐和一个博士的投票权重不应该完全一样。这就是超级艺术链的核心共识算法。
  5.2.2 数据存储
  由于区块链不能存储文件信息,而艺术品相关的音视频资料也非常丰富,所以这些文件存储不能采用传统的文件存储方式。目前引入了IPFS分布式存储系统,将文件进行分块存储。由于IPFS自身引入了经济激励机制,相关存储的数据可以具有接近无限的存储空间。每个文件存放在IPFS系统上时,会触发SHA-1算法计算出摘要哈希信息,并通过区块链API接口将此哈希信息存储到区块链上。当需要验证原始信息真伪时,仅需通过IPFS获取文件信息,通过SHA-1算法计算出文件的摘要哈希,通过比对上链时候的摘要哈希以确定文件的真实性。
  5.2.3 多方签名
  多方签名是艺术区块链的一项重要技术。每个资产和存证公钥都可以设置高达20个的签名方。同时,每个公钥的每个操作(如信任、转移资产、存证、设置权限等)均对应特定的操作阀值。在授权多方签名时,需要制定签名方的签名权重,如果单一签名权重无法达到操作所需要的阀值时,则相应交易禁止。所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可设置多个签名方对同一个事务签名,当签名方签名的权重大于或等于操作阀值时,才可以交易成功。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在不泄漏自身私钥的情况下,允许更多签名方对艺术品档案信息进行存证。
  5.2.4 HASH(x)计算
  众所周知,区块链进行转账时需要填写接收方的账号信息,这对于一些商业场合不一定满足。比如,电商平台销售数字化的艺术品,购买人在购买商品前可能根本没有区块链账号,如果这样将艺术资产转移给对方根本不现实。HASH(x)计算方式是,在每次要做资产转移时,随机生成一个x关联在二维码中,并通过HASH(x)函数获取其哈希值作为交易的多方签名方(不同于普通的公钥签名,但签名权重可以一致),接收方收到作品时,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x的值,并直接通过x作为转账的签名方,将托管在二维码上的数字权益转移到自己的公钥下。
  6 结束语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艺术品权益的表现形式以及真伪信息的保驾护航,不应该再停留在多年前。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为艺术品的流转、艺术档案传承、艺术鉴真提供有力的帮助。同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下,也可以让艺术品在防伪鉴真方面如虎添翼。展望未来,基于区块链的艺术品数字化平台,将有利于提升艺术资产流动性,降低艺术资产重复确权成本,为艺术文化行业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宗媛,刘曦子.区块链在数字版权领域的应用[J].网络空间安全,2019,10(12):36-45.
  [2] 姚英英,常晓林,甄平.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身份认证及密钥管理方案[J].网络空间安全,2019,10(06):33-39.
  [3] 刘葳.区块链在文博行业的应用前景[N].中国文物报,2019-12-17(003).
  [4] 張岩,梁耀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出版平台研究[J].出版科学,2017(06).
  [5] 唐婷.数字版权保护借力区块链技术[N].科技日报,2017(003).
  [6] 王大可.开发《艺术品鉴证信息溯源系统》[J].质量与认证, 2015(12):34-35.
  作者简介:
  蒋平友(1979-),男,汉族,四川宜宾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 区块链、物联网、金融科技和大数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0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