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重点分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依据高校音乐教学现状,从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改变教学思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增强师资队伍建设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目的在于提升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为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夯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文化传承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文化,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继续传承与发展。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给予民族音乐文化高度重视,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组织并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以趣味教学法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只有学生从内心愿意学习音乐知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相融合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彰显文化情感。不管哪个民族的音乐都是这个民族价值情感、风土人情以及生活状态等方面的整体展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情感。比如,蒙古族的音乐质朴壮阔,汉族的音乐婉约豪放等,这对于高校学生来讲,不但能够拓展眼界,还能加强音乐鉴赏能力。
  第二,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将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高校音乐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升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有助于增强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学生在长期学习与生活中累积的一种魅力。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中,不但能够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总之,民族音乐文化是方式,而高校音乐教学是平台,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是目标。
  二、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
  第一,欠缺特色内容,定位不明。目前,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渗入民族音乐文化,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高校音乐教学需要在专业课的基础上添加诸多实践内容,但因为传统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民族音乐教学变化并不明显,且内容十分单一,所讲解的课程未实现多元化发展。比如,在教授民族音乐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社会见习、课堂模拟教学等,而高校在安排课程时,未做到以学生为主,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了解不足,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不到位。民族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做支撑。当前我国高校的民族音乐教师多半是名校毕业,他们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实践能力不足,所以从业体验较差。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欠缺实践技巧与经验,并且在操作流程和技能方面没有良好的储备,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实现对学生多方面的指导,长此以往会导致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质量下滑。[1]
  第三,缺少教学资源。尽管当前文化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推动着民族音乐的发展,但因为民族音乐受众面积较小,且在高校中存在时间较短,所以诸多学校尽管加大了民族音乐的宣传力度,但依旧未获得理想的效果。教学资源短缺,再加上教师自身能力不足,如果在教学中依旧使用应试教育的办法,便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制约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实现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方法
  现如今,实现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发展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结合高校音乐教学现状的方法却寥寥无几。本文主要梳理了五种方法,包括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改变教学思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如下:
  (一)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
  因为民族音乐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整体角度入手,综合考量教学中需要讲解的专业内容。只有从整体入手,才能科学安排教学科目。另外,教学方法的使用切勿以偏概全,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组织并开展满足学生多元化要求的教学活动。[2]
  (二)转变教学思维
  高校在培养学生时,需要以综合型人才为主,而不是把考试成绩当作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型人才,而并非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这方面可以从两点入手:其一,教授学生知识;其二,学生自主学习。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思维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维,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其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在知识讲解中,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具化抽象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把教学内容的现实意义呈现出来。通过采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鉴赏能力与艺术修养。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不管是传统音乐教学还是现代音乐教学,其教学模式都相对较保守。为了转变目前的音乐教学现状,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校音乐教师需要优化并完善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进行创新。比如,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对民族音乐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掌握民族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民族音乐赏析作业,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纪录片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对民族音乐进行鉴赏的同时掌握民族文化,这对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具有积极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趣味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他们才会自主学习,从而保证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游戏,比如当教授完一首民族歌曲以后,教师可以组织歌词接龙小游戏,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对学生深入学习民族音乐具有积极作用。[3]
  (四)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可以创造与民族音乐息息相关的教学氛围,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在常规教学中,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张贴一些关于民族音乐的海报,展示民族乐器,布置民族音乐元素,来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工作,运用多媒体设备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加快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进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4]
  (五)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际上,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職业素养与民族音乐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我国诸多高校都缺乏民族音乐教师,导致民族音乐教学工作不能深入开展,对学生提出的疑惑不能及时准确解答。基于此,高校需要加强对民族音乐教师的培训与教育,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与讲座,来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构建高水平、高素养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深入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做铺垫。另外,高校还可以聘请一些民族音乐教育专家到校传授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学好民族音乐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但当前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还存在几点问题,比如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缺乏特色、定位不明,教学工作不到位,缺少教学资源等。为了提高与增强学生的道德水平与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优化民族音乐教育,只有找出问题的具体产生原因,才能制定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保证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良性发展。高校可以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转变教学思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来实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昌宁.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3):120.
  [2]李生军.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评《高校音乐教学探究》[J].高教探索,2020(2):139.
  [3]王鹭羽.黑龙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3):13.
  [4]陈家标.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高师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当代音乐,2019(12):33-34.
  作者单位: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2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