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机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农业院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农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措施,以培养出农机专业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服务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机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0)03-0084-03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既在行业经济发展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肩负重任。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农业高职院校,也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开办农机专业的职业院校,肩负着服务辽宁地区农业发展的重任,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为辽宁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的任务。
  1 农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农机专业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对区域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调研相对滞后,造成人才培养与实际行业岗位要求相对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亟需进行农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 课程体系与实际岗位脱节
   农机专业课程构建根据岗位调研、农机具结构及作业范围等方面进行,以柴油机结构与维修、农机电气系统检修、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底盘结构与维修、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5门核心课程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加农机营销、机械制图与识图、电工电子技术、精准农业装备、畜牧机械检修等专业基础课和拓展领域课程,课程范围符合农机专业要求。但是,由于区域行业调研不足,以及課程建设资源缺乏等影响,造成课程建设缺乏针对性、全而不精,课程内容更新缓慢,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岗位脱节。
  1.2 实验实训条件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农机行业一线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尤为重要,专业相关的实验实训条件必须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发展前期以现有的专业教学资源作为基础,包括电工电子实训室、发动机实训室、农机构造实训室、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耕整地机械等教学资源,但现有实验实训条件已不能满足农机专业教学要求和未来农业装备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亟待换代提高。同时,行业企业参与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较少,与行业企业接轨不够,亟需建设符合农机行业发展需求的实训基地。
  1.3 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健全
   校企合作是可以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的模式。推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既可以向农机装配制造企业输送人才,又在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了多元化、创新化。学院虽然建立了校企合作制度,但具体实施不到位,仍停留在企业用人层面上,缺乏深度合作,亟需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1.4 教师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是执行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学院有农机专业教师共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其余均为中级职称,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专业教师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有待提升,需要培养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完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建设,发掘在行业企业中具有影响力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进一步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2 加强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素质能力为目标,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重点,从专业教育理念、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等方面全方位开展系统建设和改革,打造支撑地区行业发展、引领区域专业发展的综合实力显著的农机专业。
  2.1 构建农机专业课程体系
   农机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农机行业后市场、农机使用与维修、农机营销与服务等方面需求。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载体。针对农机专业课程建设出现的问题,结合学院“二元三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要求,对5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大调整。首先充分调研了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沃得农机(沈阳)有限公司、远大石川岛农机有限公司等大型农机企业,以及省内10余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实际岗位需求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与调整,并建立核心课程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资源。同时,针对博世燃油系统实训中心增加了柴油机电控系统检测与修复课程,针对农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增加了农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针对无人机实训室增加了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课程。此外,还在专业课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元素,实现传授专业技能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企业实践环节,学生每学期定期到相关合作企业进行实践,企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到学院进行讲座和授课,同时还增加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玉米春播秋收实习、水稻春播秋收实习等企业主修课。企业元素的加入避免了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脱节,使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具有针对性。
  2.2 建设实验实训基地
   近年来,根据农机专业发展需求,学院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一是改建和新建实训室,完善基础教学资源。新建电工电子多功能实训室、液压实训室、电气实训室、底盘实训室及无人机实训室,更新发动机实训室,以满足校内理论与实践教学需求。二是与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与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现代农业装备实训培训基地,与无锡林农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现代农业装备虚拟仿真协同创新中心,与苏州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共建博世燃油系统检测中心。三是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现代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博士燃油(沈阳)成焱服务站、远大石川岛农机(沈阳)有限公司、沃德农机(沈阳)有限公司、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吉峰农机、汇丰农机以及省内各大农机合作社共建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农机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案例资源建设等需求。   2.3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目标是以市场需求和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突破制约高职院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促进政府主导、行业企业支持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校企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培训基地,开展以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为代表的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农机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订单班,与辽宁省黑山县校企共建农机专业定向班,与博士燃油(沈阳)成焱服务站共建博世方向班,与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组织专业师生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专题调研与实践。校企深度融合使学生就业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方向性地为企业输送相关人才。
  2.4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院不断加强农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培养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相关教师每年到合作企业、院校和研究单位考察不少于5次,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不少于3次,学习同类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和主要经验,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掌握国内外农机行业发展前沿信息。二是培养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企业组织的专业学习培训不低于2次,参加国内大型学术会议1~2次。培养骨干教师成为农机行业领域的专家,促进校企合作教育及产学研结合。三是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校内专任教师和聘任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构建农机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每年从省内外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聘请行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以此加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四是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专业发展的未来,校内采取以老带新的模式,加强教学方面的培养。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国家或省内培训1~2次。每年組织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践1个月。在校内每个月组织2次实践教学培训。
  3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的基础下,学院努力探索高职院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建设创新化和国际化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需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紧跟行业的发展需要,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无借鉴性,需持续进行,企业也需提升与院校深入合作的意识,构建真正以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提升专业的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郁志宏,崔红梅.以能力为导向的卓越农机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35-136.
  [2] 张茜,耿智化,张军辉,等.“校企合作”模式下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科技文汇,2019(472):85-86.
  [3] 黄永洁.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48):245-246.
  [4] 张振国,吕全贵.新工科视域下校企合作农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农业工程,2019(11):90-94.
  [5] 杨宏图,张红党.“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17):107-108.
  Research on Talent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Tak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Major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WANG Zhongnan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 Yingkou Liaoning 115009,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pecialty is the key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higher vocation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Taking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alents, and explor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measures of the training mode, so as to train the comprehensive and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alents and serve the rur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pecialty; personnel training; innova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2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