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高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部 2016 年 7 月发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明确指出:沿线各国携起手来,增进理解、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互学互鉴,谋求共同利益、直面共同命运、勇担共同责任,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跃的教育合作态势,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启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成立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萨马拉交通学院,以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培养高铁专业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一、高铁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职院校依托“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设立专门机构培养国际化人才并取得了阶段成果;但其中涉及高速铁道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较少。合作办学中的高速铁道工程技术领域专业仍存在政策制度不完善、课程体系与课程目标不系统等问题。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需要懂商务、懂外语、懂技术、懂运作,具体体现为:具有一定的高铁施工相关的资源、知识、信息交易等储备,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精通高铁工程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熟知国际规则与惯例,具备处理相关事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等。
   三、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生尚未达到铁路行业涉外企业对员工“懂商务、懂外语、懂技术、懂运作”的能力要求。二是学校教学资源条件与高铁新规范、新标准、新工艺对接不紧密,技能训练系统性不强,不能有效传授给学生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三是专业师资分类培养提升机制尚不健全,师资培养不系统,专业课教师双语教學能力不足。
   四、高职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策略
   陕西铁路工程技术学院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模式为基础、课程改革为核心、双语队伍为保障、资源条件为支撑、自主诊改为保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构建“三融合、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三融合、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技能培养与双创教育相融合,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二)制订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聚焦培养国际“四懂”人才需求,学校联合中铁一局等公司成立“铁成国际班”,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开设专业英语、国际规则惯例等课程;联合俄罗斯萨马拉交通大学开办高铁专业,实行“3+2”学制,共商方案,共定标准,开设俄语等课程。聚焦培养对口国家本土化人才。学院还联合中国路桥公司在肯尼亚设立培训中心,制订线路工、桥隧工培养方案和标准,培训该地本土员工。
   (三)挖掘全要素双语教学资源
   学院建设了涵盖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全部知识点、技能点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丰富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学院配套开发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微课、视频动画等形式,满足了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教、学、做、练、考”的需求。此外,学院引进了具有国际标准的行业标准、原版教材、参考书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了轨道精测精调等专项技能双语培训包并编写了双语培训教材。
   (四)打造“双师结构、双语教学”的师资团队
   学院建立了教师分类提升、轮训、国外研修机制,坚持实施 “五年一轮训”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开设专业骨干教师外语培训班,通过外教校内“周末讲”、赴西安外国语大学封闭训练等形式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实施教师“送出去,派出去,走出去”计划,选送专业课教师赴德国、俄罗斯等国学习研修,与俄罗斯萨马拉交通大学互派教师交流讲学,选派教师组成专家团队赴肯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本土化人才培养。
   (五)建设高铁综合实训基地
   学院立足高铁施工与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建设了高铁线路、高铁隧道、高铁测量和高铁检测综合实训基地,突出教学、生产、科研、创新实践、技术服务、技能鉴定、技能培训、技能大赛等八大功能,形成了覆盖线路、桥梁、隧道,集检测、测量于一体的全周期、集群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此外,学院自主编写了系列任务书、指导书、作业标准化卡、单项作业指导书等实践教学资料并出版实训教材。
   (六)建设常态化诊改机制
   学院从六个维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建立专业质量目标标准体系,建设了以年度为周期的诊改工作机制。依托数据监控平台,无痕采集教学过程数据,直观展现教学实时状态,及时诊断改进。
   目前,该培养体系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学院组建了铁成国际班,与俄罗斯萨马拉交通大学联合开办高铁专业,共同制订了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二是学生的外语交流、商务谈判、FIDIC条款应用、国际项目管理等能力显著提升,学院为中国中铁等公司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三是立足服务“一带一路”铁路建设国家,学院开发了铁路线路工、桥隧工培训方案、培训标准,开发培训资源,并向肯尼亚开放共享。
   (本文系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JYB19—217)
  (责编  李亚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3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