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独立学院电子通信类专业课程群建设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董优丽

  摘   要: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需要,针对电子通信类专业的课程教学相对独立、理论知识较深、抽象难懂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在理论教学上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以EDA平台融合各学科实验,并以项目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的课程群实施方案。实践证明,课程群建设能够整合优化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建立全面清晰的通信系统框架,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群  电子通信  EDA
  中图分类号:TN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c)-0210-02
  随着电子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类人才,不断完善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依据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分别构建了相应的课程群建设方案。
  1  课程群建设意义
  课程群是指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于同一培养范畴的一类课程,课程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打破了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弱化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之间的亲和性,使它们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连贯起来[1]。然而,由于电子通信类专业的课程覆盖范围广,理论较深,且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学生学的内容很广但不精。另一方面,传统的单门授课方式仅仅以一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学方案,缺乏整体上的规划,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全面的知识系统框架。
  本文提出的课程群建设不仅仅通过建立合理的课程系统,整合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果;更是通过实践环节的多课程融合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文根据目前已有的高校提出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群建设思想[2],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适用于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方案。
  2  课程群建设目标
  考虑到独立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两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具体的课程群建设方案。具体的课程群建设目标如下:
  (1)理论教学:从整体上规划课程群的教学体系;明确课程群中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弱化课程独立性,强化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交叉互融;注重内容上的承前启后。
  (2)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课程群中各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上的整合,采用阶梯型的教学方式,先完成各学科的基础性实验,再进阶到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实验,最后采用工程项目进行考核。
  (3)考核评估:除了通过传统的卷面考试来考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外,为了更好地衡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将采用实际工程中的项目进行考核,以2~3人为一个小组,独立完成指定的项目,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小组成员的分工来进行考核。
  3  课程群建设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由课程群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在课程群的背景下,首先制定课程群的总体框架,确定课程群中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合理分配学时;再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课程群建设。
  3.1 理论教学的课程群建设
  在理论教学上,调整各课程知识点的分布,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覆盖面以及学科之间相关知识的连贯性。结合电子通信行业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从书面知识的理解上升到在实际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将课程群里的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和融合,从整体上进行优化,在内容上承前启后逐步深入,精简课时。电子信息的专业课主要包含电子技术类的专业基础课和信号处理类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是在《电路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电路》,要求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覆盖了通信领域内的各方面通信技术,知识面广,理论较深,学生学习难度大。《信号与系统》主要是对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则在离散时间信号的学习基础上,学习DFT(离散傅里叶变换)、FFT(快速傅里叶变换)、FIR(有限数字滤波器)和IIR(无限数字滤波器)等。考虑到《信号与系统》中包含了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那么《数字信号处理》将减少该部分的学习。类似地,《信号与系统》中不需要讲授Z变换的相关内容,而是放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讲解。在教学实施中,注意减少复杂公式的推导,重点介绍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2 实践教学的课程群建设
  考虑到电子通信类的专业课理论知识较深,相应的实验课程往往依据各自的教学大纲独立开发,实验也是以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难以将各学科的内容整合起来,建立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因此,我们将相关课程的实验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分配。对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单片机及其应用》、《EDA技术》等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采用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项目考核”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院提供的EDA实验箱可以实现基于数字电路、单片机、ARM和FPGA的综合硬件电路设计。通过完成跨学科的综合实验和项目,学生能有效的将“数字电路设计”、“单片机开发”、“基于ARM开发”和“基于FPGA开发”等各种硬件电路的开发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硬件开发能力。
  另一方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也可以通过综合实验和项目的形式融入进来。如《通信原理》中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码型产生及编译码、多种数字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FIR和IIR滤波器等[3]。这种课程群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硬件开发结合起来,学生能从实践教学中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它们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有更全面的认知。而且,通过将多门课程的实验进行融合,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将相关学科地知识贯穿起来,帮助学生对通信系统有全面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在实践教学中,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学生开放综合实验室,提供各种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本文针对电子通信类专业课程群建设进行探索,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课程群建设方案,为电子通信类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参考。针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将课程群中各学科的实践教学进行整合,统一规划,采用进阶型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完成融合了多学科的综合实验和工程项目,对理论知识及其相关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实验学时的利用率,而且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契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刘东升,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3):61-64.
  [2] 朱冰蓮,印勇,方敏,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将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8(5):47-49.
  [3] 徐望明,刘毅敏,李炳生.“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与改革[J]”.现代计算机,2015(4):26-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5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