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级环境监测站污染源监测能力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海荣

  摘 要:县级环境监测站在开展污染源监测工作中,存在经费保障不力、人力资源贫乏、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现状,难以高质量完成污染源监测工作。提出通过落实经费保障、提升能力建设、强化监测规范化、组建特色实验室等对策建议,逐步提升县级环境监测站污染源监测能力,发挥其污染源监测主力军的作用。
  关键词:县级;污染源;监测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pollution source monitoring,coun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have some problems,such as poor financial support,lack of human resources and data quality to be improved,which make it difficult to complete pollution source monitoring with high qual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capacity of coun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gradually and play the role of the main force of pollution source monitoring,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such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nds guarantee,the improvement of capacity building,the strengthening of monitoring standardiz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characteristic laboratories and so on.
  Key words:County level;Pollution source;Monitoring capacity;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1 绪论
  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是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目的是着力解决现行以块为主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存在的难以落实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建设等四个突出问题。垂管改革后,原市级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上收,由省生态环境厅直接管理,独立客观地开展驻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价工作;县级环境监测和监察随县级环境保护局一并上收到设区市,作为市級环境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环境执法重心下移,县级监测力量作为执法监测的保留,有利于实现测管协同,快速反应,同时又避免地方干扰[1]。
  2 县级环境监测站污染源监测能力现状
  垂管之后,由于环境执法重心下移,县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其主要监测工作调整为开展辖区内污染源监督监测、应急监测,配合监察部门开展执法监测、信访监测等污染源监测工作。污染源监测是政府实现对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势必对企业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对政府的环境决策和公信力也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切实保障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是县级环境监测站面临的巨大挑战。然而,现阶段县级环境监测站存在经费保障不力、人力资源贫乏、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现状,难以高质量完成污染源监测工作。
  2.1 经费保障不力
  县级环境监测站缺乏污染源监测专项资金来源,很难有足够的资金保障进行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和业务能力建设。因资金保障不到位,很多县级环境监测站在标准化建设验收后未购置任何新的仪器设备,污染源现场监测仪器设备落后、老化,故障率高,导致监测数据工作的不准确,无法满足当前环境管理部门对监测数据质量的要求。近年来环境监测新老方法更替很快,由于缺少经费来源,方法变更、能力扩项无法实施,导致监测能力逐年衰退。尤其是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方面投入较少,县级环境监测应急监测预警机制、应急监测保障体系还未建成。
  2.2 人力资源贫乏
  县级环境监测站在岗人员数量不足,难以高质量完成日益繁重的污染源环境监测工作。县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与环保局机关混编混用现象,相当数量的人员被环保局机关或其他部门借调,形成了表面上监测站编制满编,但实际在岗人员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满编不满岗”同时也导致无法扩编,造成县级环境监测站人才梯队断档、人员老龄化严重、无法引进高学历人才的现状。其次,人才梯队不稳定。由于混编混用导致监测人员不足,很多县级环境监测站采用聘用制人员进行补充,但是待遇方面无法保障同工同酬,不确定因素导致高离岗率,监测人才流失严重。
  2.3 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污染源监测数据更具有高度敏感性。县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监测力量不足,常年处于疲于应付工作的状态,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县级环境监测站处于整个监测网络的最底层,有相当一部分人整体素质不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基层监测人员参加环境监测系统技术培训的机会很有限,对监测规范、监测方法无法深入理解和应用,从而导致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一直处于较低状态,进而影响整个监测数据的质量。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较差,大多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真正运用到日常监测工作中去,监测数据的“五性”难以保证[2]。
  3 对策与建议
  3.1 落实经费保障   保障县级环境监测站能力运行经费是完成各项污染源监测工作的基础,更是地市级环境监测垂管平稳过渡的重要前提。垂管后,地市环境管理部门要将县级监测站监测经费列入市级政府财政经常性项目编制预算,落实好经费保障。
  3.2 提升能力建设
  一是要不断提升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硬件能力建设,通过购置、更换必要监测仪器设备,开展监测方法变更、新方法能力扩项,使县级监测站的监测业务能力逐步“填平补齐”,满足污染源监测工作需求。二是要不断提升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软实力”,重视监测队伍的建设。借改革之际妥善解决“满编不满岗”的现状,引进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充实监测人员梯队;通过加强对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到先进的监测站进行调研学习和技术交流,接受上级监测部门的技术指导等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逐步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强化监测站内部管理。围绕“数据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这一主线,制定科学性、合理性的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质量管理制度,并真正把制度运行起来,打造一支“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环保监测“铁军”,实现测管协同,快速反应,做好环境管理的“耳目”。
  3.3 強化监测规范化
  污染源监测风险系数很高,要求采样准备、现场采样、运输、实验室分析、记录填写、数据和报告整个过程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县级环境监测人员以后会更多地出现在监督监测、执法监测、应急监测活动中,必须从思想意识上要高度认识到污染源规范化监测的重要性。县级监测部门要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将质量保证措施落实到环境监测的每个环节,变被动应付监督考核为主动实施质控措施,做到污染源监测数据“真准全”。尤其是要进一步规范污染源现场监测,虽然国家出台了废水、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但基层监测部门监测人员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由于个人能力、人员素质不同,对标准的理解力不同,可能在标准规范的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因此有待于生态环境部出台类似采测分离系统的污染源监测标准化流程,来控制污染源现场监测的质量,保障污染源监测数据准确、真实,以满足新形势下对监测工作的新要求。
  3.4 组建特色实验室
  垂管后,县级环境监测站全部上收至设区市,如何借这次垂直改革的契机,在全市范围内重新配置监测能力,以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效果,是县、市级环境监测垂管成功的关键。通过评估县级监测站的能力水平和特色,每个监测站能力建设侧重点不同,如有的以土壤监测分析为主、有的以VOC监测分析为主,重新定位每个县级监测站主力方向,避免重复投资建设,下活市级污染源监测这一盘棋。
  4 结语
  虽然县级环境监测站污染源监测能力现状存在种种困难,但是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最坚实的基础,只有把这个基础打牢,才能发挥其污染源监测主力军的作用,才能获取最真实最直接的监测数据。
  参考文献:
  [1]吴舜泽,秦昌波.关于地方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重点任务的基本考虑[J].中国环境管理,2016,8(5):9-12.
  [2]王冬.新常态下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难点及对策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6,1:13-15.
  作者简介:赵海荣(1983-),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6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