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层环境监测站今后工作方向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能是承担所在辖区的环境各要素(空气,水,声)的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及时准确、科学系统地掌握和评价辖区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当前环保督察越来越严峻,但是基层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却变得越来越薄弱,基层环境監测站技术人员匮乏,西部三级站很多已无力承担所在辖区的监测工作。现结合多年工作实际,谈谈基层环境监测站今后工作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基层环境监测;工作方向;思考
  
   环境监测站是环境保护部门的核心,可以为社会提供科学、合法的监测数据。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数据对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具有指导下意义,为以后环保部门的监测方向提供借鉴。而基层环境监测站可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直接获取当地环境的第一手数据,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地方乃至国家的环境评价和环境保护决策。
  1 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量
  1.1 常规监测
  每月常规监测县城区、辖区内各个乡镇的千人以上饮用水源监测,分别进行水质28项监测。季度性河流断面监测,省控及以上断面每次连续监测两天,其余断面监测一天。乡镇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都要纳入季度性监测。每季度城区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按照监督性监测重点企业清单,以及按照监察大队的工作要求来开展监督性监测和投诉监测,调查监测、比对监测。空气自动监测站协助第三方运维,做好数据后勤保障。
  1.2 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体系的规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平行样和空白样,加标等),每年质量体系检查包含32个大项(仪器期间核查、仪器检定、标准物质期间核查、内审、标准查新、管理评审、质控方案等等)
  1.3 协助生态环境分局的工作
  部分人员要协助局里搞党员活动、主题教育等。协助分局的工作和对接市监测中心安排工作。协助大队做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配合市监测中心站做好土壤、应急等生态监测工作和其他工作。
  2 基层环境监测站存在的困难
  2.1 环境监测工作任务量加大
  “十三五”期间,基层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量、污染源和环境管理监督性监测工作量增加数倍。如地表水河流断面的数量增加很多条,环境监督性监测企业数量也在增加、环境执法监测、污染源监控设备比对监测或临时性监测等数量级增加。在这种状况下,现有的监测能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监测的需求。
  2.2 环境监测硬件落伍
  基层环境监测站的仪器设备落后、老化情况严重。由于县环境监测站的投入全部由县财政负责,单一的投入渠道和有限的财政投入,导致监测设备更新慢,仪器设备老旧。目前缺少红外测油仪的基层监测站就很多(由于2019年方法更新,原设备淘汰),并且大部分实验仪器都是手动进样,实验耗费时间是其他监测类别的数倍。
  2.3 监测技术人员流失
  由于监测技术人员专业性强,监测技术扎实,导致被抽调、挂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基层监测站,编制10人,在编在岗却只能达到一半。
  2.4 人员持证已不完全
  基层监测站由于五年进行持证考核一次,大部分持证上岗证已经到期或将要到期,由于人员流动大,导致持证不完全,重新持证的难度很大。
  2.5 监测经费不足影响监测能力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监测工作量成倍增加,各类物品、药品、仪器、仪器消耗及维修价格大幅上涨,无业务收入来源,单靠财政支持经费很少,监测站经费从分局财务列支,分局本身在财政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钱投到基层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
  2.6 管理上重结果忽略过程
  由于绥阳县环境监测站人员少,监测人员既要采样,又要分析项目,往往早上采祥,下午回实验室分析,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问采祥,也很难保证按照程序规范,在样品保存期内进行有效的实验分析,从而影响采样、做样的质量;另一方面,基层环境监测站缺乏全方位的技术人才,质量管理的重心一直比较集中在买验室操作的环节上,而放松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样品采集、实验分析、质量审核过程也不能严格按规范要求。最重要的是监测工作要按照程序文件完成三级审核,而整个体系由于人员的缺乏,部分基层监测站存在未能有效建立质量体系的问题。
  3 下一步工作建议
  3.1 在有经费和人员完全在编在岗的情况下,加强能力建设,建好监测站
  一是建议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综合基层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情况,补助经费,维修故障仪器,以及更新仪器设备。
  二是建议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将所有抽借调人员召回原岗位,准备学习实验项目,持证上岗,或者解决岗位编制问题,监测人员的构成。
  三是做好人员分工(分配好药品管理和仪器设备管理、外出采样、资料收集、室内实验监测工作,出具监测报告,监测质量体系管理等)。
  四是加强监测站能力建设,多外出培训学习,加大质量体系的规范。
  3.2 在没有经费和人员不能完全在编在岗的情况下,用好监测站
  一是参考放宽思路,打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监测做法,将基层监测站所有监测项目委托第三方监测公司监测,实现经费利用率最大化,而且让第三方监测机构进入市场是以后监测的方向,监测人员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经过精确的计算,委托监测费用其实比每年投入在监测站自行监测的费用还要高,仪器维修费每年需要5万元,仪器检定费用需要3万元,实验药品每年需要7万元,采样送样用车费用5万元,器皿消耗2万元,不包含仪器坏掉重新购买的费用,不包含废气、噪声监测,初略估计单单水质监测28项一年就要花费22万元。而一年全委托第三方的费用也才在40万元。
  二是委托监测后,在岗人员可以充实到分局各科室帮助工作,将人员做到最大化的利用,监测人员熟悉每个企业生产工艺,熟悉企业排污的监测流程,对于配合监察大队执法,环保验收、环评等更能实现科学配备。
  参考文献:
  [1]许威.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11):330-331.
  [2]邬艳秋,张爽,张更宇,等.新常态下三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J].科技展望,2017,27(6):261-262.
  [3]王鸿波.基层环境监测站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考[J].环境与发展,2017,29(3):242,244.
  作者简介:洪福(1992-),男,汉族,贵州毕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监测及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6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