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合作:小学科学教学高效化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针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这对指导新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方案,开设合作性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陶行知先生的这个教育思想,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分析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通过合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促成高效科学教学。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 科学实验
  一、科学分组,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创造条件
  在制定合作学习方案时,第一步是完成学生的分组工作。要想使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展开,关键便是分组。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对分组做细致全面的方案设计,科学分配小组内的每一位学员,使学生在小组中都有分工,发挥自己的潜力,这对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
  例如,在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的实验中,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手操作能力、知识吸收情况以及个体差异做具体详细的分析,将学生按照强、中、弱这三个层次来划分。争取保证小组内每一个层次都有两名组员,小组的成员人数保持在六人以内。随后,教师安排组员的具体分工,在每组强的层次中挑选一名组员做该组的组长,还需要确定实验的操作员、统计员、报告员等细致分配。组长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协调组员,操作员主要是负责操作主要实验,统计员负责记录数据信息,报告员负责编写实验报告并上报实验的最终结果。在这个六人小组中,可能会存在两个人共同负责一项实验工作,这使得实验的精准度得以有效提升。每一位组员在合作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令合作实验顺利完成,学生学习成效与教师教学效率实现双向提升。
  二、巧设任务,提升合作学习效果
  在分组结束后,便是对各个小组进行任务分配。在制定各组任务计划的同时,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为出发点,通过谨慎仔细的分析、细致的考虑,创设情境或利用难度系数较大的实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发,锻炼学生运用现有知识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渐渐提高。
  例如,在小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太阳的位置和方向》中,学生的探究目标是熟练地将太阳每日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变化位置描述出来;能够借助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能够列举例子,说明动植物以及我们的生活中太阳的重要意义。根据探究任务,教师准备教学工具,分别有方向卡片、早中晚卡片、活动手册和电子课件,以及太阳在一天之内东升西落的视频。首先在课前导学环节,教师播放视频,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探究分析,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可以向学生提问: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早中晚不同的時候,哪个时候最热,你是怎么知道的?太阳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利用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并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锻炼发散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适时引导,锻炼学生合作技巧
  1.正确引导学生表达观点
  在分好的小组中,为了提高合作学习效率,每个成员都应该将自己的想法明确说出来,让同组成员相互了解,清楚每个人的实验观点。只有这样,合作探究才会顺利有效进行,学生在此合作中才可以懂得合作的真谛。那么,这也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例如,在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各组提出实验假设:倘若将以上种子分别放在水中,那么将会出现何种现象呢?我们知道了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么这些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怎样的呢?教师引导学生与组内成员猜想本组的实验现象,并对其猜想结果进行汇报。
  2.引导学生学会讨论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解决组内共同的问题主要方法是讨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后,小组内可能出现分歧,这就需要小组进入讨论环节。在讨论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讨论方向或关键点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问题讨论方法和顺序。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开始进行实验操作,当出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得到了猜想的实验结果后,小组成员间的团队凝聚力会因此而增强,学习热情和实验信心也会被有效激发。
  例如,在一年级《观察一瓶水》的学习中,教师为了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增设不同角度的实验问题。教师提出从颜色、气味以及触感猜想水与洗发液以及木块之间的区别。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假设,可以保留不同的意见,待实验结束后对猜想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前的必要引导,让学生获悉实验的主要方法和目标,从而保障实验成效。
  3.引导学生团结协作
  在合作学习中,总会有几位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或者对自己不自信等原因,成为旁听人员。面对此情况,教师应当及时调整团队结构,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兴趣培养,以使他们可以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保持合作学习状态,增强他们的合作参与感,提高合作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
  例如,小学科学课程中有看似“危险”的实验操作,如《电》的学习,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胆怯而不敢参与实验操作。这时,教师应当告知学生实验的安全系数,并正确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可以陪同胆怯的学生进行实验,并就关键步骤向学生进行示范操作,身体力行地打消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当一次实验成功后,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渐渐不再惧怕此类实验,在合作学习时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当中。
  四、合理评价,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分享
  学生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大家在彼此帮助下完成了共同的目标,所以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将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以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提升。例如,在《磁铁和我们的生活》中,教师根据学生列举的实例来分析其对磁铁的认识程度,在课程结束末期进行有效的评价。同时,分析本章节中学生在小组实验、讨论探究以及知识学习中的表现,并进行综合式评价。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不论评价的对象是学生个人还是小组团队整体,我们都应当以谦虚的态度去对待,同时对听到的建议进行反思处理。而面对学生及小组团队的闪光点,教师应当抱以肯定的态度,给予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并将学生或小组的合作成果分享给大家。这种方法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认清自己的能力,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得到能力上的提升。
  五、结语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进行互动性学习,不断调整自身思维模式,使自身的思维获得进步。同时,也让组内成员实现知识技能间的互相帮助,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充分的锻炼。
  参考文献
  [1]赵涵. 小学科学课堂合作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大学,2017.
  [2]郭洪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3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