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贸易便利化的一种设施。厦门“单一窗口”建设处于国内较领先的行列,透过单一窗口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但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单一窗口功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制度和技术层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国际贸易;厦门“单一窗口”;贸易便利化
  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商务中心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定义为国际贸易便利化的一种设施,该设施为贸易相关主体(包括贸易及运输领域)通过单一的窗口提交进出口和转口贸易所需的单据和各类标准化信息,若是电子报文,只需一次性提交所需的数据。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内涵:一是貿易相关主体通过一个平台提交进出口贸易流程及相关监管要求的所有贸易信息和单证,且这些贸易信息和单证是标准化的;二是通过单一窗口所有贸易信息或文件只要透过单一入口申报一次,与传统贸易流程相比,大大简化和加速了申报流程;三是提高了信息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一措施的使用会使市场和政府间的信息流更加流畅和简化,且相关数据在政府不同部门或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共享,从事跨境贸易的各方都能从中获得可观的收益。
  一、厦门“单一窗口”建设及运行成效
  2014年10月,国家口岸办召开沿海地区口岸单一窗口建设推进会,同年12月国务院发布《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要求沿海各口岸必须率先在2015年底前建成“单一窗口”,全国各口岸在2017年底前建成单一窗口,全面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在此背景下,由厦门市政府牵头、市商务局下属的口岸办主导,在市发改、经信、商务、口岸、交通、税务、财政、金融、外管等36个部门的共同参与下,整合了海关、港口、贸易各方资源,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于2015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厦门单一窗口先后推出1.0初始版和2.0升级版,其服务项目涉及进出口方面的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关检“三互”合作、贸易许可发放、金融服务、政务服务、对台往来专区、港口物流、公共查询等九大业务。厦门自贸区通过单一窗口的这一创新模式的运行,进出口贸易效率显著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1.大幅扩大服务对象。截至2018年12月,平台累计用户数达到7023家,间接服务企业2.6万多家,个人用户5.4万户。通过厦门“单一窗口”申报处理的单证日均达18.14万票。业务覆盖了厦门整个口岸,并复制推广到泉州、漳州、龙岩等周边地区(即厦门关区)。
  2.大幅提高通关效率。关、检合并后,申报项目从原来的229项减少至105项。实现货物申报、水运运输工具、空运运输工具、水运舱单四大业务100%通过“单一窗口”标准版申报。厦门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42.85小时和5.78小时,进出口通关时间压缩比在沿海十大关区排名第一。“通关业务互联网全口径自主申报”“税费自报自缴”“报关企业申报多介质身份认证”等入选2017年福建首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第三方机构评估为全国首创。
  统一整合跨境电商、快件、邮政小包业务,查验单位可充分利用查验设施同步同屏全数查验,实现“电子申报+电子审单+同屏比对+即查即放”的四位一体监管模式,对跨境电商商品快速验放,合格商品6秒内即可通关。
  3.大幅降低企业成本。现在厦门“单一窗口”下进出口申报环节0费用,并且口岸部门间申报数据的信息共享使企业申报数据项减少30%,通关时间压缩了40%,节省了50%的人力资源。并通过优化流程减少企业人力成本、时间成本、无纸化成本等。包括“关港贸”预约查验电子化以及国内首创查验费用补贴的电子化结算服务,实现了海关查验指令、企业预约、码头吊箱等环节的联动,减少了企业往返奔波,提高了作业效率。
  4.延伸大通关两端的服务。对接厦门市企业设立“一照一码”平台,实现“一照一码”基础数据与厦门海关报关单位海关注册登记备案业务的数据共享,对接厦门市信用监督平台,实现国家认监委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行政许可审批与市信用平台的连通。此外,厦门“单一窗口”还实现出口退税信息“零录入”,是继上海后第二个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实现出口退税的城市。
  5.参与区域性跨境电子信息交换。厦门“单一窗口”已和台湾关贸网路实现互联和数据交换。同时,作为继上海后全国第二个加入APMEN的成员口岸,厦门也积极参与其试点项目如通过物流数据交换实现海运物流可视化等。
  二、厦门“单一窗口”面临的挑战
  厦门“单一窗口”的建设虽然在全国已经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但对标国际先进还存在明显的差距,现阶段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的挑战。
  1.数据落地难。截至2017年11月底,国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已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1个省区市。随着货物、运输工具申报等业务接入国家标准版,厦门口岸的这些数据也通过标准版入口提交到海关总署等部门。由于这些部门属于垂直管理,数据在部门内系统中运行,处理结果并不发送回厦门“单一窗口”。以报关数据提交为例,厦门平台只知道一票货物的申报提交次数,并不知道是申报提交还是修改提交,也不知道申报的最终结果。数据不落地无法为全面评估单一窗口建设情况以及后续推进规划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极大影响了厦门“单一窗口”平台的服务监管效能。
  2.平台功能开发受政策影响大。以跨境电商相关模块开发为例,厦门“单一窗口”早在1.0版本就已经进行了相关开发建设,处于全国领先行列。但是由于厦门一直未成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建设出现了停滞。直到2018年7月,厦门被列入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后,与跨境电商相关的业务流程和监管模式等的试验和创新才得以重启。
  3.数据标准化程度低。厦门“单一窗口”在1.0版本完成了通关过程无纸化,在2.0版本后进一步实现了信息的电子化(把信息转化为数据元),但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单一窗口一样存在数据标准化程度不够的问题,参与贸易监管服务流程的各单位对数据格式要求不统一,提高了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难度,也影响今后进一步参与地区性跨境数据互换。   三、厦门“单一窗口”发展建议
  1.推动口岸申报数据落地。为了更好地实现厦门“单一窗口”面向企业提供口岸通关和港口物流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打造口岸公共信息服务生态圈,海关总署和国家口岸办等主管部门应从国家层面加强部门之间、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协调和衔接,支持按照关区和企业属地规则提供標准版所有业务申报后数据落地厦门“单一窗口”平台。
  2.开发厦门地方特色功能。随着“单一窗口”基本功能接入国家标准版,地方单一窗口的建设重点已经转移到地方特色贸易服务功能的开发。厦门“单一窗口”可以借助自身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构建对台和“一带一路”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金融服务体系、信用体系和商务纠纷解决机制等,实现有地方特色的国际贸易管理服务延伸,利用单一窗口平台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3.落实数据标准化。在《关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框架意见》和《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协调与简化建议书》出台后,关于构建《数据元目录》形成标准化数据的工作正在分层级逐步进行当中。全面积极推动数据标准化,根据国际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和协调,统一国际贸易数据格式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交换效率,促进数据共享、数据开发和监管互助,全面提高国家和地方单一窗口平台的效能。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设立能够提高贸易便利性、促进一国对外贸易发展。但是单一窗口系统建设周期长、项目多、投入大、牵涉部门广、难以获得直接经济效益,因此对政策推动的依赖十分明显。尤其中国各地区经济贸易水平发展不平衡,如何在安全统一的平台框架下,对不同地区的技术和制度需求做出回应,考验顶层设计者的智慧和基层实践者的沟通能力。实施单一窗口会面临许多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坚强的政治意愿、政府高层长期的支持,一个可靠的制度化的协作平台,对利益攸关者的语气和观点施加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下册)[M].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编译.中国海关出版社,2016.
  [2]张萌芬,胡涵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匡增杰,孙浩.上海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8(05)
  作者简介:
  杨玲雅(1964-  ),女,福建厦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0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