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学标准的提高,语文教材内的阅读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发展需求,课内与课外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课内外阅读渐渐融合。对于教师来说,将课内外文章整合起来是一门教学的艺术,绝不是随意而为之的。本文将介绍几点实施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内外阅读  整合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最优质的教学材料,其知识难度符合小学生学习基础,内容的鉴赏性很强,但是在丰富性和多样性上也是明显不足的。课外阅读是快速增长学生见识的一个渠道,也能对课内学习起到反向促进作用。教师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将课内外阅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催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一、利用课外阅读弥补课内知识空白
  课本中的文章包含了多种题材,阅读过程中使人生阅历不丰富的小学生接触到了丰富的社会、人文、历史信息,拓宽了眼界。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刚刚通过阅读燃起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内容便戛然而止,这时候教师应该立即抓住时机,搜集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与课内知识点相衔接。
  比如,《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介绍了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包括举办庙会、赛骆驼、抖空竹、喝腊八粥等,但是在这些描述上都是一带而过,没有细写。学生在阅读时,很多都产生了好奇的心理,想要进一步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此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们的需求,从课外搜集一些相关的文章、科普信息,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说一说本地的春节习俗都有哪些,仿照课内外文章也创作一篇介绍春节习俗或我国传统文化的作文。也可以允许学生在课下自己搜集课外阅读材料,师生一同研读,品味[1]。如此不失时机地将课内外阅读融合在一起,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也会积极响应。
  二、利用课外阅读提升课内文本认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長篇作品的节选,在不了解大的故事背景和框架前,单凭课文中的有限内容,学生很难了解文章的主题,对人物性格也不了解,这时候教师必须推荐学生阅读整本书或全篇故事,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课内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提升对文本的认知。例如,课文《草船借箭》出自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伯牙绝弦》出自《吕氏春秋》,《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源于《安徒生童话》等,这些书籍都有着很大的阅读价值,教师要抓住机会,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文本,让学生从中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四大名著的相关内容,为学生适当地展示其中的片段,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拓展阅读面,加强课内外阅读间的联系。
  三、课内外对比阅读提升鉴赏力
  课内外阅读整合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选择课外读物。课外读物必须与课内文章有一定的联系,二者相结合能够达到某种效果。除了可以按照以上两种方式,选择内容相关或全篇材料去阅读,还可以按照文章的主题去搜集同类作品,让学生体会同类作品下,不同创作者的不同写作风格,对比艺术表现手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笔者便结合本文的童话故事体裁类型,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如《小王子》《皇帝的新装》等经典童话故事,从而促使学生在同类体裁的阅读对比中去体会各自文本描摹的艺术表现形式。《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而《小王子》则是以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2]。尽管两篇文章的体裁相同,但创作风格和语言却各具特色,我发现,这样的对比阅读远远比要求学生探究课内文章效果更好,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课内外对比阅读丰富感知力
  除了可以搜集主题相同、内容不同的文本进行课内外对比阅读外,也完全可以搜集主题不同的异类作品,让学生自己去判断不同文章的主题,体验创作方法的不同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别,如此对学生阅读感知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例如,在选读内容《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时,笔者则基于本文叙事性和传奇性的主题特征,又为学生在课堂中提供了季羡林的散文《槐花》进行阅读。《槐花》是一篇节奏较慢的抒情散文,相比于教材文章《鲁滨孙漂流记》的情节紧凑性与叙事铺陈性的特征来说,两者在主题上有着相反的写作特点。而学生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包括写作风格、遣词用句以及思想表达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不同文本阅读的感悟经验。一个小说,一个散文,不同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各自的语言魅力,都大大地刺激了学生的阅读品位,从而在无形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使得阅读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3]。
  结语
  总之,将课内外阅读相融合,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内文章和课外材料有很多不同的衔接点,站在不同的出发点上去搜集材料,设计不同的对比阅读,能够取得不同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应该充分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这门教学艺术上,教师还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争取催生出更多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推动语文教育和改革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晓峰.漫谈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月光曲》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7): 143.
  [2]徐冬菊.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架设心灵的幸福桥梁——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J].新教师,2018(08):34-35.
  [3]王静.内引外联相得益彰——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6):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4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