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计算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抓好计算教学是做好数学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计算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实际生活中也离不开计算。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要抓好计算教学,让学生真正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计算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多的就是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抓好计算教学是抓好数学所有类型题目教学的前提。但要使学生的计算达到又灵活又准确,那就有赖于我们数学教师加强学生们在计算方面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会觉得计算很枯燥无味,没有求知欲,所以,作为数学老师就要从培养他们计算的兴趣下功夫,让学生们乐于学、乐于计算。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1.利用教具、学具教学计算,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在低年级教学中,特别是一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学生们刚入门,刚开始学习口算、計算时,可以借助数小棒、数圆圈等方式进行计算,特别是在用“凑十法”来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能借助小棒和圆圈等物体来先凑够十再计算,学生更容易理解,并算出结果。
  2.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在课堂上,多采用游戏方式来完成计算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不再觉得计算的枯燥无味了。在低年级的教学时,可以采用“找朋友”游戏,教师准备“计算题卡片”和相对应的“得数卡片”,让学生们通过计算出得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这样课堂气氛就会很容易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会得到了提高。也可以利用好电化教学,在课件里多设计一些有趣的计算游戏,比如:“闯关游戏”、“抢答游戏”等,让学生们在玩中学,这样学生学习得轻松,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好。
  3.设计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有竞赛才有动力,很多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经常设计一些计算竞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项,比如“计算小能手”、“计算我最棒”等,这样不但让学生在计算方面得到训练,还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这样的实例:学生邓卓荣,他本来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学什么都很容易掌握,但就是学习上欠缺自觉性,应付式完成学习任务,计算方面特别差,导致学习成绩比较差。自从我在课堂上经常设计了计算竞赛活动后,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学习态度改变了,学习勤奋了,计算题学好了,对于他那么聪明的一个学生,其他的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数学成绩很快就达到了优秀的等次。
  二、正确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掌握计算法则,理解计算算理是正确计算的保证。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的“凑十法”计算,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得到结果。二年级的乘除法教学中,先要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熟记乘法口诀,理解口诀蕴含的数理,再进行计算。到中高年级的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难度加深了,教师帮助学生通过从四则运算的意义的理解,利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去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高年级的简便运算时,必须要学生在理解数理的基础上,利用运算定律,善于观察题目中各个数的特征,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才能灵活、快速、正确地进行简便运算。在教学分数计算时,先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学习好通分、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学好分数的计算。教学中有这样的实例:
  一名叫邓锐康的学生,本来学习成绩是中等水平,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家长监督不到位,所以邓锐康并没有认真学习。复学后通过检测,发现他的成绩退步了很多,已经处于不合格的状态,于是我寻找他退步的原因,以及知识的遗漏,发现他连通分、约分等知识都不过关,导致所有的分数计算都不会,计算不过关,那么几乎所有的题目都因计算而失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给他补习了有关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约分、通分等知识,再每天加强了他计算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锐康的计算能力很快就提高了,成绩也相应地进步了。
  三、加强学生计算的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学生计算的能力必须是从不断训练中提高的,要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也不只是熟背法则,理解算理,选用了合适的计算方法就可以的。必须要求学生节节课练、天天练,老师可以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让学生们小测一到两道计算题,即时评讲订正,每天都布置适量的课后计算题让他们训练,计算熟练的同时,要培养学生们做到认真、细心,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鼓励学生用重复计算或检验等方法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总之,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工作中,可通过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学生计算技能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我相信一定会不断提高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3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