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浅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高中课程的设定中更多的倾向于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导师和主人翁,应该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改变和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可以高质量的提高自身素养水平、让课堂工作更加富有效率,让学生能够少一点课业,更加活泼的面对数学知识,让师生能够共同在探究基础上发现和解答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5-0084-02
让学生建立起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是数学探究的根本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使其拥有数学思维,让其把数学知识进行牢固掌握并提升自身的创新与探究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课程的设立中,就是让学生可以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后具体拥有数学的学习目标和思维,在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的同时对数学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其可以终身学习的同时形成有效的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学生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主人,教师要想办法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课堂探究氛围,在改变教学观念基础上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减轻其数学课业负担。
在教师对学生的数学传授课堂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去设计一些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的相关数学问题,营造探究的课堂氛围,合理地把握探究的深度,有效促进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提升课堂探究的质量,促进数学探究性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并没有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学设计和方法不适应于学生、对于问题并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受以往“填鸭式”教学影响,老师往往讲解较多但学生能自主思考较少,所以利用探究性学习这一方法对于数学教学课堂上使学生对于相关数学试题的解答有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學家罗杰斯提出:好奇心于人是天生的。拥有好奇心后会去主动地探索和发现迥然不同的观念并进行理性的查验,进而引起各方面的共振。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为班级学生营造探究性的课堂氛围,在探究之余提供了很多的学习资料,可以很好的把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潜力挖掘出来做到有意义的学习,在数学课堂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探究性学习的分析
1.让学生个体拥有和谐相处的能力和同学、老师可以良好合作,友好和睦进行学习的品行。两位同学结对合作,是椭圆和双曲线定义教学中的典型例子,凭借拉链和细绳的组合把图形进行完善并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能力。
3.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增强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面对立体几何的公理、定理、推论等,有些同学产生心理压力,教师可以多准备点教具、借助多媒体动画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掌握规律、化解困难。
5.质疑设问,以疑激趣。疑问就代表好奇心,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更为浓厚。设疑置难是引思促学的有效方法。凭借质疑设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究心理,让学生能够沉浸在课堂的相关知识探究中,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把相关能力进行发展。
6.立足学生,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在创设探究情境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和生活状态,引导每个人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发现问题背后的解决方法,有效增强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函数教学中,可以借助几何画板,不断变换数据,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归纳总结性质,改变了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而轻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的现状。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1.把教材重点环节设置为主要探究内容,学生能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进行假设。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效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再进行猜想和假设,发展自身数学猜想能力。
2.组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提出相互信服的、科学的结论。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彼此碰撞观点,有助于个体间取长补短,弥补学习中的漏洞,形成合作的意识。
3.利用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建立团队意识养成良好合作共同学习的好习惯,使学生待人真诚的同时逐渐拥有自身正确的思维观念:公正看待事物,对他人尊重等。
教师是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这是由教学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和领会新课改教学精神,抓住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有效促进个体探究性活动的开展,使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探究课堂之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
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有所吸收”,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于学习”。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特别明显,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花大力气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高素质探究式的教师,才能高效驾驭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当不断探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达到个性和谐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观察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尝试探究式教法,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解题方法,进行不断的全面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真正掌握解题的本质,探索解题的思维和规律。这样有助于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探究式教学的利弊。教师实施探究性学习后,应该反思这种学习方式的效果,譬如课堂上反思、课后反思、单元小结反思,以及试卷测试后的反思,等等。 教师在教学环节应该作为课堂和学生的发起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用探究式教法,引导学生学习技能和培养能力,调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程序。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数学的乐趣,体验解题的乐趣,尝试数学的观察,岂不是乐在其中。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成长,获得解题的方法和思维,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在知识海洋中获取新的知识。
此外,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舍的时候,也应该试试探究性教学方式,把一些内容扩展,而这部分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需要教师不断探究,寻求合理的教法。这时候,像小组讨论、教师提问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就很难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分解难点,在教学设计、多媒体的应用等方面多下功夫,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要勇于探索,我们一定在探究性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教育本质就是让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对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有重大作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利用题海战术使学生的解题速度有所提升,教师讲得多使学生被动接受很多相关的知识,但是长久而言却会磨灭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
四、探究性学习的交流
作为数学教师,我希望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分享给各位教育同仁们,能够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解题教学有点作用。
1.加强数学教材的应用
教材给予了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执教过程中要把教材融汇后形成自己已有的知识素养,充分重视并发挥出数学教材的主要功能,和学生们在探究中去共同学习数学思维和知识。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可以选择轻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数学课上思维发散得更快。良好和睦的师生情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解题效率和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就对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做出平等互交的要求,在平时对学生关注进而发现其所倾向的解题模式,可以避免不合理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数学教师攻克瓶颈和提升教学率。
而且,在师生共同探究课堂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更热爱学习。
最后,教师本身需要把自身的解题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进行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和授课模式进行革新和学生共同探索课堂的自主合作模式。比如,借助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对于“三角函数”有不同的理解,在设问后让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究“三角函数”的相关问题等。
2.引导学生了解题目条件
认真审题是解决数学题的前提所在。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师生开展探究的同时给出范例让数学语言快速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思维,帮助学生在读题时可以把关键的数据内容进行抓取。实际的高中数学教育中,因为学生的不谨慎审题会带来对题干的误解,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把探究重点放到学生对于数学题的解题思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挖掘题目中所蕴含的关键条件。
用一个数学题来作为例题对函数已有条件和函数图的关系进行探究:“第一个选项是A同学,出门后才发现忘记带家门钥匙,为了把桌上的钥匙带上选择原路返回。第二个选项是A同学,以正常车速行驶在路上但却遇到了堵车情况。第三个选项是由于时间有限,A同学提高了行驶速度。”为了找出符合函数图像的条件,学生首先可以通过A同学的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关键词找到明确的线索,引导学生整理出A同学“出门——折返——堵塞——加速”的行动过程,然后对函数图像中,对x轴与y轴代表的意思进行探究,构建时间与速度的分段函数图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时把相关数学理念明确进行梳理,使学生可以在阅读和解题时对数学题多了乐趣。
3.综合多種多样的题目解法
要是想把数学解题能力提高起来,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开展探究,只给正确答案的方式已经落后,要想让学生拥有开阔的解题思维就需要在开展平面化数学教学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拥有抽象思维,进一步让其对于解题的感悟和能力有所提高。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解题并在理解知识的层面对数学题进行分析,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相关数学素养和数学探究结合进行培养。
拿“数列”来讲,这类型的题目在高考数学中占有大比例的分值,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探究同时对课程进行设计,可以利用课堂去和学生把“数列”的相关题型和解法进行具体探索。比如:在师生共同对数列前n项和开始探究时按照题目要求利用倒序相加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并项求和及分组求和法算出最后答案。除此以外,教师在相关的综合题型的教授时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去和学生共同分析经典例题并进行探究,虽然花费时间长,但是学生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题。
总之,广大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探究性课堂教学活动,发展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引导班级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探究性学习之中,体会和感受到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快乐感,有效增强自身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个体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庆伟.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中能力培养浅析[J].中学教学参考,2009(23):6-7.
[2]张伟.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2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1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