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1-0003-01
  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中,教育部规划司副司长陈峰指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批应用型人才。如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校内学习的基础上,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其“学、实、创、就”能力培养的关键[1]。
  现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输出一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着重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建设建成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教育基地,结合实际探寻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与企业、区域经济还有社会发展的有效互动,建设具备一定影响力、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实践教育基地,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2]。
  1.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对校企双方的重要意义及目前主要不足之处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学生进行校外实践学习、拓展理论知识的重要场所,对理论知识的补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感性的认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激发创新能力,能及时发现理论知识的不足,纠正错误。
  1.2 实践教育基地可提升高校科研能力。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高校科研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利于科研人员及时更新理论知识,科研成果能更好、更快地走向社会,满足社会需要;二是企业有雄厚的资金,有专业的平台支撑科学研究,为科研成果的检验提供了平台,迅速转化为实际产品。通过校企间合作交流融合,在科研立项及科研进程中,联系企业需求,将有效提升科研与产业的相关性,更好地发挥高效服务地方的作用,实现企业与高校互利共赢、持续发展。
  1.3 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
  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也会考虑企业规模、企业文化、运营模式、发展前景等因素。毕业生在校期间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提前熟悉、了解企业环境,且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有利于企业提前发现优秀人才,在招聘时提前锁定目标人群,准确定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实际教学运行中,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应用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方式陈旧,多数教学方式仍以参观学习、老师教,学生看为主;教师水平与实践要求欠缺,高校教师多为研究型人才,理论水平较高而实际实践能力弱,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兴趣不高。在设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课程时往往没有调研大学生想法和意见,不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和困惑,更没有到基地去调研和考察,以致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没有全面系统地把控,与实际背离,学生兴趣不高。
  2.沈阳药科大学医疗器械学院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实践
  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交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药科大学的发展目标,沈阳药科大学紧扣国家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的需求,积极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合作,与知名医药企事单位共建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12个。医疗器械学院与辽宁开普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院共建省级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成省级创新创业特色专业,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体系等,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2.1 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制订一系列文件、制度,以切实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对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检查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要检查、督促合作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审核企业制订的实践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合作的企业应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拟定课程表,并派专人进行指导、评估学生的工作表现。对于不能胜任实践或存在违规现象的学生,企业有权利及时向学校反馈,甚至终止其实践活动。
  2.2 学院精准定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充分调研市场和企业需求,顺应医疗产业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诊断”为中心的变化,在坚实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梳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从实际出发,如“从校园人到企业人”、设备实操等等,学生可以同企业HR及专业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给学生引导学习内在动力,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极大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3 校企合作,推进教学改革。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定期邀请企业人员到校交流,将企业技术人员纳入自编教材委员会,参与教材编撰及课程改革的理论调研。将理论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课堂为主”向“课堂外”转变,注重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进而切实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并完善理论知识、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三者共同发展的课程体系。
  2.4 加强校企间人员交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本专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先后有10余名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或兼职。此外,学院聘请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并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分享最新的行业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对理论知识有更立体、深刻的认识。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其核心是综合素质优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关键在与“应用”,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3]。
  在“双创”背景和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下,市场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走創新培养之路为必然趋势。现阶段,校企联合共建实践教育基地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等。高校应借助自身优质教育资源,结合企业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创业型人才[2]。
  参考文献:
  [1] 杨东生,孟凡欣,刘晓妹等.校企“合作双赢”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初探.中国校外教育,2019(3):67-68.
  [2] 曹建平.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2-5.
  [2] 董伟智,朱福,张互助.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运营的探索与实践.专家论坛,2018(9):3-4.
  作者简介:崔勇(1982-),男,辽宁营口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及科研。
  基金项目:沈阳药科大学2016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序号:16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0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