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你我携手同行,拒绝校园欺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城镇小学校园欺凌现状
  近年来,校园里的欺凌的字眼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首先反应的往往是对欺凌者的指控和辱骂,但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城镇小学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是语言、暴力、网络等。欺凌具有不同的性别特征,受欺负男生的比例远远高于女孩,但女孩在受到骚扰时更有可能对其身心健康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从而更难摆脱这种痛苦。欺凌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因素、体质因素、心理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的对策是:1.家长要多关心孩子;2.引导角色互换;3.开辟情绪宣泄道4.学校制订惩戒措施和尝试典型引路;5.借助社会力量。总之,对于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学生个人、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携手同行、共同努力、参与。
  二、城镇小学校园欺凌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有的父母教育方式单一,只要孩子做错事,就用暴力或者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分青红皂白,以打为主,结果孩子有样学样,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欺凌其他的孩子。所以,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欺凌他人,归根到底是孩子年幼起父母的教育方法不正确。还有一些父母忙于工作或是离异家庭,孩子感受不到关爱。
  (二)体质因素
  我们发现,体质因素在校园欺凌行为中有较明显的表现。如:在班级里男孩的欺凌行为就比女孩发生得多而强,男孩占很大比例,大约是70%。强壮的孩子容易成为欺凌者,他们通过欺负行为来满足控制别人、展示自己力量的需要;瘦弱的孩子容易成为受欺凌者,由于自身原因,他们对欺负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来告诉大人害怕遭到欺凌者的报复,二来以为顺从就会让欺凌者同情而停止欺负行为。
  (三)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差,又不知道怎样排解,这时很容易找一些弱者来欺负,以些寻找心里的平衡。独立性强的学生,挫折后更容易表现出欺凌他人的行为。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而模仿学习的能力却很强,因而看见大人用粗暴的方式训斥孩子,他们也觉得这样做是对的,也把看到、学到的方式去对等待比自己弱小的孩子;此外,当孩子对含有暴力倾向的影视剧接触较多时,就会试着模仿,增强欺凌欲,强化欺凌行为。
  (四)学校因素
  学校是小学生日常活动中最重要的领域,校园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欺凌问题。首先,目前的教学形式仍以应试教育为基础,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而忽视了帮助小学生进行应试人格训练和心理教育。即使學校提供相关课程,也只是就地,也不能保证课堂集中,课堂的实际效果差,生产少。第二,学校监控系统是否完善,对欺凌现象影响不大。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学校就无法有效地干预欺凌行为。
  (五)社会因素
  现在社会网络非常发达,孩子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去接触这个世界。许多学生迷恋上网,并从网络上、游戏上接触到许多暴力内容,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一部分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喜欢与社会上一部分无业青年交往,受这些社会青年影响,这部分学生更是不愿学习,爱效仿这些人员的不良行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远未成熟,没有辨别善恶的能力,但他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当暴力文化蔓延时,不知道是好是坏。因此,他们会模仿这种文化投射的行为,从而导致欺凌现象。
  三、城镇小学校园欺凌的对策
  (一)家长要多关心孩子
  学生欺凌他人的行为不少是在受到指责、没有被尊重和信任的情况下产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无论工作有多忙,一定要找时间和孩子定期交流。节假日适当和孩子搞一些亲子活动,家长可针对孩子的优点、长处,有意识地布置任务,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帮助孩子在家庭中证明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得到尊重的满足,弥补缺失的情感。学校做的活动,家长也尽量参加,当孩子感觉家长在关注他,并获得相应的地位,就会减少欺凌他人的行为。
  (二)引导角色互换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诱惑,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比较差的。像有些男同学想买零食,但身上又没有钱,于是看见比自己小的同学有钱时,就想通过勒索比自己弱小的同学的钱财。我们创设了一个这样的角色游戏:让平时欺负同学的欺凌者来扮演受欺凌者的角色,让欺凌者体验被别人欺凌自己时的心理感受,知道欺凌行为给别的学生带来的伤害原来那么大。通过这种角色互换交流,欺凌者感知他人在角色分享中的情感,也可以定位自己为他人思考,创造与他人相同的情绪。这样,就可以有意识地抑制他们的冲动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在与其他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善他们的欺凌行为。
  (三)开辟情绪宣泄道
  有些孩子,受到父母或老师的批评时,他并不直接和父母或老师对着干,他可能觉得,他们是大人,那么强大,我可不敢,也不可能会赢,于是他会把自己的环脾气、怒气发泄到其他无辜的、弱小的人身上。
  (四)学校制订惩戒措施和尝试典型引路
  学校必须制定禁止欺凌、早期预防、事件管理、事后干预等程序性行为的专门规定,规范、严重骚扰校园,存在暴力情节,应严格按照规定处罚,决不姑息,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法制、道德、心理教育,通过晨会、班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宣传版报、在高年级班级开展反欺凌对策的辩论竞赛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宣传,反对欺凌。
  (五)借助社会力量
  要解决校园欺凌现象,如果只靠学校和家长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联系当地的派出所进校园给学生讲过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知道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同时,借助志愿者、公共媒体、社区等各社会力量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力量,有效地打击校园欺凌。
  总之,对于校园欺凌,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的整体环境,需要学生个人和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携手同行、共同努力、参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5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