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书目测定的缺藏案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选用核心书目分析法测评馆藏。首先运用引文分析法测定2002年―2005年计算机类图书核心书目,然后将该书目与5所高校的馆藏进行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我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类图书的馆藏质量总体情况并不理想。指出图书馆核心图书缺藏的主要原因是采访人员缺乏系统、正确的采购思路和方法,而学科专家则没有很好地渗透入图书采购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馆藏测评方法 核心书目 计算机类图书 缺藏
  [分类号]G253
  
  计算机类图书采购的质量控制一直是图书馆采购过程中的难点,本文分析几种馆藏测评的方法,认为核心书目分析法是最为理想的方法,由此首先利用引文分析法得出2002―2005年计算机类图书的核心书目和核心出版社,然后将该核心书目与5所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书目进行比对,试图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类图书的馆藏质量进行测评,并对核心图书的缺藏原因进行分析。
  
  1 馆藏测评方法分析
  
  1.1书目对比法
  这是一种应用最为普遍的馆藏测评方法,主要通过对每年入藏的图书和《全国总书目》或书商数目进行比对,从而得出入藏率,进而判断馆藏优劣的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从宏观上把握图书的购全率和每个学科图书的比例,对于评定馆藏质量则显得力不从心。
  
  1.2引文分析法
  很多高校图书馆学从本校研究人员的参考文献人手,与图书馆的馆藏书目进行比对,研究引用文献类型的分布和占馆藏的比例,从而确定馆藏图书的保障率,进而对馆藏质量进行有效测评。这种测评方法看似可以非常客观准确地反映馆藏质量,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即本校科研人员本身在科研过程中对于本校的文献资源有易获得性的优势,因此会较多地利用本校购买的图书和资料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因此这种测评方式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真正客观反映馆藏。
  
  1.3统计分析法
  通过馆藏利用率、零借阅率等统计来测定馆藏优劣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对已有馆藏的复选和剔旧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能反映一个图书馆用户的阅读热情和服务质量,适用于从微观上纵向分析一个图书馆一段时间内文献质量的变化,但却不适合用于横向比较馆藏质量,无法从宏观上测定一个图书馆在整个行业中所采图书的层次和水平。因为往往馆藏利用率所涉及的因素并不仅仅是文献质量,也包括读者的素质以及阅读环境等众多因素。
  
  1.4核心书目分析法
  核心书目是指在出版的所有图书中有价值的那部分图书的书目。核心书目可以有各种类型,取样的角度不同,其收录的图书标准就不同,如学术性图书的核心书目收录有价值的学术性图书,文学方面的核心书目则收录有价值的文学图书。将有关核心书目与馆藏书目进行比对,统计有关核心图书的数量占馆藏数量的比例是馆藏质量测评的一个重要方法。这种分析方法从取样、统计、分析,整个过程都是客观的,因此,它是较前几种方法更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对于侧重考虑收藏学术性图书的高校馆来说,如果把有关学术性图书的核心书目与其相关馆藏进行比对,就能揭示其馆藏的质量。但由于每年出版的新书数量巨大,且没有高效率的测定工具,给测定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往往很少有人采纳这种方式。
  
  2 基于引文分析法的计算机类学术性图书核心书目的测定
  
  2.2计算机类学术性图书核心书目的确定
  本文利用《全国总书目》和有关书商书目,对2002―2005年出版的计算机类新书进行甄选(本测定的统计工作是2008年完成的,考虑到文献被引需要时间,故选取了2002―2005年的书目)。具体做法是先设定一定的标准选出学术性图书,笔者将计算机类的学术性图书定义为:在计算机领域内,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各项研究成果进行描述、分析、总结的知识载体。由于对“创造性”这一项无法确切界定,因此忽略此提法。将以下几类是排除在外:大专以下(包括大专)教材,各类教学辅导材料、习题集,各类职业认证考试、等级考试教材及辅导材料,计算机应用人门教程,干部培训教程,电脑百科类图书,计算机娱乐、休闲类图书,辞典、词典、年鉴……等图书。排除的方法一是根据书目上提供的信息,如注明是等级考试、辞典、习题集……等;二是根据书名信息来判断,如书名是《新编英汉计算机科技词典》、《<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参考书》等,如果根据以上方法还是无法界定,就视为学术性图书。
  本文选用Google Scholar作为引文分析工具。根据测试,Google Scholar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资源来源:①网络免费的学术资源;②开放获取的期刊网站(包括许多传统的期刊出版商现也加入到开放获取期刊行列);③付费电子资源提供商:如涵盖中文的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期刊种数超过10000种);④来自于,gov、org、和,Edu的信息,包括高校校园网、政府和机构网站,IR以及eprint server。基于以上这几部分来源,不难发现,Google Scholar是一个很好的学术资源发现工具,能够对图书的被引量进行较为全面的统计。当然,Google Scholar也有缺陷,如:用户面对搜索结果,不能确定是否能获得全文;其学术搜索无法解决合适版本问题。然而,对于单纯的引文统计,其数据还是有较强说服力的。
  此外,考虑到中文被引文献从出版到被利用的平均时差大约是半年,中文学术性文献的引用期大致为出版后2―5年,其中,出版后2―3年被引用最多,之后由新到旧有规律地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每年所选的图书的被引量应逐年递减,方能客观反映有价值图书的情况。鉴于此因素,本文将计算机类学术性图书的核心书目所所收录的图书,也即核心图书的被引量定为:2002年被引5次以上、2003年被引4次以上、2004年被引3次以上以及2005年被引2次以上。由此测定学术性图书的核心图书,统计得出如表1所示:
  
  
  2.2计算机类核心出版社的确定
  经统计发现,2002―2005年每年出版计算机类新书都在6000种左右,其中学术性图书在4000种左右,出版计算机类书籍的出版社数量为250个左右。将2002―2005年期间的新书按照文献总量排行,前70家出版社4年间出版种数达到出版总量的92.8%,即20%的出版社的学术著作占到了出版总量的90%以上,而前50家出版4年出版的总种数就达到出版总量的近75%;而在具有学术价值的7584种文献(被引1次以上的文献)中,这50家出版社就占有7 092种,占所有有价值文献的93%,前20家出版社出版的有价值文献占有价值文献总量的近89.7%,前10家出版社就占84.6%。
  另外,在对被引10次以上排行和总量排行的出版社对比分析中可发现,前20%的出版社有排序上的先后,但基本一致,为了尽可能做到全面,甄选出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前20家出版社为核心出版社见表2。
  

  
  3 基于核心书目的馆藏质量测评案例分析
  
  本次调查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A)、上海大学(B)、南京师范大学(C)、湖南师范大学(D)和上海师范大学(E)五所高等院校,其中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为国家“211”重点院校,上海师范大学为地方重点院校,这5所大学皆是综合性高等院校,之间虽有一定的梯度性,但从专业设置以及中文文献的购置能力来看,有相似性,且2002--2005年4年内计算机类采购总量比较稳定。因此,可以较为全面反映我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类学术性图书的购书情况。
  
  3.1五所高校计算机类核心学术性图书的数量以及占年该类图书购书量的比例
  经比对,5所高校每年所购得计算机类核心图书数量以及计算机类购置总量,如表3所示:
  每年核心学术性图书占其每年购进计算机类图书的比例,如表4所示:
  
  3.2 5所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类图书馆藏质量分析
  ・5所高校图书馆馆藏计算机类图书质量普遍不高。核心图书所占比例最高的也仅为33.7%(虽然说,图书的质量不能绝对地取决于其被引的数量,但是图书被引用了,也确实说明了它的社会价值,因为引文分析实质上也是一种同行评定)。由于这些图书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此也可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类图书的馆藏质量是不理想的。这应引起我国高校图书馆界高度重视的,众所周知,计算机类图书的价格贵,且内容的更新速度很快,这样的馆藏质量可能就意味着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空间的浪费。
  ・5所各高校图书馆虽然规模相当,财力相当,但在图书采购质量上还是有差别的,有的差别还比较明显,如A和E相差了10个百分点。购书总量和购书质量也并不成正比,购书总量领先的E,其核心图书的比例仅占23%,C和A虽总量不高,核心图书比例却都占30%以上。由此也可认为很多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是有差异的,并也验证了采访人员的素质高低对馆藏建设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
  ・5所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类馆藏的质量不高,但是它们的购书质量高于每年新书出版质量。这些高校的核心图书比例一般占每年所购新书的30%左右,而与全国出版的新书总量相比,每年的核心图书仅占新书出版量的20%不到,可以说,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采购模式还是较为可取的。
  
  4 核心图书缺藏的原因及相关对策
  
  4.1采访人员缺乏系统、正确的采购思路和方法
  据调查,本文所选取的这些学校的规模和财力都相当,而采购渠道也相仿,5所高校中,除A之外,另外4所高校的采购途径,大都是采用书商书目圈选加上申联、翔华、江苏华茂、唐人书店等,以B和E为例,他们都采用了申联、翔华以及人天书目,但是购书质量却有很大不同。因此,尽管书商书目可能存在弊端,采购渠道也可能不同,但并不是影响购书质量的主要因素,采访人员具有系统、正确的采购思路和方法才是图书馆购书质量的保障,是克服核心图书缺藏的关键原因。
  系统、正确的采购思路和方法涉及多个方面,例如采访人员必须遵循这样一些采访原则:应该保持藏书建设的连续性、系统性、针对性;应该重视品种数,而不能单纯地满足于册数;在注意中央大出版社的同时,应该关注地方出版社,等等。根据本次统计和调查,系统、正确还应该包括:
  ・对各学科核心出版社及其重要性要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大多数图书馆来说,要达到某一主题100%的收藏要求是不可能的,根据“布氏定律”,绝大部分图书和有价值的图书来自于少部分的核心出版社,核心出版社涵盖了90%的核心图书,而从近几年采购情况来看,各高校图书馆所购核心图书占核心图书总量的比例在26%―57%不等,占采购量的30%左右。因而笔者认为,在采购中引入核心出版社这一因素对于提高图书馆的采购质量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特别是对于核心图书采购比例较低的图书馆)。核心出版社的这种核心效应在计算机类图书中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计算机类图书受关注度程度日益提升,各地方出版社跟风出版现象严重,很多都套用“重点院校教辅”等头衔,但内容、选题甚至校对都存在很大偏差,根本不符合高校的教学和阅读要求。而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采购员尽管对于文献出版的“二八定律”耳熟能详,但是却无法真正把握核心出版社,因此,深入分析、严格测定核心出版社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从对5所高校图书馆的采购情况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
  从表5的数据可看出,A、B、C三所高校所选核心出版社图书皆占85%以上,因此,其图书质量也相对较高;而图书质量明显较弱的E所选核心出版社图书的比例明显偏低。以下是5所高校配置核心出版社的计算机类图书占所进计算机类新书的比例
  
  当然,并非核心出版社出版的所有图书都是有价值的,很多研究发现,核心出版社同样有很多无价值,零借阅率的图书,因此采购人员在锁定核心出版社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精选,例如据某馆统计,利用率较高的计算机类图书主要集中在程序语言(TP312)、汇编程序(TP313)、编译程、解释程序(TP314)、管理程序(TP315)、应用软件(TP317)、信息处理(TP391)6个类别。同时,要考虑到有关核心出版社的出版强项,有的可能体现在基础理论方面,有的可能体现在程序语言方面。
  此外,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升级的知识体系,根据以往版本图书的借阅利用率也可以帮助采购人员确定今后购买的范围。例如:以TP31次级目类为例,TP311、TP312、TP316是E馆收藏的重点,其中2007―2008年度TP311平均借阅比率为0.79,零借阅率为64.9%;TP312平均借阅比率为1.07,零借阅率为53%;TP316平均借阅比率为0.84,零借阅率为59.6%。在新书购买中,可以优先考虑借阅率高的老版本图书的更新升级版本,减少零节约率图书新版的重复购买。
  ・要了解各学科的核心作者。如果说,核心出版社所出的图书并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核心作者所出的书一般都是有价值的。据悉,有些高校图书馆的采访人员建立了各学科核心作者的数据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2专家没有真正渗透入图书采购过程中
  高校图书馆采购除了现场采购以外,一般按照“提出采访计划→选择供应商→收集目录→专家圈选→采购人员复选→送交订单”这样的流程进行操作。采访人员应该严格遵循这样的工作流程。要制定好符合学校和图书馆发展的采访计划;要根据一定的标准选择好供应商;要尽量收集全征订书目;要组织好专家,让他们做好圈选工作,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藏书质量。
  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一采购程序虽然看似无懈可击,但在“专家圈选”环节缺乏可行性。首先,由于一般图书馆都采用书商书目对图书进行圈选,而书商书目不符合一般用户的查询习惯,且新书、畅销书的介绍也不尽详细。这对于非图书馆专业的人员来说,要参与圈选这样的书目既无兴趣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专家往往因为自身科研教学的繁忙而无法顾及。其次,学科分类往往是越深越细,与其交叉的学科也越多,这点计算机类图=B表现尤为突出,简单地说,包括软件、硬件,再细分,有单片机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原理、遥感应用技术、遗传算法等等,如此的细化,一两个专家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而若要动用大量人力似乎又得不偿失。在所调查的5所高校中,以E为例,在采购方式中,教授圈选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具体采购过程中,教授圈选这个环节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网上书店”与“专家荐购”相结合的模式来弥补专家圈选这个环节的薄弱。网上书店强大的相关信息推荐功能使读者可以多途径获得最相关、最全面的信息,其主题分类也符合一般用户的查询习惯,比起枯燥的书目数据,一般人更愿意通过一种更为人性化、符合人阅读习惯的方式去购书,而网上书店的到书速度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大吸引。
  图书馆可以请负责荐购的教授通过一个设定好的用户名登陆并将所选书目放入购物车内,图书馆则下载网上书店以一定格式为图书馆做的书目数据,再把数据套录到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中的采访子系统中,在教授选好书后由采购人员调出套入的数据,在电脑上对图书进行查重、选订,并把所有已选定的书目数据形成订单,进入网上书店购买流程。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发现宇宙的秩序和组织,这也就是同主要敌人――无组织、无秩序进行博弈。”采访人员在繁杂无序的书海中寻找有价值的图书,实质也在试图发现图书出版的秩序,摸索图书出版的规律。这是一个繁重而又需要智慧的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