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优秀乡村文化是振兴乡村经济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智慧源泉。研究发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存在空间被挤压、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文化供需脱节等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乡村文化振兴目标和要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就是乡村振兴之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既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更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支持,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1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体现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农业国家,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发展中,凭借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显明、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一致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并演生和创造了一整套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因而,中华文化植根于乡土,发源于乡村,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完成战略任务,必须发挥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1.1乡村文化在振兴乡村经济中的价值体现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目标,首先要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传统文化中有“万物兴歇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等对大自然常规运行变化的总结。民间对中国气候变化也总结订立了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用特定的名称含义指导农事,教导人们农耕生产生活要“顺天时”,否则“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其次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走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中国幅员辽阔,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平原与丘陵山地的自然条件和物产资源不尽相同,决定了各地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异,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自古延用至今的农业发展原则,避免“缘木求鱼”“刻舟求剑”的做法。在传统文化中,还有“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休养生息”“休耕轮作”“不焚林而猎”等强调生态保护,避免过度开发资源的理念,对今天乡村经济的发展仍有重要指导作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乡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开始调整重塑,整个乡村产业经济呈现出升级换代的趋势。在战略实施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1.2优秀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体现
  实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目标,需要以优秀乡村文化助力农民精神风貌的提升,推动乡村的有效治理。
  “家和万事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谚语,它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文明的体现,家庭和顺、邻里和睦、村庄和美、社会和谐是乡风文明的体现,也是乡村治理的目标。社会性是人最本质、最主要的属性,个人脱离不了社会群体,所以,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若做到和睦相处,需要有大家认可的准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时至今日,这些处世原则依然被人们认同、遵循。和谐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因而,传承、弘扬优秀乡村文化,有助于在广大乡村地区进一步培育形成尊老爱幼、亲善乡邻、守望相助、诚实守信的新时代优秀乡风、村风和家风。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对不同地域,不同乡土文化的概括。同一区域的村民对当地土生土长的文化极易产生共鸣和认同,给村民带来精神归属和慰藉,同时还赋予村民共同交流、互相理解的文化背景、心理基础和相近的价值观,形成村民们认可的家规、族规、乡规民约等,所以乡村文化能把相关的村民安排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中,并内化为村民的行为规范,维系区域内乡村社会的有序运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将乡村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治理中,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创新治理手段。
  2当前乡村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对“内卷化”的定义是: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前中国乡村文化的现实处境用“内卷化”介绍,比较贴切。
  2.1乡村文化的存在空间被严重挤压
  乡村文化发源于乡村、植根于乡村,必然在乡村的土壤里生长,但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存在空间被挤压,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乡村文化存在的物理空间被挤压。根据《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显示,2004-2010年间,902个乡镇中传统村落由9707个锐减至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传统村落的减少使得特色民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乡土民俗也随之流逝;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占据村民的心理空间萎缩。传统村落的消失和现存村落完整性的降低,给多数村民带来“农村的就是落后的、是要被淘汰”的心理暗示,引发了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自卑,乡村文化被排斥、被边缘化。相反,城市文化被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同接受,越来越靠近中国文化发展的舞台中心。
  2.2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有三个原因造成了乡村文化传承的后继乏人。一是农村人口流失,尤其青壮年流失严重。有统计显示,2013-2017年全国农村人口减少6853万人,每年减少1371万人,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可能会超过30%。大量外出打工或者外迁的乡村居民,大多是青壮年,他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城市文化的建设者,不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而留下来常住乡村的老人和未成年人才有可能成为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二是留守人口文化水平低,求知欲不强。以人口和农业大省山东省为例:根据2018年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在受访的100个村庄中,农村居民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0.7%,小学文化水平的占29.2%,高中水平的占9.8%。在回答“您最想学的技术是什么”时,竟有高达54.1%的人表示“什么都不想学”。由于村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造成整体求知欲不强;三是利益驱使下,短平快产业更受追捧。商品经济环境下,拥有资本的多少成为评价个人能力高低的最重要标准,受利益驱使,短平快产业受到追捧,而学习传统戏曲、传统手工艺等传统乡村文化,要求学习者沉得住心、耐得住寂寞,过程长且艰苦,这些困难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拦路虎。
  2.3乡村文化供需脱节
  乡村文化供需脱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文化供给难以满足村民实际需求。根据2018年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在受访的100个村庄中,51.0%的农村居民认为当前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太少,24.7%的人认为当地文化活动没意思,21.0%的人不知如何使用公共文化设施和参与文化活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成了政府的独角戏;另一方面,文化作品没有与当地特色文化结合。很多乡村文化作品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挖掘,没有把当地独特文化特征嵌入公共文化建设中,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再一方面,公共文化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整合。乡村公共文化投入不足,是阻碍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相邻村庄的资源相近,但在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整合,出现了你有我有他也有的重复建设现象,各村建设缺乏互补,没有达到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预期,这种供需脱节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难以有效激发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
  3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策略
  3.1发挥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政府的文化职能,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管理协调中的主导作用。一是把乡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对已完成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应用制度,改变重建设轻应用的现状;二是关注农民文化需求,丰富文化产品内容,拓展文化服务途径,变单向文化输送为供需对接,提高农民文化建设参与度;三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建设网络博物馆、网络图书馆等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四是运用政策引导、财税杠杆、舆论导向等手段,打破体制限制,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
  3.2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
  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参与的文化建设无法称为乡村文化,所以,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融人农村文化建设中。针对当前农村居民以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居多的情况,采取乡村文化普及推广与培养后备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普及推广乡村文化,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吸引村民参与。如:政府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到乡村采风,挖掘、整理传统乡村文化资源,向村民们传递国家保护、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意志;组织文化文艺工作者将国家政策法规、传统文化故事,以及发生在农民身边有教育意义的事情,编排成文学或艺术作品,利用多种平台向村民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法制乡村;通过乡村集市、民间技艺比赛等形式为村民打造文化交流平台,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
  培养后备人才,首先,政府向乡村青少年提供与城市青少年同等的教育资源,增设以当地特色文化为依托的校园特色课程,建设文化传承梯队;其次,联合大学或专业文化团体,为本土定向培养年轻文化人才,如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在浙江宁海县葛家村,开展“艺术家驻村”试验,师生们指导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把原来脏乱的村庄改造成充满乡土味和艺术味的地方。当地涌现了上百名“乡村艺术家”,昔日发展滞后的葛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村,引来大量游客。通过艺术实践,村民的“精气神”大增,开始热心于集体事务,唤醒了村民的主体意识,村民之间由于合作,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睦,乡风更加文明。
  3.3促进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以传承和发展当地特色文化为宗旨,以农民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整合社会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和产业链的形成,助力乡村经济的振兴。
  首先,政府和企业要摸清当地文化资源,向内挖掘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向外探索乡村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将原生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化创意结合起来,开发出特色鲜明的新型文化产品。如丽江古城、王家大院等古镇村落,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当地政府将特色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以主题村落为载体,以文化旅游为功能,以活态传承为方式,形成一个极富活力的生态文化博物馆,把文化传播课堂做活。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成都非遗推广大使李子柒,一名全网粉丝超过5000万人,文化输出网红年人1.6亿元的视频博主,其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古朴的传统农村生活,围绕农村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视频中,李子柒向粉丝们展现了浓浓的中国风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传播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李子柒用超越语言障碍的视频,向海内外粉丝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吸引粉丝来到她的家乡了解、体验当地的文化神韵,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
  在科学技术高度融人社会生活的今天,产业融合发展已是趋势,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也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丰富产业业态,创新文化产品,打造多元文化综合体,形成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4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振兴乡村经济必先筑牢文化根基。通过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激发村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意识,唤醒村民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传承发展,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源泉,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闫惠惠,郝书翠.背离与共建:现代性视阈下乡村文化的危机与重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52-158.
  [2]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35-144.
  [3]孙美璎.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重构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11):22-23.
  [4]李国江.乡村文化当前态势、存在问题及振兴策略[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7.
  [5]张劲松.乡愁生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背景下中西部乡村振兴的实现[J].江苏社会科学,2018(2):6-16.
  [6]高山,谈国新.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一个研究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2019(11):79-82.
  [7]李军明,向轼.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重构[J].广西民族研究,2018(5):95-103.
  [8]张翼,崔佳慧.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化發展的特点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50-51.
  [收稿日期]2020-07-14
  [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东社会科学院自选项目。
  [作者简介]尹春梅(1970-),女,山东济南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73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