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金友刚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促进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为各行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公路桥梁工程桥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预制梁施工是公路桥梁工程中关键的一环,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常常会影响桥梁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专注于预制梁施工技术的应用,促使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不断提高。但对于当前我国的预制梁施工而言,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展开论述,重点介绍了预制梁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希望可以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
  中图分类号:U12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概述
  1.1 定义
  在当今我国的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制梁工程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正常进度和工作内容的整体管理。但是,预制梁是由施工人员前期处理而来的,如果需要在公路桥梁工程中使用预制梁,将从需要进行施工现场就地组装。在组装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则进行,使得预制梁的装配是永久性的,这有利于促进公路桥梁过程的总体建设。同时,随着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发展,预制梁施工在我国其他基础过程的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1.2 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原则。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的规模较大,设计到施工环节较多,施工内容也较为复杂。公路桥梁预制梁施工涉及的人员和部门众多,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预制梁的开展和施工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落实全面原则,确保所有部门都能获得合理的规划,彼此之间建立紧密的关系,有效地与员工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预制梁施工可以顺利开展。同时,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不断加强各个部门负责人的管理意识,确保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好良好的施工。
  (2)动态原则。结合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的现状进行分析,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实时动态变化因素很多。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必须时刻注意当前情况而造成的误差问题等,以确保预制梁施工具有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并借助现代化设备的帮助,根据当前情况的要求,对项目进行有效控制,最好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各个环节的逐步控制,以确保现有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选址原则。在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时,结构的上部空间占用相对较大的区域,并且必须预先进行预制梁施工现场的前期建造。所以需要对预制梁施工的选址进行合理地管控。首先,预制梁需要与公路桥梁结构保持较长距离,这样可以最大可能地控制选址的范围,详细来说就是对一下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首先,避免占用农业用地,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对预制梁的施工时间,要求和地质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确定最准确的地理位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桥梁结构的分布、地理环境等。依此类推,尽可能地控制成本投入。
  2 预制梁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前期规划工作
  第一,按项目实施小组对施工进度的要求,预制梁的设计尺寸,施工过程的施工设备参数以及无法控制的因素等确定预制梁的大小,确保施工过程流畅进行,避免使用预制梁占用吊架并等待横梁基座和大量建筑工地造成浪费。第二,预制梁施工位置的选择主要考虑耕地少,交通便利,距离公路桥梁工程距离短,地势平坦,无积水,不受其他施工项目的影响。第三,设备选择。选择机械设备时,主要考虑组装梁的重量,数量,横梁运输和横梁安装计划,最大程度提高日产量,保证建筑质量要求,当地资源调查等。第四,准备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计划,包括预制梁施工计划和预制梁的实际施工,特别是对预制梁施工计划的实际论证,确保施工过程万无一失。
  2.2 预制梁场的建设
  第一,现场排水。水的主要来源是雨水和建筑用水,如果建筑工地上的水渗入制梁台座,会导致基础结构承载力的降低并造成台座沉降,造成预制梁的质量问题,现场积水将造成施工上的不便并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梁架的建设要处理好积水问题。第二,现场电路、水路。因为预制梁场制造区域内车辆频繁移动和模板安装与拆卸,为了确保电路,水路不受影响,水路和电路应当在埋好后,将接口设置在合适的位置。第三,现场道路。尽可能少考虑现场道路布置,施工方便,交通便利。第四,制梁台座。安装台座的主要注意事项必须根据支撑承载力加深和扩大预制梁两端的基础地质,并配备钢筋,确保底座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底座的长度应满足横梁长度的要求;梁基的距离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模板有足够的空间可容纳预制梁;应保证底板的材料和厚度,在施工过程中保持平直,保证其平整度符合相关要求;底座的侧面和侧面的形状触点应牢固,以防止泄漏。第五,侧模的制作。制作侧模的主要注意事项:强度和刚度;表面光滑,接头密实;安装方便拆除等因素。第六,内模的制作。内模有必要使用钢模板或橡胶气囊,在内膜上应采取措施固定以防止起伏。制作钢制内模时应考虑拆卸,实际上,应佩戴胶囊以防止空气泄漏[1]。
  2.3 预制梁施工
  第一,模型工程。在首次构造之前,必须通过测试和组装打磨,保证模板表面光滑,大小合适,拼接严密,符合规范要求,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二,是钢筋加固工程。尽可能在金属模板上工作,然后分布或全部吊入,以确保质量,加快施工效率。第三,混凝土施工。必须使用纵向分段的方法进行分层式的浇筑,摇动和涂覆,混凝土的顶部应在底部混凝土凝固之前浇筑完毕,保证了整体性,加强混凝土养护。第四,预制梁预制施工。预制梁施工必须全面控制以下内容:保持清洁,表面应避免造成机器损坏和严重损坏;切割预应力筋时,应使用切割机或砂轮钜将其切割,严禁使用电弧切割;预应力筋施工应定位清晰,简单,无变化;预留孔洞要确保浇注过程中没有破损或堵塞,应根据要求和图纸张拉;千斤顶必须根据建筑要求进行调整以进行检查,确保預应力准确[2]。   3 公路橋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措施
  3.1 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在传统的预制梁施工过程中,仅着眼于项目进度的提升,在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提出适当的施工管理体系,导致在预制梁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懒惰等不良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预制梁施工进度和预制梁施工质量的提升。预制梁施工的质量得不到有效改善。因此,在预制梁的实际施工中,企业应加强对预制梁施工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并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工作标准和职责,明确规定预制梁施工的各种参数要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尺寸误差,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预制梁的施工更加规范,从而提高了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3]。
  3.2 使用高质量的设备和材料
  随着当今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的逐步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公路桥梁的使用在增加,公路桥梁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础施工工程。但是对于阶段的公路桥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建筑公司数量的逐渐增加,同类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压力正在逐步增加,一些建筑公司有能力增加其市场份额,在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选择价格较低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然后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经济利益逐渐增加,但是这些生产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对后期道路桥梁工程的实时使用埋下了更大的质量和安全危机。因此,当今中国预制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关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材料的质量标准,然后在使得企业在实际施工中使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材料符合相关标准,预制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改善[4]。
  3.3 加强预制梁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在预制梁的施工过程中保持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必须有效实施适当的管理措施和系统。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在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以防止出现人员严重伤亡的安全事件。根据关键数据和分析调查结果,得出在采取预制梁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之后,施工人员中严重或轻度伤害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施工现场的伤害严重程度控制在05%以内,轻伤率控制在1.2%以内。同时,确保施工中各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同时安排相关管理人员认真维护锚具、配件等,避免其出现严重的生锈和损伤等问题[5]。
  3.4 完善和优化管理阶层
  预制梁的施工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必须真正有效发挥施工单位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并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如果管理措施无法进行落实,就可能导致整个项目无法顺利进行。人事管理、设备材料的管理等,任意环节如果出现差错,都会对预制梁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产生影响,因此必须确保管理阶层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保证了预制梁的施工质量[6]。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路桥梁工程。为了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预制梁施工的管理工作。在预制梁施工管理中,应遵守全面原则、动态原则等,对于预制梁的选址和前期准备做好严格管理。同时为了保证预制梁施工质量,应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使用高质量的设备和材料并做好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好以上几点,才能实现预制梁施工的合理管控,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延晖.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的施工管理实践[J].交通世界,2020(27):124-125.
  [2]陈培根.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探讨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0):77-78.
  [3]阮志峰.刍议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16):256+258.
  [4]包红江.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158.
  [5]巫涟扬.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预制梁施工管理[J].地产,2019(23):61.
  [6]宋建军.浅析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9,45(14):192-1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91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