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归纳现有的理论与文献,总结出知识转移机会、动机和能力是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成功的三个决定性影响因素。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同时整合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行理论模型的构建,就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分别阐述组织如何有效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
[关键词]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
[分类号]C961
1 引言
自1977年Teece提出知识转移的思想后,在大量的文献中,学者们都强调了知识转移的重要性。Kogut和Zander认为,组织转移知识的能力是组织存在的重要理由。Drucke也指出现代企业开发、培育、维护竞争优势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创造、转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llen在研究R&D实验室内的信息流动时发现,在R&D项目中被考虑的概念和潜在解决方案中,大约40%来自个体与外界的私人接触。Tsai和Ghoshal在对美国一家大型电子企业的研究发现,跨团队个体间的知识资源交换与企业产品创新的相关系数达到0.146(p<0.15)。因此,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对于知识跨组织、跨团队边界的流动,提高个体工作效率,促进组织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知识转移的问题上,一方面,存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知识转移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对接受者带有明显的收益,对发出者则意味着高成本,因此知识拥有者缺乏与他人分享的意愿;另一方面,知识具有无形性,难以被知识转移主体之外的第三方所客观观测。促进知识转移的经济激励机制会导致员工偏向于显性知识转移,并会减少其在非正式场合的知识转移行为,这就产生了激励扭曲问题。因此,个体间的非正式知识转移无法通过直接的经济机制来激励,应当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其加以研究。
2 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理解为私人间的知识援助。Allen曾经指出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与正式转移的区别在于其纯粹的私人性质,独立于组织结构、政策和正式合作。Hippel也通过对由共同兴趣聚合在一起的R&D人员的研究发现,他们构成的非正式网络是私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认为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是指个人之间凭借私人关系而非组织制度来规范知识转移的行为。
一个完整的知识转移包括了知识的发送方、接收方,知识转移渠道等因素。野中郁次郎等分别从知识转移的途径与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在这些主流且具有重要影响的知识转移理论中,都涉及到了个体间的知识转移。同时,Tsai&Ghoshal,Uzzi,Gherardi&Nicolini等从不同的角度对个体问非正式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归纳这些现有的理论与文献,可得出知识转移机会、动机和能力是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成功的三个决定性影响因素。
2.1 知识转移机会
知识转移机会主要包括知识搜寻难易度和渠道丰富性两个方面,它提供了个体之间进行知识转移的可能性,是知识转移有效运转的前提。个体间紧密的联系,缩短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双方快捷准确地搜寻需要的知识。一般来说,处在社会网络中心位置的个体,知识搜寻难度小,渠道丰富,转移知识的机会自然就大。
2.2 知识转移动机
2.2.1 转移意愿个体知识转移意愿是指个体转移自己知识的意愿。当个人拥有其他人所需要的知识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在群体中的地位,这使得拥有者担心转移了知识而丧失自身的独特价值。因而,他们会倾向于不乐意转移知识。吴贵生认为知识源转移意向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转移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知识源转移意向越弱,就会有越多的知识不愿转移而沉淀下来。所以,个体转移意愿越强,知识转移越容易进行。
2.2.2 声誉利益个体的声誉利益是指由于转移知识而建立起来的个人声誉,并期望能从中获取某些利益。转移知识时,提供者不但提高了接受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获得他人的赞赏。个体从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取的声誉利益越多,个体的知识转移动机就越强。
2.3 知识转移能力
2.3.1 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意味着个人有能力去辨别知识的价值、获取外部信息、消化吸收并加以开发利用。个体的知识吸收能力与个体本身之前相关知识的积累而形成的认知能力以及与知识转移方的知识距离有关。Szulanski发现个体吸收能力会影响组织内最佳实践的转移,这也表明个体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相关,强的吸收能力有利于提高知识的转移效果。
2.3.2 传授能力 传授能力指知识传递者能否以恰当的方式将知识表达出来,并通过多种渠道促进知识接受者的学习和吸收。它侧重说明的是个体传递与表达知识的一种能力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这就要求知识提供者不仅要拥有独特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能够以知识接收者容易理解和吸收的方式将知识传递出去,针对不同的知识特性选择相应的知识转移方式。
3 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
3.1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中。个人参加的社会团体越多,其社会资本越雄厚;个人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其社会资本越丰富。
Nahapiet和Ghoshal 在研究社会资本如何促进智力资本的建立时,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关系与认知三个维度,建立了清晰的研究框架。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社会资本构成的论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通过归纳可知,Nahapiet和Ghoshal的三维度分类几乎可以涵盖其他学者的全部构成要素,如表1所示:
3.2 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知识转移机会的影响
社会资本结构维度考察的是社会网络中各个成员之间的连接情况以及由这些连接所形成的网络整体结构形态。由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是一个无形抽象的概念,对其无法进行直接的测量,还应该对其进一步细分化、具体化。本文依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个体的社会资本结构维度细分为三个变量:联系强度、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性。
联系强度描述社会网络中成员交往频率的高低。开创联系强度研究的Gamovetter发现,个体间关系强度的差异导致信息交流的差异。强联系导致频繁的知识交流,为知识提供了进行转移的机会,大大提高了知识转移的概率,相互之间频繁交流的个体由于强烈的感情依附而更容易向对方转移知识。同时,强联系个体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启发式关系,并促进信任的形成,这使个体间有机会了解谁拥有什么知识,降低了知识搜寻的难度。
网络密度用来描述网络中各主体问联系的平均强
度。Nahapiet&Ghoshal认为:高网络密度的密集结构,意味着建立于关系层面和认知层面社会资本基础之上的更有效的知识转移。网络密度能够促进社会网络整体规范的形成,提升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水平。共享的规范、价值观和高度信任能够增强网络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促进知识转移的效率。网络密度越高,表示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人际交流越密切,知识的传输渠道越丰富。
中心性表示在网络中,某些个体所处在的结点比其他结点的个体拥有更多的直接关系。在社会网络中,行为主体的权力或影响力的产生取决于其在社会网络中占据的位置和周围连接的情况。网络中心性越高的行为主体拥有越多的社会资本,掌握较多的资源,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同时,Butt也认为,富有结构洞的网络为通过中介人获取非重叠信息提供了机会,中介人就是善于建立跨越结构洞的人际桥梁的人。个体在进行非正式知识转移时,如果在位置上处于网络的中心,就能够沟通网络结点中的间隙,跨越结构洞与不同知识群体进行交流互动,拥有更多的转移知识的机会。
3.3 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知识转移动机的影响
社会资本关系维度考察的是经由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建立并应用的资产。信任作为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一直以来被众多学者所重视。因此,本文以非正式网络中个体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作为衡量关系维度的指标,研究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动机的影响。
Zand发现信任将使信任主体减少对同伴行为的控制,更加接受同伴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提高二人之间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Andrews等也认为信任在知识共享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正式的合作程序;高祥宇则论证了信任不仅促进了二人间知识转移的意愿,而且可以使知识转移双方加深沟通,促使提供方划清知识领域和对对方的行为做出更为积极的归因,从而使知识转移更为容易。因此,当个体间存在信任时,人们更愿意给予他人有用的知识,聆听和吸收他人的知识。由于信任的私人关系的存在,使得个体间具有较强的知识转移动机,包括较强的转移意愿和由此而获得较好的声誉利益。
3.4 社会资本认知维度对知识转移能力的影响
社会资本认知维度考察的是共同的编码和语言,共享的价值观与共同愿景等对个体间非正式的知识转移的影响。由于知识转移的渠道是在非正式网络中,个体间的关系已不再是同属于一个组织或团队。因此,本文对于认知维度的社会资本主要考察的是个体间的知识距离。
个体间的知识距离指知识提供者与知识接受者双方拥有知识的相近程度。根据Nonaka和Takeuchi的观点,知识要先外化才能转移到其他成员,而其他成员是否了解表达内容,将会影响他进一步内化外显知识的程度,若彼此具备某种共同知识,将会提高知识转移的吸收能力。这说明,在非正式知识转移中,知识更容易在具有相似专业背景或知识结构的个体之间转移。一方面是因为相似的知识背景,使得知识转移的双方在对知识的传授和吸收上由于有了相当的认知基础,能够较为容易接受;另外,具有相同背景的个体间由于志同道合,会更加容易找到共同的语言和话题,更容易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个体问知识距离小,意味着在非正式知识转移中,个体具有较强的知识吸收和知识传授能力,即强的知识转移能力。
3.5 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模型
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分别通过中介变量:知识转移的机会、动机、能力间接地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效果产生影响。个体间具有较强的知识转移动机,并通过非正式的网络而具备较多的知识转移机会,加之个体间由于较小的知识距离而具有的较强的知识转移能力,那么,就能够产生较好的知识转移效果。
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社会资本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的总体研究模型(见图1)。
4 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启示
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分别通过知识转移的机会、动机、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效果产生影响。按照这样的思路分别阐述对于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三点主要启示。
4.1 构筑紧密的关系网络
为了能够在个体间构筑起紧密的关系网络,提供更多的知识转移机会,组织必须为个体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包括足够的时间、相应的空间等。例如开辟一些专门的休息室、茶座,营造开放式的办公环境,让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有聊天闲谈的场所,从而加强个体彼此之间的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日本的许多公司设立了“谈话间”,鼓励研究人员随时去那里坐上20分钟,作为其日常工作中正常活动的一部分。“谈话间”不举行任何正式会议,是专为偶然碰到的人进行随意的聊天准备的。
4.2 营造信任的文化氛围
要提高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绩效,首先要使他们具有进行知识转移的动机和意愿。而知识转移动机与意愿的形成关键在于成员之间信任的人际关系,因而需要通过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加了解,增进感情,使大家彼此信任。人际信任是通过促进双方相互认同水平,进而弱化知识转移双方对知识转移收益与代价的预期,提高双方知识转移的意愿。
3M公司为了培养成员问的信任感,鼓励员工打破项目小组或团队的界限,与外界自由地交流,给个人提供一定私下活动余地,自愿选择在任何层次上进行沟通,不局限于正式组织内部的交流。
4.3 提高员工的知识转移能力
要提高组织中个体的知识转移能力。首先,需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招募知识水平与经验丰富的员工对其他员工进行相关基础知识方面的培训,尤其要进行跨部门的学习,促进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以增加个体先验知识的存量和广度,缩短个体间知识转移时的知识距离。其次,建设学习型组织,发展重视学习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参与知识社群,将知识取得、扩散、整合、创新做紧密的结合。
5 结语
本文从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研究角度出发,关注个体间的结构关联、关系信任等与社会资本有关的因素,提出了在社会资本视角和理论框架下的研究思路进行框架模型的构思,更加重视对人的管理,这是目前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研究的趋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4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