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生间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学生间纠纷的发生,致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主要表现在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心理疏导,注重教育管理等方面。高校学生间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建立,还需要法制保障、学校主导、学生参与、社会支持,多方联动,做好事前预防,解决专业,事后跟进,平时关注。
  【关键词】高校;学生间纠纷;人际和谐;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009-02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但是涉世未深的他们还处于心理断乳期,处理纠纷的经验不足,情绪控制的能力不高,面临纠纷也不够成熟,而高校在应对学生间纠纷时的解决机制目前则亟待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学生间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间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纠纷的预防机制不健全,学生间发生纠纷后调节的出发点仅仅是解决当下冲突。男生明显较女生发生的纠纷机率高,但高校学生间的纠纷解决机制缺乏对纠纷性别差异的考量。同时,学生间纠纷发生时的家庭支持、学校支持、社会支持明显不足。学生的日常心理辅导亟待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不足,学生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很难从纠纷致因入手,从根本上化解纠纷[1]。
  二、高校学生间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构建
  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学生间纠纷多元化的解决机制亟待建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制度保障,有法可依
  根据法律多元主义,学校也可以是制定学生间纠纷解决法律法规的主体,具体到我国的法律传统而言,可以根据各高校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在充分调研本校学生纠纷及其解决情况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纠纷预防和解决规定。一些共性的问题,则应完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使高等学校学生间纠纷发生时有法可依。应以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典型案例及其判决为参考,充分考虑高校学生间纠纷的特点,为高校学生间纠纷解决提供足够的法律支持和法制保障很重要。
  (二)事前预防,积极弱化
  对于高校学生间的纠纷解决,事前预防是关键。根据人际关系和谐的指标及时判定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质量,跟进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状态,了解可能发生的矛盾与纠纷,尽量在学生间纠纷刚发生时就能积极弱化纠纷。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知识,学会正确面对问题和压力。同时,学校和社会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及时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防患于未然。科学减压、有效调节、自我消化也是事前预防的关键所在[2]。
  (三)男女有别,差异应对
  高等学校学生因性别差异,纠纷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对于男生之间的纠纷,应该注重在纠纷发生时避免纠纷双方的情绪过激,可以单独沟通,依据相关政策进行处理。对于女生之间的纠纷,则比较适合关注细节和感受。还需要注意的是,女生相对来说更为敏感、脆弱,因此,当严重的纠纷发生时,尤其是情感方面的纠纷出现时,必须特别关注当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保纠纷的解决过程安全,结果有效,避免自伤或伤害他人的现象发生。
  (四)社会支持,助力解决
  一些纠纷的特性决定了纠纷的解决需要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在社会支持层面,应广泛吸纳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助力高校学生间纠纷的解决。而社会支持在落实过程中,更应形成一定的应急机制。如医疗支持、资金支持、法律援助支持等。如在社会支持的医疗支持方面,急救知识进校园,恶性纠纷发生时,促使高校学生有能力对被害者紧急施救,最大程度挽回生命损失[3]。
  (五)心理辅导,沙盘调节
  心理健康是高校学生间纠纷解决的重要条件和指标之一。以近年来发生的恶性校园案件来看,心理因素在高校恶性案件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纠纷当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学生能够妥善处理纠纷,接受纠纷解决结果的重要指标。针对于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会积极主动干预。而对于平时的一些常见的心理困扰则难以得到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因为外界环境和每个时期学生学习任务的变化,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不稳定,因而只靠入学时的心理测评作为判断心理健康的依据不仅片面,时效性也不足。高校学生内心不够成熟,对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足,心理辅导应该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的培训和指导应该貫穿于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培养,可以借助一定的专业工具,如人际和谐理论中的人际和谐的四大原则。在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时及时疏导,可以借用沙盘等专业的心理咨询工具,尤其是团体沙盘。目前,各高校均已建立了沙盘室,需要加大使用频率,让团体沙盘也走进大学生的寝室生活、班级生活,通过沙盘的调节作用,增进彼此了解,提升彼此之间的信任,协助化解一定的矛盾纠纷,使其成为高校学生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有机组成
  部分。
  (六)注重培训,人际和谐
  纠纷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纠纷解决的关键在于人际关系的和谐。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和能力均有所欠缺。调研时走访的几所高校均是综合性的高校,学校专业设置全面,人才济济。因此,充分发挥本校的知识优势,请相关的师生对高校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人际交往知识培训很重要。培训时应始终贯穿人际和谐的原则和标准,同时指导学生探索人际和谐的实现措施,使人际和谐教育始于需求,重于事实,源于案例,终于效果。将人际和谐的理念种于大学生的心里,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结合起来,让人际和谐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旋律。
  (七)学生为本,提升管理
  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高校学生间纠纷的解决需要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系中,班委体系中增设心理委员,提升对于纠纷发生的监控能力和及时干预调解能力。高校学生规模极大,学生管理难度大。但高校管理人员配备有限,往往一名辅导员要担任多个班级,甚至不止一个年级的辅导工作。因而,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同时,因为高校学生和学生之间更为平等,对彼此的学习和生活也有更多的了解,因而,在管理方面也更加便捷。但是,学生的自治能力亟待提升。有自律便有尊重,才能有人际和谐的四个原则,才能够在纠纷解决机制方面,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科学合体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学生自治,自主参与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要在一定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以生为本,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高校学生间纠纷需要法制保障、学校主导、学生主体、社会支持,多方联动,多元化的解决机制来预防和解决。
  【参考文献】
  [1]姜美霞.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及应对[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2]马丽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3]陈小华.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