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学生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丰富高校第二课堂的内容。该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作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原因的解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措施,让学生社团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教学,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  问题  措施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c)-0223-02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動的载体,既是大学生兴趣的聚合点,也是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发散点,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不仅能够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够拓展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够提升和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高校学生社团是在高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由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指导、自我监督的学生组织。积极构建、完善和强化以大学生为主体且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机制,是保障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策。
  1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普遍处于瓶颈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社团数量增长缓慢,尤其是新注册学生社团数量增长几近停滞;二是学生社团纳新难度增加,学生社团后备力量不足;三是学生社团缺乏积极性,学生社团活动频次和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欲解此疑,必究其因。学生社团数量增长缓慢,一方面是因为现有学生社团已相对满足学生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社团出现同质化现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社团差异化发展。学生社团纳新难度增加必然引起学生社团后备力量不足,严重可导致学生社团发展出现断层甚至消失,此问题的出现既是学生社团创新性不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社团定位与学生需求不对称的必然结果。学生社团缺乏积极性的原因较多,不仅与学生社团负责人自身态度和能力有关,也与学生社团缺乏学校物质资金等支持有关,但关键是因为学生社团自身活力不足。
  2  积极探索新方法,构建高校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机制
  纵览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探索和构建适应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就显得迫在眉睫。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在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中,可尝试以下几种对策促进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2.1 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共青团职责,强化引导与服务
  始终坚定不移的维护高校党委在学生社团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清晰明确高校共青团在学生社团管理上的统筹指导作用。首先应确保高校所有学生社团的注册登记、评优考核等管理服务工作归属高校共青团;其次应取消对学生社团校院两级的区分,统一层次,统筹管理;最后应强化高校共青团或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引导与服务意识,实现对学生社团发展全流程的管理、服务、指导、监督,重点发挥好对学生社团的引导作用,最终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相互融通。
  2.2 构建科学化、多样化、专业化的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格局
  将社团建设有效融入到高校育人体系中,营造“敢于承担、勇于拼搏、善于创造、勤于登攀”的学生社团工作局面,支持思想理论类社团与学术科技类社团发展,扶持体育类与创新创业类社团创立,鼓励文娱类与实践服务类学生社团,引导学生社团紧密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结合,与高校专业设置相结合,形成科学化、多样化、专业化的社团发展格局,引导学生社团成为学生锻炼思维和提升技能的重要平台,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高地。同时进一步规范校园活动,实现“日常活动制度化,零散活动系统化,大型活动主题化,主题活动品牌化,品牌活动精品化”。
  2.3 规范学生社团挂靠单位,完善学生社团指导老师聘任和激励机制
  挂靠单位是保证学生社团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应从严规范学生社团对挂靠单位的选取和依托,形成共青团统筹指导,挂靠单位业务指导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既不能忽视共青团对学生社团的统筹指导又不能忽略挂靠单位对学生社团的业务指导。原则上应保证学生社团指导老师来源于挂靠单位,且应不断完善指导老师的激励机制,探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社团的课时制激励模式。
  2.4 推动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
  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推动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有助于更好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作用。可探索成立高校共青团学生社团工作委员会,由其负责学生社团的团支部建设及管理工作,推动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的建设,最终与班级团支部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呼应,形成固定性和流动性的全覆盖,从而拓宽共青团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2.5 加强学生社团干部培养
  因为学生社团自身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社团能走多远,能发展多好,与学生社团干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校可定期开展“学生社团菁英计划和骨干培训班”,一方面督促学生社团培优选优,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社团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同时加强学生社团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社团在方向上不迷茫,在传承上不断层。
  2.6 完善学生社团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学生社团维权体系
  学生社团的长足发展必定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构建和完善适应新形势新时代下的学生社团评价标准以及学生社团活动评估标准,是引导学生社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要注重维护学生社团权益,加快转变校级学生社团联合组织由“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快学生社团权益维护渠道由单向反映向双向响应转变,切实畅通学生社团维权渠道和增强学生社团联合组织服务意识,探索一套有别于传统又具有高校特色的学生社团维权体系。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促进高校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且动态变化的课题,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才能保证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能够逆流而上,紧跟时代步伐,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毛丽连.基于品牌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6-17.
  [2] 王小敬,邓伟娜.简析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6(11):71.
  [3] 李雪,于颖.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3):28-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09682.htm